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62小说网 > 历史 > 大明嘉靖:从长生开始 > 第二百三十七章 圣徒之威,满血斩杀!

( ) “你这和尚,终日口巴巴说什么,眼睁睁看什么?”

在佛门好不容易挑选出一位**师,天童寺圆悟禅师刚一登台,钱德洪的眼神,就“刺”了过去,攻擂道。

圆悟禅师什么也没说,手里拨弄着念珠,双眼微阖,不说,也不看。

这无声的反击。

道不同,不相为谋。

第一轮交锋,佛门圆悟禅师竟占到了优势。

事关道统,就连众位**师见状,也不禁心泛涟漪,露出喜色,而那些道行浅薄的佛门弟子,个个喜上眉梢。

来自江南之地最大道观,朝天宫大真人张元,也没想到惊喜来的这么突然。

三方论战。

儒门作为攻擂者,只用闷头进攻即可。

而佛门、道门就考虑更多了。

守擂时。

一方主守,一方掠阵。

既然佛门表现不凡,为了和谐,也为了士气,主守方自然而然就落到了圆悟禅师头上,张元大真人在旁拾遗补漏即可。

处于下风的儒教中人,高涨的气势一滞,但大宗师们却丝毫没有担忧之色。

果不其然,圣人门徒的钱德洪对上圆悟禅师,再次开口道:“家族亲族还有何人?”

进入第二轮交锋,圆悟禅师手上未停,但睁开了眼睛,答道:“尚有老母一人。”

“可还健在否?”

“不知健在否。”

“还起念否?”

钱德洪亮出了“刀”。

这一下。

佛门**师、道门大真人集体变了颜色。

儒家的“孝刀”。

永远是把破防利器。

对于“神仙可学不可学”议题,钱德洪根本没有在议题上纠缠,而是从人性出发。

道门也好、佛门也罢,凡是信仰,皆求良善。

神性、佛性,皆源于人性。

如果失了人性,就不再是人,要是修佛、修道,修的连人都不是了,这神仙之学就成了妖魔之学。

辩论将是立败。

圆悟禅师停下拨弄念珠的手,沉着声调,从心答道:“不能不起。”

“父母天性岂能断灭。你不能不起念,便是真性发现,虽终日呆坐,也是徒乱心曲,俗语云:‘父母本是在世佛,何须千里拜灵山’,羊羔尚知跪乳,乌鸦也知反哺,尔先为人,今已非人。”

钱德洪的“刀”,毫不留情砍在“空门大开”的圆悟禅师心上。

一边是虚无缥缈的佛,一边是十月怀胎,数十年未能谋面的生母,修禅是问心,圆悟禅师自问内心,佛、母,孰重?

这一“刀”。

砍中了圆悟禅师,也砍中了众多佛僧,就连几位**师也为之心潮激荡。

几十年如一日的参禅打坐,始终未能得见如来,父母生养之恩,又该作何回报?

一句来世。

能骗过他人,还能骗过自己的心吗?

“多谢大宗师!”

圆悟禅师认输。

转身离开了擂台,脱下了袈裟,脱去了佛履,一袭白衣,赤脚往家乡的方向回去。

还俗,归家。

那几位动心动性的**师,也放下了袈裟、佛履,向着人性方向而去。

年轻的佛僧纷纷启程返乡。

这次。

锦衣卫没有出手阻拦,既非佛僧,离去也成自然。

佛门守擂失败。

全部的压力,顿时就来到了道门大真人张元身上,若是道门也败,道、佛两教一半的道观、寺庙,道士、僧人,道藏、经典就要毁灭、消失。

人性的刀,杀死了佛门。

但却杀不死道门,道士不仅能伺父母,还能娶妻生子。

戒规戒律,较之佛门少了许多。

“你可有妻儿老小?”钱德洪望向张元,发问道。

张元毫不避讳,答道:“父母俱在,妻儿皆有。”

他不相信,儒家同一把“刀”,还能杀佛门一次,再杀道门一次。

“神仙之学可学吗?”钱德洪再问道。

“可学!”

这不仅是议题的道门立场,更是道门的立身之本,要是不可学,还当什么道士?

“学之为何?”

“得道成仙。”

“道教之中可有成仙之法?”

