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所长点头道,“物理所有大致计算过,理论上能够的释放3.5万亿电子伏的能量,这股能量强大到能够将电子和正电子一起粉碎!”
对孙所长说出的数据,王铭非常满意,即便实际数据与理论数据存在一定的差值,也足够满足他的需要。
根据前世的记忆,有个1万亿电子伏左右的能量,他便可以完成自己的实验。
同期在建设的LCH项目,其能够制造的电子能量强度,只有不到1千亿电子伏的能量,只有这台机器的几十分之一。
从这也可以看出,室温超导体在这样的超级项目上,起到的效果有多重要。
项目所花费的资金相差不多,最终出来的机器性能却是天差地别!
见眼前的工程进度似乎并不是很快,一旁的黄娟问道,“怎么这里没有大规模使用机器臂?用机器在建造,速度不是更快吗?
我们刚从「泰山汽车」那边过来,自从使用全自动生产线之后,那生产效率可是杠杠的。”
“这你就不清楚了吧?”苏教授指着正在上面忙碌的人员说道,“在这里工作的可都是高级人才,要么是高级技工,要么是教授级别的大拿。
别说使用机器人了,工人素质差点,都没办法把这东西搞出来。
超导磁体在建造的时候,对精度要求非常高。并不是说机器人无法提供这么高的精度装配,而是没有必要也不划算。
别看这个项目非常庞大,实际上项目上使用的各种工具、材料、设备、仪器都是专用的,这大大提高了生产和建造的成本!
跟汽车那种批量化的工业品不同,这东西一个国家只能造一台,甚至是全球范围内都只能建造1-2台。
说是手工打造的都不为过,别看这台东西足够大,实际上用到的重复零件非常少,除了管线和超导磁体外,大多数的设备都没法批量化生产。
无法进行批量化生产,产量上不去,成本自然也降不下来,这也是为什么LHC项目规模比我们小很多,但是花费的钱却一点不比我们少的原因。
如果我们制造跟他们一样大小的设备,所需的资金虽然会少很多,但依然是几百亿的量级。
在不差钱的情况下,毫无疑问造个大型的更为划算。”
王铭听着苏教授的介绍,想起前世LHC项目后续的升级计划。在他重生前,几个主导国家提出要对LHC项目进行升级。
当时这个项目已经运行了30多年,很多设备已经老旧。
这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最大的问题在于LHC最初设计时考虑到成本的问题、技术方面的问题,整个隧道非常小,最窄的地方只有直径3米左右。
跟他们这里直接开挖几十米的东西,根本不是一个级别的。
更为离谱的是,后续的升级计划为了进一步压缩成本,隧道也不重新挖了,直接利用原来的隧道进行的升级。
这对样的骚操作,无疑让后续的升级完全打了水漂!
在升级前LHC项目提供的能量,只有不到1千亿电子伏,升级之后勉强可以达到,5千亿电子伏的能量。
看似这个提升幅度并不小,足足提高了五倍之多。
但放在物理尺度之下,1千亿电子伏的能量撞击出来的成果,跟5千亿电子伏的能量撞击出来的成果根本没啥区别。
不是数量级的差距,根本发现不了什么新东西。
王铭他们正在建设的这一台完全不同,设计之初起步便达到1万亿电子伏的能量,通过室温超导体的升级之后, 理论值甚至可以达到3.5万亿电子伏的能量。
据王铭推测,这还不是对撞机的极限,后续经过优化和调试之后,完全有可能超过10万亿的能级。
“这里建设的是最后一台超环面仪器,其他的12个碰撞点的仪器已经完成制造。地面上的设备在今年年初已经全部就位。
预计还有2个月时间,对撞机的主体结构便可以完工,可以启动初步的测试实验。”
“太棒了!这个工程的进度确实够快的,最初设计的时候至少需要明年这个时候才能进行开机测试。”
王铭听到这里,非常开心的问道,“这里的配套设施没有问题吧?这玩意儿可是个耗能大户,把我们的设备建设好了,还要等配套设施就不好玩了。”
“这个你放心,专门为这东西建设的核电站虽然还没有完工,但是电力方面不用担心。项目距离我国最大的水电站非常近,只有400公里出头。
室温超导线路只用了5个月时间便铺设完毕,之前水电站那边还在为费电而发愁,有了你这个耗能大户在,这下发出来的费电可以卖个不错的价钱。”
“你不说这事,我都忘了这附近还有个超级水电站了。”王铭这才记起来超级水电站的事情,想必当初在设电的时候,已经考虑过电力获取的问题。
“呵呵,这样的超级工程,不是一个人能够解决得了的,你能够做到这种程度,已经是非人的存在了。”
孙所长不无感叹道,“用电事情我知道,当初是我跟那边谈的。对撞机项目对电能的消耗实在太过恐怖,水电站那边只能保障非高峰期给我们足额供电。
这意味着我们要做大功率的粒子对撞实验,只能选择在晚上10点之后进行。
白天时间最多只能使用50%以内的功率进行实验,这方面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需要等配套的核电站建起来,后面才不会面临无法全功率开启毛病。”
“这倒是问题不大。”苏教授说道,“我们这些搞研究的,哪些不是夜猫子来着?再说这里是地底,黑白不分才是常态。”
“还是要注意下正常作息的。”王铭提醒道,“前期实验主要是验证设备的稳定性,50%的功率运转完全足够了!
再说粒子对撞实验也不是天天要做,偶尔熬夜还是可以接受的。”
众人听后都在旁边附和着点头,都是混学术圈子的,大家的毛病除了黄娟这个非科研工作者外,其他人都清楚得很。
喜欢重生1985,7岁开始谋划航母请大家收藏:()重生1985,7岁开始谋划航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