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62小说网 > 历史 > 大汉有活爹 > 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章)物极必反

大汉有活爹 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章)物极必反

作者:长夜天高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11-01 00:33:58 来源: 62小说网

( ) 短视的人很容易被眼前的景象蒙蔽。

霍海保一手李广,不是为了保李家,而是避免李广死后他家里人狗急跳墙。

李广离开后,张欧走到了霍海面前,饶有深意的看了霍海一眼。

上层世界的事情,除了故意要保密的事情之外,没有任何事情是传不开的。

张欧大概已经推测出霍海知道是自己了,但他不怕。

今天,是掀摊子的日子。

“你确定你会赢吗?”张欧看向霍海的眼神依旧如一个慈善的长者。

霍海:“我不知道我会不会赢,赢也行,输也罢,对我影响都不大。不过话说回来,最差的情况,你们也赢不了。”

又过了一会儿,朝堂上所有吃的都撤走了。

不少老大人都在踱步,消食儿。

刘彻:“继续接下来的廷议吧。”

群臣中,桑弘羊站了出来:“陛下,臣,有话说。”

所有人都看向了桑弘羊。

按道理来说,今天这个规模的朝会,轮不到桑弘羊说话的,他既然开口,那就不是小事儿。

原因很简单,新官上任三把火,总是要搞一点事儿的。

桑弘羊出来后拱手:“陛下,臣建议,将盐、铁、酒收归朝廷官营。”

说完桑弘羊拿出一卷纸,打开后宣读了起来:“陛下,臣这两年一直在统计盐铁一事,根据臣的统计,盐铁二项,一年为我大汉朝廷带来的金钱超过四十亿钱。”

“虽然之前只在几个城尝试冶铁,只在几个县尝试制盐,但是销售途径方面统一由官方调配这两年,带来的利益极大。”

“我们在前面七年攻打匈奴时,平均每一次的花费超过五十亿钱,如果盐铁不收归朝廷专营,恐怕很难支撑军事花费。”

“而这个统计过程中,臣意外发现酒在市场上的销量也是极高,同时因为酿酒需要用到粮食,所以臣建议与盐铁一样,酒也必须由朝廷专营。”

此话说完,朝堂上安静的可怕。

刘彻撑直了脊背,吊着嗓子:“哦,这么个提议啊?把你统计的结果给诸位大臣看看吧。”

桑弘羊拱手:“是。”

几个羽林卫端着盘子上场,盘子上放的全是卷起来的纸,和桑弘羊手里的一模一样。

因为以前的竹简是一卷一卷的,所以朝堂上用的东西,依旧喜欢卷起来,旧的竹简叫做一卷竹简,新的纸的叫做一卷书。

众人都是安静的看了起来,霍海打开后瞥了一眼就没兴趣了。

这东西霍海很清楚是怎么回事。

大汉一共八百万户人统计在册,每户人需要八百大钱购买盐铁,所以一年是六十四亿大钱。

但是不排除有些人买不起或者是旧的农具还能用,所以买的铁器并没有达到百分之百,差不多六成家庭需要买新的如此循环。

那就是三十八亿钱。

多出来的两亿,就是酒钱。

当然了,现在桑弘羊刚学会统计学,用统计学来计算了总量,和霍海用预估来计算还不一样。

统计学的魅力就在于,很能说服人。

当然了,有时候也很能忽悠人。

刘彻观察了一下群臣的态度:“诸位,觉得这个提议如何?”

话刚落音,一个御史中郎站了出来:“臣!反对!”

“盐铁官营,对天下发展不利啊!如果这些官营,那商业活力如何提高?就好像万年县,一副死气沉沉的样子,而长安县则是繁荣至极。”

“这不就是因为长安县营商限制更小吗?”

“如今盐铁占据天下商业总份额的分量不小,如果这些都官营的话,天下不就都变成了万年县了吗?万年县在天子脚下尚且如此,到了穷乡僻壤,岂不是更加不堪?”

