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62小说网 > 历史 > 大明:从科举开始宰执天下 > 第二百六十二章 桃红映日,垂杨拂堤!

( ) 周子谅并未跟夏之白深聊。

话并不投机。

而且夏之白态度很坚决,就是要在盐政上弄出成绩,他自不会去直接阻拦,反而各种支持跟鼓励,甚至还让夏之白若有需要,可以直接找布政司帮忙。

可谓是给出了极大‘诚意’。

没多久。

一行人便到了余杭城。

余杭便是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杭’。

虽已是十月,余杭的天气并不冷,反而十分的宜人。

作为临江府的府治。

周遭环境十分的名利,粉墙黛瓦,不远处更有西湖在旁。

周子谅似有意带众人欣赏余杭的美景,因而还绕着西湖走了一截,时值晚秋,湖中荷花早已落幕,只剩下一根根光杆,不过湖水清亮,不时还有几尾鱼跃出水面,显得十分的宁静自然。

一阵微风拂过,吹皱了湖水,也吹起了残叶。

在碧波荡漾下,枯黄的荷枝在水中摇曳,却是给人一种萧瑟之感。

周子谅望着风景美如画的西湖,笑着道:“杭州有今日之盛况,还得多亏了苏东坡。”

“若非苏东坡治理水道,疏浚西湖,以当时宋代的情况,西湖多半会日渐荒芜,不说湖水干涸,至少是荒草丛生,淤泥遍地,绝无半点水光潋滟之感觉,更无山色空濛。”

“而当时苏东坡做到这些,只用了一百张度牒。”

“折合当时一万七千贯钱。”

“能用这么少的钱,办成这么多的事,苏东坡的治理之才,我看还是为世人看轻了。”

沿着西湖,周子谅感慨着开口。

王玄范附和道:“世人大多知晓苏东坡词写得好,鲜少有人知晓苏东坡治理地方也好,不过大明立国之初,西湖并未得到这么大的治理,是浙江一众官员,不畏艰险,毅然上书朝廷,组织人力疏浚的。”

“如今的西湖周边,疏浚出来的大量淤泥,都用作了农田基肥。”

“眼下的沼泽地,都化为肥沃的农田。”

“养民上千户。”

浙江布政司其他官员点头。

说着这些年治理西湖自己曾做的努力。

简而言之,便是邀功。

同时借此向汤和等人表明自己的才能,若是能借此赢得好感,日后未必不能被朝廷相中,继而更进一步,即便不然,这也算是给自己面上增光,也充分向夏之白等人表露着,他们是有真才实干的。

一直有为地方献计献策,也当真为了地方变好做了努力。

夏之白望着不远处的‘苏公堤’,轻声道:“垂杨拂堤,湖水变活水,苏东坡的确做了一件利国利民之事。”

“伟人谋议不求多,事定纷纭自唯阿。尽放龟鱼还绿净,肯容萧苇障前坡。一朝美事谁能继,百尺苍崖尚可磨。天上列星当亦喜,月明时下浴金波。”

“我等都是前辈的继承者。”

闻言。

周子谅眼皮一跳。

他微阖着眼,淡淡的看了夏之白一眼,自是听得出夏之白口中的戏谑。

夏之白并不认可他们的‘政绩’,只认为是沾了‘前人的光’,若非有苏东坡疏浚水道在前,西湖又岂会得到这么多重视?又岂会被堂而皇之的列为‘政绩’,为他们吹捧。

夏之白认可他们疏浚西湖,但并不认为这算很大政绩。

因为他们并非先行者。

王玄范笑着道:“夏钦差倒是快言快语。”

“先行者的确重要,但继承并发扬同样重要,若非有我等精力治理,西湖早就变得荒草丛生,淤泥满地了,又何来眼前的大好风光?”

“何况苏东坡也未必是第一人。”

“他同样是沿袭了之前人的事迹,只是因苏东坡而为世人更多知晓。”

夏之白点点头,又摇了摇头。

他平静道:“这的确是对的,但有的时候,解决从无到有,才是最重要的,若非有前人疏浚河道,积累总结出淤泥的使用之法,天下各地湖畔又岂能多出这么多良田?”

王玄范目光阴沉道:“天下当真有这么多从无到有?”

“我看不见得。”

夏之白笑了笑,指着水道畅通的西湖道:“就如这湖水一般,需要不时疏浚,不然就会生出堵塞,继而让原本好好的西湖,变成了一个臭水湖,水道需要不时疏浚,房子也该不时打扫,不打扫就会积满灰尘。”

“而说到疏浚水道,天下各地水路不同,因而疏浚方式手段,也多有不同。”

“并不能一概而论。”

“变通。”

“是一门很高深的学问。”

“知行合一,经世致用,造福天下。”

“变通便是利国利民之无上法门,若只学着按图索骥、那或许就成了‘呆子’!”