“自是有的。”

“是什么?”

“若乃性耽玄虚,情寡嗜好,不知荣华之可贵,非强力以自高,不见淫僻之可欲,非闲邪以自正;体至仁,含至静,超迹尘滓,栖真物表,向道结襟,以无为为事,近于仙道一也。其次希高敦古,曆意尚行,知荣华为浮寄,忽之而不顾,知声色能伐性,捐之而不取;剪阴贼,树阴德,惩忿欲,齐毁誉,处林岭,修清真。近于仙道二也。其次身居禄位之场,心有道德之乡,奉上以忠,临下以义;于己薄,于人厚,仁慈恭和,弘施博爱,外混嚣浊,内含澄清,潜行密修,好生恶死。近于仙道三也。其次潇洒华门,乐贫甘贱;抱经济之器泛若无,洞古今之学旷若虚;爵之不从,禄之不受,确乎以方外为尚,恬乎以摄生为务。近于仙道四也。其次秉明颖之姿,怀拔秀之节,奋忘机之旅,当锐巧之师,所攻无敌,一战而胜;然后静以安身,和以保神,精以致真。近于仙道五也。其次追悔既往,洗心自新,虽失之于壮齿,冀收之于晚节;以功补过,过落而功全;以正易邪,邪忘而正在;坎坷不能易其操,喧哗不能乱其情;唯精为微,积以诚著。近于仙道六也。其次至忠,至孝,至贞,至廉;按《真诰》之言,不待修学而自得;比干剖心而不死,惠风逆水而复生;伯夷、叔齐、曾参、孝己,人见其没,道之使存;如此之流,咸入仙格,谓之隐景潜化,死而不忘,此例自然。近于仙道七也。”张元高声道。

不止是在回答钱德洪,更是在宣扬道法。

钱德洪笑了,“七法,一让人不求荣华富贵,去掉邪恶,严于律己,诚心向道,顺应自然。

二让人崇高信古,冷静对待毁誉,隐居山林,保持纯真天性。

三让人虽居高位而淡泊,待人宽厚谦和,出淤泥而不染。

四让人甘于贫贱,洞察古今,博学多闻而虚怀若谷,不受高官厚禄,寄情世外,修身养性。

五让人怀仁爱之心,含宁静之情,平和以颐养精神,精诚以回归本性。

六让人洗心革面,以功补过,从细微处做起,坚持不懈。

七让人隐迹修行,潜移默化,至死不忘初衷。

这些都让了,我还成仙干什么?”

灵魂拷问。若是人人都无欲无求,谁会去烧香礼佛?

学之有用?

学至无用!

张元大真人和道门中人还在思考,围观百姓先热闹起来,他们花钱费力,是为了求神仙庇佑的,现在“神仙”要让他们,什么也别想,什么也别求。

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

狗日的,退钱!

……

儒教攻擂成功。

佛门、道门守擂失败。

遵照规定,三方辩论主事阁老的高拱,当着所有的人,拟了道毁去半数道门、佛门的奏疏。

让儒释道三教大宗师、**师、大真人都落了名姓,以作实证。

随后,上禀了玉熙宫。

这道灭道、灭佛奏疏。

也成了第一道由寻回的传国玉玺加盖谕令全国的奏疏。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八个篆字,仿佛是上天的意志,死死地镇压住道门、佛门。