御史说完,很多人都在点头。

石庆咬牙切齿,你举例就举例,为什么要贬低我万年县?胜负犹未可知好吧?!

马上又有人站出来:“陛下,不只是商业繁荣度的问题,臣在进入长安为官之前,曾经当过庐陵太守,这些比较偏远的地区,百姓非常的贫穷。”

“如果盐铁不是专营,而是竞争,那价格必然下降,如果是专营,定死了一个价格,很多百姓家里根本买不起,要买盐铁,就掏光了家里所有的家底。”

另外一个官员站了出来:“对啊陛下,现如今大家都已经知道了商业的重要性,如果这些百姓家里的积蓄全都被盐铁掏空,那他们永远都积累不出做小生意的本钱,那对商业不利啊!”

霍海倒是觉得有意思。

历史上的盐铁朝议肯定不是这样的,很多官员都开始从商业的角度找话说了。

其实,现在说话的,基本都是中小官吏。

既不是家传的三公九卿,也不是勋贵王侯。

他们都感觉到了做生意的好处。

而盐、铁、酒毫无疑问是好生意啊。

这在全国可代表了四十个亿的市场,而且他们很聪明,知道市场会逐渐变大,毕竟前几年长安市场也不大,现在呢?

未来,很多人家里用的陶器甚至木器也会变成铁器,这意味着这个盐铁市场将会继续变大。

而谁能做这门生意?还不就是他们?

所以,这东西一旦收归朝廷专营,对他们是大大的不利啊。

毕竟开饭馆这种事情,看的是谁手艺好,谁店铺位置好。而盐铁这种,是需要本钱的,这些可不是本地能生产的,需要运输很远,本钱少了根本进不来这一行。

而中小官员代表的恰恰就是如今的新富人群体。

一个个的人站出来反对。

其中以齐鲁之地的人尤为激烈。

原因也很简单,盐铁的生产地,那就是齐鲁。

无论是盐,还是铁,都在那边生产。

只要这个东西从现在试运行的朝廷专营,转变成私人可以经营,他们就可以立刻开始做手商业化。

他们比起别的人,可还要少半程的运输费用,直接就是生产厂家。

其他人做这个生意,顶多是二道贩子。

当然,也有赞成官营的,其中也以齐鲁地区的官员为代表!

其中,就有挂名中郎身份的王贺,这家伙是绣衣使者的事情,霍海估计除了自己,别人都不太知道。

王贺:“臣觉得,盐铁酒必须官营!如果朝廷没钱,怎么抗击匈奴?怎么治水?当年大河泛滥的事情都忘了?如果不是这朝廷富裕了,有钱修理河道河堤,这三十年来大河岂止泛滥一次?”

“你们扪心自问,如果不是朝廷出钱出力,最近三十年那几次汹涌的汛期,大河是不是差点泛滥?”

“除了治水,还有各地官吏的俸禄从哪儿来?”

王贺:“除此之外,还有最重要的一点,这些年来,军中将士们的武器,不少都换成了铁器,假设铁私营,岂不是军队还要从私人手里购买铁?这样一来,其中能够滋生多少龌龊多少利益流逝交割,只有天知道!”

王贺这么一说,这个论点又带起了不少人出声。

霍海有些意外。

按道理王贺那是标准的东平陵人,而且以他的成就,不可能没有联络乡党。

既然他站出来反对,这说明……铁似乎……

霍海对桑弘羊招了招手。

桑弘羊疑惑的走到霍海面前。

霍海:“这两年试运行铁官营政策,是在哪儿试运行的?”

