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4334年(公元1637年),三月二十日。
苏河在乾清宫,阅读通政司整理的奏书。
山东、河南地区推广冬小麦,取得非常大的成功。
山东巡抚张右枫和河南巡抚钱明义。
他们都汇报开春之后,山东和河南的冬小麦长势良好。
冬小麦推广成功,再加上正在快速推广的玉米和红薯。
粮食高产已经形成定局。
全国各地都在兴修水利,开垦农田。
再加上沼气肥等农家肥的使用和天然化肥的产量增多。
大华全境,很快就会解决粮食危机。
百姓不会饿肚子,他们就会安稳生活。
大华实在太大,也不全是好消息。
苏河从北方各地汇报的情况,他就能分析出。
北方的黄河流域,即将要发生一场大洪水。
今年开春,陕西和河南的降雨量,普遍比以往增多。
大旱之后下大雨,这可不是什么好事情。
大旱之后土壤板结,土壤保水能力变得极弱。
土壤留不住水分,大量的水都涌进河流之中。
河流承受不住暴涨的河水,必然会导致洪灾频发。
特别是河南开封府的黄河,这个危险的地上悬河,一旦决口,后果不堪设想。
特别是北方各省,很少发生大规模洪水。
水利设施非常老旧,没办法应对突然加剧的洪水危机。
苏河已经严令北方各省巡抚,严查主要河流的河堤。
设置泄洪区,减轻洪水的危害。一旦发生洪水,立刻转移百姓。
内阁专门拨款抗灾,都察院深入到抗灾的第一线,严查官员渎职。
苏河处理完政务,看向乾清宫墙上的全**事形势图。
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已经结束战争。
驻军最多就是配合警备军,在各地进行剿匪。
只有西南都督府,正在训练一批适应高原的军队。
大华王朝建立这么长时间,乌思藏地区一直没有反应。
苏河准备派兵进攻乌思藏地区,这个地区的本土势力很弱。
乌思藏地区难打,主要是道路难行,加上高原反应。
平原地区的人,来到缺乏氧气的高原地区,大部分人身体都受不了。
只能提前训练适应这种环境的军队。
辽东战场在冬季停滞后,第三军和第七军,已经在发起勐烈的春季攻势。
苏虎和李大壮,已经在辽阳会师。
他们即将联合已经训练好的第四骑兵师,准备对建奴发起总攻。
三个骑兵师,也会从侧面战场,支援主力行动。
大华皇家陆军,解决建奴之后。
那就消灭华夏传统疆域,最后一个势力。
苏河回复完重要的奏书,让通政司把这些奏书转交给内阁。
他准备去看一看,已经兴建到京城各个地方的自来水。
通政使郑子良捧着一摞资料,敲响乾清宫的房门。
他得到允许之后,走进乾清宫中。
“陛下,征倭的东海舰队已经返回到大沽口。
他们取得前所未有的胜利。”
苏河听到这个令人高兴的消息。
他就不再准备出门,立刻坐下,阅读东海舰队的军报。
东海舰队这一趟行军,没有出现什么意外。
他们已经占领琉球群岛,作为东海舰队的母港。
轻松打下江户城,逼迫倭国德川幕府赔款,开放海港城池和倭国市场。
冯三秋搞到价值三千万两银币的贵金属。
银行已经不缺,制造货币的贵金属。
这些贵金属制造的货币投入到市场之中,能轻松解决现在遇到的钱荒问题。
十分棘手的钱荒,对外战争取得胜利,就能轻易解决。
东海舰队这次获得总价值六千万两银币的物资,有一些是价值无法衡量的文物。
除了贵金属和其他种类的货币,还有一千万两大华银币。
这应该是倭国售卖资产,获得的银币。
苏河翻看冯三秋的汇报,他比较好奇倭国出售哪些资产。
倭国是一个资源贵乏的国家,现在还有几座矿产没有枯竭,但肯定无法凑齐这么多的银币。
苏河发现,倭国能取得这么多大华银币,主要是靠出售人口来实现。
他看着人口的数据,主要是杨文才等一批商人联合起来,永久雇佣倭国劳工。
冯三秋在军报中,也记录这些劳工的用处。
倭国劳工主要是青壮男女。
以人数来说,倭国青壮男性最多。
他们主要用于工厂重体力劳动和开矿。