敕令两京一十三省衙门,拆去地方一半道观、寺庙,焚去半数神像、金身,勒令半数道人、和尚还俗。

由地方锦衣卫督察,凡是有违逆者,杀无赦。

此旨一下,佛门、道门哀嚎遍野。

天下要拆寺两千三百余所,还俗僧尼一百二十六万五百人,拆招提、兰若两万余所,收膏腴上田数千万亩,收奴婢十五万人,编籍给田赋民。

天下要拆观九百余所,还俗道士二十万六千三百人,拆野社、淫祀九千余所,收膏腴上田上千万亩,收“仙奴”十二万人,编籍给田赋民。

没错。

佛寺中有奴婢,道观中有“仙奴”。

私籍奴婢的出处基本是集市贩卖。

贩卖又区分为自愿卖身为奴和劫掠贩卖。

前者基本属于是家境破落、生活拮据、为了生活而甘愿卖身为奴者。

后者基本属于是以倒卖良人为奴婢,这种行径是违反大明律的,朝廷是严令禁止的,但仍有良人屡被贩卖。

而佛寺、道观获得奴婢(仙奴)的方式,有两种,一,是集市买卖,二,是达官显贵赠予。

佛门、道门,虽是清净之地,但前者有女尼,后者有“女冠”。

这些奴婢、仙奴,存在的原因之一,就是负责女僧人、女道人日常起居。

尤其是上层有地位的女尼、女冠,不仅享受朝廷的供给,还有达官贵人的馈赠供养,生活豪奢,呼奴唤仆,俨然是“女儿国”里的统治者。

此中多有龌蹉,道门大真人、佛门**师为之掩面,而不愿再提。

道门、佛门在辩论中丢的脸够多了,朝廷也没有再穷追猛打。

至于从儒门士人流传出的传说,就不在朝廷管辖范围之内了。

文人,多嘴碎。

真正的道藏、经文,大都藏在大观、大寺中,锦衣卫“请”大真人、**师传书回去,焚去道藏、佛藏。

道藏九十八部,要焚去四十九部。

佛藏五千四十八卷,要焚去两千五十四卷。

锦衣卫,从大年初一就不得闲。

第一场三方辩论以儒门速胜结束,而第二场的时间,由钦天监择良日,定为了正月十五,上元佳节。

这是不打算让三教中人过个好节了!

道门大真人、佛门**师先后离去,儒门大宗师也去庆祝了,但今日以一敌二获得完胜的钱德洪,却留了下来,走向了高拱,道:

“高相!”

这一句称呼。

让清场的六部官员齐刷刷侧目而视。

这圣人门徒,不但嘴皮子很厉害,也很会做人啊。

高拱的心坎被击中,露出了笑,道:“钱大宗师。”

高拱有两位老师。

李麟山、贾咏。

李麟山是高拱入仕前的恩师,贾咏是高拱入仕后的恩师。

李麟山以中宪大夫都察院右佥都御史还了乡,至今尚在。

而贾咏,这位昔日嘉靖朝的内阁阁老,却在嘉靖二十六年时早早离世,葬于南坞之阳。

李麟山、贾咏,都是儒教中人,曾经也都是儒家的中流砥柱,高拱,也算是儒教中人。

钱德洪以儒家大宗师身份前来问候,高拱不能不给面子。

“草民有一事,想请高相帮忙。”

“钱大宗师但说无妨。”

“请高相代为引见一下,我想见一见元辅。”

“钱大宗师说笑了,您与龙溪先生(王畿)师出同门,同赴殿试、同年进士及弟,都曾是“王学教授师”,代圣人掌管门户,情同手足,元辅乃龙溪先生徒孙,也是您的徒孙,您想见元辅,传信过去,元辅就会马不停蹄来见您,又何须我的引见?”高拱打太极道。

称呼,是受下了,但事,却没打算办。

附近竖着耳朵听的六部官员,嘴角微微抽搐,不得不说,当今内阁和严嵩内阁,有个很大区别。

严嵩内阁,因为有严世蕃在,是明着不要脸,而张居正内阁,阁老个个话说的好听,可底子不要脸。

钱德洪别说传信给元辅,就是亲自到相府求见,八成也连门都进不去。

圣上有心覆灭三教,元辅那“权利熏心”的,会避一切嫌。

“我有恩师亲笔《瘗旅文》,想赠予高相。”钱德洪并不意外,直接开出了价码。

恩师王阳明的多数著作,手札、亲笔,都在钱德洪手中,拿出一篇,还剩很多。

高拱心中一动,眼睛跟着也亮了起来,《瘗旅文》是阳明先生谪居贵州龙场驿期间,目睹了吏目一家三口暴死异乡,他与吏目主仆素昧平生,但情有所通,心有所感之笔。

这一篇祭文亲笔,价值不菲,是当之无愧的传家之宝。

到底是“老先生”,手里的好东西就是多啊。

“我正好也有事要去求见元辅,若是钱大宗师不嫌弃,就随我同行,大宗师,请与我同乘,弟子有学问请教。”高拱应了下来。

邀请钱德洪上了自己的轿子,朝着相府方向而去。

留下六部官员在清洗血迹……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