桑弘羊:“东平陵、历城。”

霍海恍然大悟。

难怪王贺要站在那么多老乡的对立面。

原来是这样。

其实,无论是盐铁官营,还是盐铁私营,最得利的都是齐鲁之地的官员。

如果私营,他们便可以就近做生意。

如果官营,那谁来管理冶铁?制盐?还不是齐鲁之地出生的官员。

王贺之所以发声,是在给自己加政治筹码,未来如果官营了,在这个位置上新上来的人,会感谢他的。

而之所以他最早站出来提这一条,恐怕是因为,现在冶铁的官吏,那就和他关系匪浅。

因为冶铁官营并没有在朝堂上讨论过,是试运行,是刘彻一手安排的,刘彻肯定是找能保密又完全听他话的人来执行。

所以……绣衣使者执行的。

也就是说,现在那边冶铁的官员,那就是王贺选的。

难怪历史上王家能迅速崛起,原来是坐上了这班车。

有了冶铁,以及举孝廉两手抓,加上后来王政君入宫,三管齐下,很容易编织出自己的势力网,远超其他时代的外戚。

双方讨论的非常激烈,但还是以赞成私营的多。

此时,刘胜站了出来:“臣……觉得,还是官营的好。”

霍海看了过去。

中山王这么说,恐怕是有原因的。

霍海突然想起了网络上那句‘打了他就不能打我了哟。’

中山王恐怕是意在钢煤。

盐铁专营了,钢煤就不能专营了哟。

张欧立刻站了出来:“臣觉得,盐铁酒应该私营!”

他的目的也一样。

盐铁私营了,那钢煤就不能私营了哟!

刘彻压了压手:“好了好了别吵了,再也吵不出个结果。”

“如今赚钱的商品多的是,光是一个盐铁就吵成这样?”

那一会儿讨论钢煤,你们不得打起来?

刘彻看在眼里,现在参与进来的全是小官,或者小势力家庭出身的人,各地大势力豪族的代表,一个都没开口。

“既然都聊到这儿了,那就说说钢铁的事情吧。”

刘彻开口后,梅黑夫走到了朝堂中央。

在半年前,他还是个小瘪三,如今却是长安的风云人物,虽然其实他这段时间压根没待在长安。

但是不知道他手里掌握的同关煤矿,一年的利润超过国库收入?!

这太变态了。

哪怕他指缝里稍微漏一点什么出来,谁吃到了,就等于吃到了一郡一城整年的利益,一口就能吃成大肥猪。

不,一口吃成大肥象!

梅黑夫躬身:“陛下,臣要提出的是,煤钢管理办法。”

“臣认为,煤、钢可以私营,但必须要朝廷发放证件才能开采,同时这两个行业,要取重税。”

取重税?

全场所有人都集中了注意力。

梅黑夫继续:“臣已经找不少主持商税的同僚咨询过了,目前万年县由廷尉张汤大人在安排税收,预计收税比例是十五税一,但目前张汤大人并不是按照商业交易收税的,而是按照小商人的财产总数收税的,目前采用的办法是三十税一。”

其实张汤那一套收税的东西很复杂。

简单来说对于富人收税是普通人的两倍,而车夫船夫等运输行业的按照一车一船收税。

只是大概推出来算是十五税一,三十税一。

梅黑夫:“而长安县这边,采用了另外一套收税方法,不过这个收税方法还没公布,也还没开始执行,要翻年才开始执行。”

朝堂上几乎所有人都看向了霍海。

长安县的改革,可是牵动了千万家的财富。

几乎所有的勋贵都在长安县投资了。

虽然大家看法不同立场不同,但都知道,霍海开的这个盘子太值钱了,无论怎么说,这个盘子必须持续下去,至于谁得利,斗了再说。

如今,长安县要开始收税了吗?