以价值而论,倭国青年女性最值钱。
有一些女人,这些商人竟然花五六千两银币购买。
军报上记载,这些高价值的女人,主要被用于青楼之中。
因为大华的法律,现在全国各地的青楼萎缩。
但这个庞大的市场却没有萎缩。
这些商人们钻法律控制,找到青楼持续营业的办法。
这个空子,就是苏河特意留下来的空子。
大部分倭国女人,都被这些商人转移到台湾省和云贵、甘肃等地区。
内阁为了开发这些欠发达的地区,把这些地区的经济利益,承包给一些商人。
这些商人以免费发媳妇儿的方式,招募了大量光棍。
苏河之前了解到这些事,他还以为这些商人把光棍骗过去。
这些欠发达的地区,人口本来就少,更别说适龄的女性。
没想到这些商人头脑灵活,禁言把主意打到外邦的女人身上。
继承了前明的情况,大华的男女比例很悬殊。
现在工厂增多,有大量女性能进纺织厂工作,城市里情况还稍好一些。
农村之中,很多青壮都是光棍。
大华收容弃婴政策的时间太短,根本没办法扭转现在的男女比例。
农村光棍想要解决终身大事,很多都靠外邦的女人。
苏河作出批示,让郑子良把相关资料送到内阁和炎黄报社。
内阁要引导商人去倭国做生意。
有了这个庞大的市场,会促进工业更快的发展。
同时对青楼行业,做出更严格的监督。
郑子良离开乾清宫,苏河叫来玄武卫指挥使苏长胜。
他把这件事告诉苏长胜,郑重的吩咐道:“二狗子,你派人盯紧这些价值最高的倭女。
这些商人敢花费这么多钱,购买姿色出众的倭女,他们一定别有所图。
如果这些商人用这些倭女进行官商勾结,玄武卫立刻拿下相关人员。”
苏长胜立刻保证道:“请陛下放心,现在玄武卫的人手很足。
京城内任何风吹草动,都无法躲过玄武卫的目光。”
苏河点点头,笑着说道:“我叫你过来,这件事只是一件小事。
还有更加复杂的一件事,需要你去做。
从购买的倭人之中,挑选一批人。
由玄武卫训练他们,训练有成之后。
把他们放回倭国,让他们搅乱当地的局势。”
倭国是华夏周边国家之中,势力和底蕴最强的国家。
对付这种具有一定规模的国家,不能操之过急。
在没有能力一口吞下之前,要一步步削弱倭国。
………………………………
通州河畔。
方以智和冒襄一起送别陈贞慧。
方以智说道:“陈兄,这是一别,不知道何时还能再见。”
他们两人从国子监毕业之后,因为成绩的不同,走向了不同的道路。
方以智被户部录取,成为户部云贵司主事。
陈贞慧经过他的努力,现在外放为官。
富裕的府,他没有竞争过别人,主动选择竞争极少的苦寒地方。
陈贞慧作为正在军管的安东府知府。
他需要立刻走马上任,在安东府建立完善的官府衙门。
冒襄抱了抱拳,道:“陈兄,你这次如果能表现好,仕途会比其他人容易许多。
安东那里百废俱兴,如果能快速建立起当地的各个衙门。
表现出自己的能力,很容易受到上级的提拔。”
陈贞慧苦笑,这种情况,国子监任何一个学员都知道。
但却没有人和他竞争安东府知府的职位,这当然是有原因。
安东府作为辽东省最东边的一个府,紧挨着鸭绿江与朝鲜隔江而望。
现在辽东战事还没有结束,很多军事专家都分析。
建奴抵挡不住朝廷大军的攻伐,他们必然会向各地逃窜。
其中有一个逃窜路线,就是从安东府逃到朝鲜。
现在朝鲜已经被建奴打服,他们是建奴的小弟。
安东府是军事冲突高发的地点。
在其他地方,只要安安稳稳做事,就会获得高升。
在安东府这里,知府必须要依靠军方,一不小心还会丢掉性命。
这个地区又比较穷苦,就没有学员愿意去。
陈贞慧在友人目光的注视下,他登上了前往天津港的客船。
他会直接乘海船,以最快的速度赶到安东府。
冒襄和方以智送别友人,他们刚想离开通州。
就看到通州附近的河面上,足足有数十艘大船在码头处停靠。
很快下来数百名鹤枪实弹的士兵,他们直接封锁码头。
冒襄和方以智已经没办法离开。
方以智看到这种景象,他之前根本没有遇到过。
“冒兄,你知道现在这种情况,这是出现什么事情了吗?”