“天下治理也一样。”

汤和站在一旁,笑呵呵的听着。

他听得出来,这是夏之白在跟浙江布政司的人争辩。

浙江布政司的人认为当在原基础上做改变,而夏之白直接要他们学会‘变通’。

疏浚西湖只是一个说辞。

周子谅道:“看来夏钦差在治理天下上,很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这属实是难能可贵,我等就不一样了,实在愚笨,只能照本宣科,学着模仿古人的做法用来治理地方,不过或许是运气不错,治理的还行。”

“只是.”

“就如水中残破荷叶一般。”

“终究还是有不尽善尽美的,因而这次需夏钦差来处理。”

“以夏钦差对天下治理之道的独特见解,想必会给我等一个满意的结果。”

“我等着春暖花开时节,桃红映日,垂杨拂堤!”

周子谅笑盈盈的看着夏之白,并未表露出任何的恶意,反而是充满着好感,但眸光之中,又带着几分强势跟冷峻,似乎并不怎么把夏之白放在心上。

夏之白面色如常。

他负手而立,望着平静湖水,突然弯身拾起一枚石子,而后稍微扭了下身子,用力的扔了出去,只见小石子在水面上打出数个水浪,最终沉入到了水底。

夏之白道:“打水漂的能力我还是有的,想来能惊起一些涟漪。”

“到时搭配着映面桃花,或许会别有一番景色。”

“天欲雪,云满湖,楼台明灭山有无。”

夏之白跟周子谅等人的暗中交锋,起初花纶等人是没有理会到的,只是后面听着听着,就听出了几分不同寻常的味道,也当即意识到这话里有话。

只是花纶跟练子宁几人有些费解。

周子谅等人分明这么热情的接待,甚至都说出了会倾力支持他们,为何在这时会做出‘倒戈’姿态?

这是何道理?

花纶跟练子宁对视一眼,眼中露出了几分凝重。

他们已隐隐意识到,周子谅等浙江官员,只怕非表面这么好心。

而是内有深意。

夏之白跟周子谅等人的口头交锋,基本是点到为止,并没有就此多说,也没有就此再延续,似乎都不想因此伤了和气,后续几人都心情不错的欣赏起了西湖美景。

虽已是十月,景色依旧不减。

在一番游玩后,有一名小吏跑来,跟周子谅说了几句,周子谅转过身,朝汤和等人拱手道:“诸位大人,城中宴席已备好,诸位舟车劳顿,虽不合时宜,但也不缺这一时。”

“而且盐政之事,我亦有所经手,或许能有所帮助。”

周子谅并未尊求夏之白建议,而是直接将目光看向了汤和。

汤和的态度才是最主要的。

汤和面色淡然无波,沉思了一阵,道:“也好。”

“既然盛情难却,那就去一趟吧。”

“就当是了解浙江的风土人情了,想来朝廷知晓,也不会怪罪。”

周子谅面色一喜,连连道:“信国公所言极是,我等本就是奉命听差遣的,又何必这么见外?只是我等不知各位喜好,只按照往常习惯,弄了下家常,取了点西湖的藕,还有西湖的鱼,希望诸位不要嫌弃。”

汤和道:“简单好。”

“本就是一顿便饭,无须那么铺张。”

“多谢信国公体谅。”周子谅连连点头称是。

王玄范扫了眼夏之白,眼中露出一抹轻视,随后很快恢复如常,笑着道:“宴会地就在西湖不远,到时看着美景,一边吃饭也算是个美事。”

“哈哈。”

夏之白淡淡一笑。

并没有将周子谅的小动作放在眼里。

无非是想借酒宴说一些情况,或许是误导,或许是引导,亦或者是暗中相劝,都是为了表达他们的态度,他其实并不怎么在意他们的态度,因为他本就不为他们而来。

只是听到杭州的美食。

他脑海却不由冒出了一个‘名菜’。

西湖醋鱼!

只是不知这年头,西湖醋鱼有了吗?

味道会不会比后世好一些?

夏之白有些走神,等他回过神来,已是到了一座酒楼。

酒楼四周早已被清场,而这四周的装潢,明显契合汤和的秉性,汤和毕竟是带兵打仗的,个性相较豪爽,这种大碗喝酒大碗吃肉的情况,也更容易让汤和满意。

事实也的确如此。

眼前的热闹场景,尤其是一桌桌的,有些出乎汤和意料。

一行人相继落座。

作为这次南下的主要官员,夏之白自是坐在了主桌,而与他同桌的官员,除了汤和,便只有周子谅跟王玄范三人,蒋瓛并没有出现在酒楼,在临近酒楼时就转身离开了。

他很懂保持距离感。

蒋瓛不在场,似也无人意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