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生存建立在农业基础之上,而农业又受限于土地资源,我国虽然地大物博,但各种人均资源极为有限。
想要支撑起现在14亿人口高质量水平,甚至将来还有更多的人口,必须要从解决农业资源不足开始。
而传统农业显然无法承担这样的任务,至少无法让这么多人口全部放开了吃。
更何况农业不一定都是种吃的,还要种植用于工业的原料,而我们正在推进的工业新生产力,又需要大量的农业原料。
显然依靠传统农业模式,会严重限制我们在有关原料上的获取能力。
所以唯一的出路,就是利用先进的工业技术,将农业从对土地的依赖中解脱出来,变成一座座更加集约高效的工厂。
到时候粮食、食用油、食糖、棉花等等,都可以利用工业科技手段,从工厂不断被生产出来。
这就是我所说的工业化农业。”
虽然杨乾解释的依然比较笼统,但也让人理解了他的想法,只是这能做到吗?
农业说到底就是从土地里吸取养分,从太阳光中获取能量,两者结合利用植物特性合成需要的产品。
所以光有技术还不行,还要有足够的能源支持。
显然目前的化石能源是无法支撑起庞大的工业化农业,更何况化石能源这么贵,生产出来的工业化农产品也没有多少竞争力。
所以大量且廉价的能源,才是迈进工业化农业的关键。
其次就是大量的矿产资源,传统农业依靠植物对土壤中稀薄的元素富集特性,能够轻松做到。
一旦进入工业化农业阶段,就需要大量的富矿资源支撑,而全球具备开采价值的矿产资源极为有限。
支撑工业发展就已经很不错了,还要支撑工业化农业,怎么听都不现实。
最后的结果只会造成矿产资源价格飙涨,工业化农业成本高升,同样不具有市场竞争力。
这两道坎迈不过去,再先进的工业技术依然不具有竞争力。
徐昊和叶瑶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目前不具有很高的可行性,除非这两大难题都解决了。
青薇倒是没有质疑,而是帮杨乾解释道:“我们生物实验室正在研究一项生物海水淡化渗透膜。
不仅可以将海水变成淡水,而且还能收集海水中的矿物质元素,收集率超过99.99%,而且非常廉价,具备广泛的应用前景。
到时候不仅是工业化农业,就是工业需要的矿产元素,都可以从海洋中获得。”
青薇还有一些类似的项目没有说,那就是海洋矿产元素富集生物研究,通过在海洋种植这种生物,可以获得大量的特定矿产元素。
这同样是利用生物的元素富集特性。
不过在海洋种植风险比较高,很容易受到风暴等因素的影响,收割需要付出的成本也比较高,所以这种方案并不是首选,但不耽误研究。
至于杨乾设想的太空采矿,距离还太远了。
“那能源呢?”叶瑶瑶问道。
按理说她不应该问这个问题,因为天玑实业公司旗下的实验室,就在研究可控核聚变,而且还是第二代技术。
只是实验室很多项目就算是对她也是处于保密状态,所以才不知情。
“你管理的天玑实业公司旗下实验室就在研究可控核聚变,估计要不了多久就能进入商业化阶段。”
杨乾的话算是震惊了徐昊和叶瑶瑶,那可是可控核聚变,怎么从老板的嘴里,像是稀松平常的事情一样,表情太淡定了。
青薇再次补刀道:“生物实验室那边也在研究更高效的太阳能生物收集技术,效率比现在的光伏发电更高,综合成本更低,这也可以作为未来能源来源的补充。”
叶瑶瑶现在才明白过来,怪不得杨乾不让她插手实验室那边的事情,原来有这么多机密的研究项目。
杨乾接过青薇的话,继续说道:“除了以上方式获得资源之外,我们还要加强资源再利用技术开发,提高资源在社会循环中的存量。”
“既然老板已经有准备,那我们也没有疑问了!”叶瑶瑶说道。
“如果要发展工业化农业,也不能过于集中,一是避免天灾导致生产力短期丧失,会引发社会恐慌。
二是农产品利润空间本就不高,长途运输会进一步压缩利润。
所以我建议需要广泛布局,每个省至少要建立一个生产基地,平时主要供应本省的粮食、食用油和食糖等需求。
如果是肉类、蔬菜类工厂,还要进一步增加数量,尽可能就近提供产品,保持这些农产品的新鲜度和损耗,也能降低成本。”
徐昊的建议很中肯,实际上第二批产业规划,杨乾就已经考虑进去了,只是没有明确标注而已。
因为大部分厂房是通用的,既能用来安装工业生产线,也能用来安装工业化农业生产线。
“我赞成徐昊的意见,那么接下来我们的投资还不能过于集中,首先需要在每个省挑选若干处作为工业化农业基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