冒襄摇了摇头,不解的说道:“这个阵势,好像是运输重要的武器。
但军方有自己的码头,运输武器不会通过民用码头。
这种情况我也从来没有见过,不知道是出现了什么事情?”
他们两人躲在码头的一边观看。
看到有码头装卸工人,扛着木箱子,把这些木箱子装在马车上。
军方的士兵护送马车,前往京城的方向。
有的木箱子不结实,经受不住工人的颠簸,木箱子直接散架。
大量的金条被撒了出来,金光闪闪极为吸引人的目光。
有个刚赶到码头的人说道:“炎黄日报发行特别刊,公布了一个消息。
东海舰队征倭取得大胜。
倭国赔款两亿两银子,这是其中的一部分,要运到铸币厂,铸造成货币。
之前货币紧缺的局面,将会被直接扭转。”
方以智知道东海舰队征倭这个消息。
当时京城,还引起了轩辕大波。
他们这些在国子监的学员,都知道这件事引起的风暴。
一位大儒被训斥,一位大儒被革职查办,家人都被禁止科考。
冒襄看着装卸的银子,不可置信的说道:“怎么会这样?征伐他国不止没有花费众多,让百姓活不下去。
反而获取了两亿两银子,这可是两亿两银子,能做的事情太多了。
皇帝陛下真是太英明神武。”
冒襄在之前,也不看好东海舰队征倭这件事。
他觉得大华立足未稳,不能轻启战端。
当年隋朝刚统一不久,杨广好大喜功,征伐高句丽。
他不爱惜民力,又被世家大族拖后腿。
最后导致隋朝二世而亡。
杨广性质太急,把本应该数十年做到的事情,想要在三五年之内就完成。
直接耗空了隋朝的底蕴。
冒襄本以为东海舰队损耗大量钱粮,最终一无所获。
没想到东海舰队取得大胜。
如果对外战争都能取得这样的战绩。
那大华军队实力太强,不能让他们都窝在家里。
装载银车的马车,连绵数里长。
让京城百姓都见识到,向外扩张能取得的利益。
………………………………
李宫坐在京城新开的烟雨楼中品酒,欣赏着莺莺燕燕的女人。
“杨老哥,还是你的手段高明。
开个青楼,都玩出不一般的花活。
听说领舞那个,是倭国贵族的女儿。”
杨文才看着李宫,笑着说道:“没错,这些都是倭国贵族妻子或女儿,要不然她们也不会这么贵。
这家青楼,可不是我一个人就能开起来。
我只是占据的份子多一些。”
李宫感慨道:“我真佩服杨兄的胆魄。
当年敢第一批出海,去马尼拉做生意。
现在敢第一批去倭国,买来一大群倭人。”
杨文才之前是为了发展杨家,他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想要趁着这个机会发展壮大,那就要比其他人多拼一拼。
他之前的身家不如李宫,现在的身家已经超过李宫。
这次去倭国,那是他对自己的安全有足够信心,与之前情况完全不同。
“杨兄,你那些倭人卖我几千。
我的糖厂有很多工作,不需要有技术的工人,只需要有把力气就行。”
杨文才听到李宫这话,他不满的说道:“李兄,这话说的,就像我是一名奴隶商人。
我再强调一遍,我们这是劳工,不是奴隶。
你们厂子出钱,我派遣劳工去打工,如此而已。”
李宫听着杨文才恬不知耻的话。
哪有只要二十两银子,用到死都没有人理会的劳工。
“杨兄,我先雇用三千名劳工,如果他们比较好用,我会雇用更多的劳工。”
烟雨楼之中,不只是李宫找到杨文才雇用劳工。
很多的工厂主,他们都从杨文才这里雇用劳工。
大华工业正是粗放式大发展时代,这些人急需廉价的劳动力。
之前皇帝陛下,强压着他们,不能过度消耗本国的百姓,要给予最基本的待遇。
这提高了工厂的成本,现在他们终于找到降低成本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