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62小说网 > 历史 > 瞧我把大明朝都弄成啥样了 > 第64章 灵活的孙承宗

辽东失陷的后果绝不仅仅是丢掉几座城池这么简单,而是使得女真人具备了割据一方的实力。

以前女真全族加在一起也不过二三十万人口,除去小孩、妇女、老人,余下的青壮年也就在七八万人上下。

这点人力资源占山为王是足够了,但要进一步壮大实力就显得捉襟见肘,除非降低军民比例,将大部分劳动力投入到生产中,以积累充足的生存物资,否则一旦军事行动遭受挫折,或是遇上点儿自然灾害,整个部族就可能因为物资短缺而分崩离析。

游牧民族在面对生存竞争时的容错率远低于农耕文明,这也是为什么北魏、契丹、金、元等政权在入主中原后,都会立刻改变其原有的生活习俗,转而向汉族靠拢。

不是汉族文化对他们真的有多大吸引力,只是改变生产生活方式更有利于巩固他们的统治。

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无外乎如此。

以前女真人都生活在穷山恶水之间,根本没法靠种粮维持生计。

现在就不同了,他们不仅抢到了土地,还制造了大量流民,这些流民对明朝而言是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对他们却是实打实的生产力。

只要拿出土地招揽流民,女真人的物资积累速度立马就能上几个台阶,即便在军事方面偶遇挫折,仍然可以依靠物资储备度过难关,成为明朝难以消除的外患。

如今广宁城外的数万流民无处容身,明朝的财政也负担不起这些人的生存需求,到最后只能逼得他们去投靠女真人。

如果往朝鲜方向逃亡的流民也做出同样的选择,那努尔哈赤就可以轻轻松松的爆一波兵了。

鉴于上述原因,朝廷中央不得不想办法稳住流民,从而抑制女真人的发展势头。

傍晚,夜幕即将落下,京城里的大街小巷陆陆续续亮起了灯火,帝国的心脏繁华依旧。

公卿贵戚们换上一身华服出门,穿梭在酒肆廊坊之中,流连于酥胸罗裙其间,好一派醉生梦死的盛世画面。

他们豪掷千金只为博红颜一笑,动辄一晚就能花千两纹银,岂止“财大气粗”四个字足以形容。

可怜兵部值房中的几位郎官,此时还在为不足万两银子的军粮犯愁。

突然屋外传来了一阵沉稳的脚步声,房门“嘎吱”一下被推开,一个略显消瘦的身影走了进来。

几位郎官不约而同的执礼道:“孙阁老。”

“不必多礼,崔大人呢?”

“禀阁老,尚书大人去街边吃碗面,一会儿就回来。”

孙承宗轻轻点了点头,道:“大兴仓还有多少军粮可以调拨?”

“还有不足八千石,其中粗粮占了六千石。”

眼下正值青黄不接之际,存粮不多也很正常。

“明日将这批军粮运往山海关,再发一道六百里急递给辽东巡抚薛国用,命他自接到急递起,从军中拨出一万担粮食开设粥厂,粥厂要安置在通往广宁的驿道旁,每十里设一座,每座每日熬五石米,总共设二十座,只许供给辽西口音的难民。”

车驾清吏司员外郎跨出一步小声道:“阁老,近几日一直在往山海关运送物资,所有的驴车、牛车都派出去了。”(车驾清吏司负责军需品的运输调配。)

从大兴仓到山海关的驿道路程有五百多里,不可能用人力小推车运输,因为成本太高,一石米少说也要花三两银子,八千石就得二万四千两。

孙承宗也不废话,直接问道:“京城里有几家盐商?”(盐商替军队运输物资以换取盐引,再凭盐引换回官盐售卖赚取差价。)

“五家。”

“派人去把他们都叫来,我就在这里等。”

“是,阁老。”

郎官刚走,崔景荣返回值房,只见他满脸通红,额头布满了细密的汗珠,应该是辣椒吃得有点儿多。

孙承宗掺上一杯凉茶递了过去,失笑道:“自强兄怎么不让衙役跑个腿。”

崔景荣一边掏出手帕擦了擦脸,一边粗声粗气道:“屋子里太闷,老夫正好出去透透气。恺阳吃过了没?”

“吃过了,和韩阁老去吃了碗卤煮。”

正常情况下阁臣都是在家里吃饭,即使加班也会让下人把饭菜送到值房里来,两位阁臣一起跑到外面去吃,只可能是为了避开旁人方便说话。

崔景荣连忙追问道:“韩阁老怎么说?”

“户部无银可拨,最多再拨点军粮给兵部。”

“那怎么行,秦良玉带来的客军伤亡惨重,冉见龙虽然阵亡,可他嫂子带着援兵已抵达山海关,浑河一战他们死战不退,无论如何也不能亏待了他们。首级赏银稍稍拖一下还情有可原,抚恤金不能不发呀。接下来还要与建奴恶战,安抚军心刻不容缓。”

这些道理谁都明白,奈何户部实在挤不出银子,总不能再挪用京官的俸禄吧,那韩阁老不得被奏疏给淹死?

孙承宗捋着胡须来回踱步,崔景荣撑着老腰连连叹气,两位朝廷重臣被万把两银子的抚恤金,逼得犹如热锅上的蚂蚁。

“自强兄,待会儿京城里的盐商要来。”

“我知道,进屋前仲溪跟我说了。”(仲溪是去召集盐商的郎官)

“不如向他们借一点?凭你我这张老脸,还值不了一万两银子吗?”

崔景荣苦着脸道:“拿什么还?”

“唔……就拿户部调拨的粮食。”孙承宗搓了搓胡须。

“此事只怕还是先给韩阁老打个招呼吧?”

崔景荣是铁了心要走的人,不想在临别之际惹麻烦,况且他的家底比较薄,只有老家的八百亩薄田,万一户部将来赖账,亦或和盐商交割粮食时出现分歧,难道让他卖了祖产来补差价?

诚然他从不做损公肥私的事情,可也不至于损私养公吧?

孙承宗想的却是这事就算要办也得瞒着韩爌。

堂堂朝廷次辅,岂能与盐商搅和在一起,要是被言官知晓,那造成的政治影响就太大了。

其实还有一个没有风险的办法,就是问小皇帝借,不过这种口只能开一次,绝不能再二再三,显然为了一万两银子开这个口很不值得。

看来这口锅还得自己背起来。

“自强兄,向盐商借钱的事就交给我来办吧,你就当作什么也不知道。”

喜欢瞧我把大明朝都弄成啥样了请大家收藏:()瞧我把大明朝都弄成啥样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