如果长安县开始收税,那商业繁荣度可就没有现在这么高了。

虽然没人说,但是朝堂上几乎每个人都是聪明人,都很清楚这一点。

刘彻:“你直接讲吧,反正长安县马上也要公布了。”

梅黑夫拱手:“目前长安县,计划了五种收费项目,分别是,养路费,垃圾费,小商铺经营费,中等商铺税收,大商铺税收。”

“养路费主要对车夫征收。”

张汤鄙夷,这不一样嘛,有什么区别?我以为他能搞出什么花样来呢。

梅黑夫:“在朝廷修的道路上运输货物,就需要交养路费,收费的地方就设置在路上,固定收费,这个养路费收起来后,会全额用于,同辖区内修新路、修补老路破损部分。”

此话一出,全场惊讶。

张汤都忍不住回头。

张汤收钱,那就是为了盘剥。

盘剥要找到有钱的人才能盘剥啊,怎么找到呢?谁有一车货还穷啊?有货肯定是有钱的啊。

所以,直接车船税。

这个车船税和后世的车船税完全不是一回事,而是雁过拔毛,谁的车船路过万年县,直接按照货物成比例抽钱。

这个钱抽出来,是往中央交的。

而霍海居然要把这个收上来的钱留下,本地收钱本地花!

刘胜跟萧广:“记下来记下来,值得学习。”

萧广跟刘胜合作后,已经答应了刘胜,给刘胜做一年的国相,这当然是一种利益交换。

萧广:“已经记下了,逐字学习。”

梅黑夫继续:“所谓垃圾费,就是在长安县治下每一个商铺都要交垃圾费,因为垃圾会影响环境卫生以及街道人流量,所以需要每天运走,而少尉衙门会负责安排人清理垃圾运送垃圾,并且保证是每天运走一次。”    萧广低头思索了一下,记了下来。

“所谓小商铺经营费,是指长安县范围内,所有商铺中,规模比较小的,都缴纳一笔费用就能经营,无论它营业额多少,都用不着按比例交税,只需要按照经营的商业类型缴纳经营费就行。”

“这个经营费将会由少尉衙门制定。”

“中等商铺税收,就和万年县差不多了,按比例收税,不过霍大人似乎也要跟商铺承诺,收上去的税不会全部上缴,而是会留一部分发展长安县。”

“至于大商铺收税,就是指有一部分类型的商业,只有拿到了少尉府衙发的资格资质,才能经营,这个税收也是按比例的,而这些行业具体税收多少,要少尉衙门制定。”

“跟中等商铺税收一样,这个费用,霍大人也承诺会留下很大一部分在长安县,发展长安县。”

所有人都若有所思。

霍海这么制定规矩,一定有他的道理。

刘彻:“哦?那具体都是多少啊?”

梅黑夫:“不高。”

既然梅黑夫说不高,也就是算起来比万年县要低咯?

很多人都在思考这三种税都是因为什么。

很快就有人明白其中的奥妙了。

商人和商人,不能一概而论。

那小商人,怎么和大商人比?小商铺之所以收经营费而不是税收,是为了降低入行标准,让他们少交钱。

穷则思变,当一个人开小商铺经营到一定程度有了资本后,他会不会扩大规模?

扩大规模,那就开始交税。

他要是不想去赚这个钱,多的是人想去赚这个钱。

而张汤的方式,全部收税,虽然有差别,一个十五税一一个三十税一,但很多人连那个门槛都到不了,压根一开始就不敢去经营。

霍海的方式,不会压制别人想做生意的想法,又能收到钱。

但是很明显,在这边做大生意,肯定税收很高,可能远比万年县还高。

否则的话,这搞了半天,税收还不如万年县,那不是笑话吗?

之所以大家关心税收问题,是因为如果以后外出为地方官或者独当一面,也要靠收税来证明自己的实力的。

如果收不上来钱,你就算在奏疏里吹得天花乱坠,别人信吗?

哪怕你把你的郡发展的跟现在的长安县一样繁荣,收不上来税,就靠说话,怎么说服皇帝?难道伟大的皇帝陛下还亲自去考察你一个偏远郡县?

那么,中大商铺税收超高的话,别人为什么要在你这儿开中大商铺呢?

就好像长安万年,别人干嘛不去万年县开?

但是想到这里,大家就明白了。

万年县能开中大商铺吗?

万年县的人哪有钱消费?他连小商铺都没有,哪儿支撑得起大商铺?

群臣之中,最聪明的是萧广,萧广低声:“回去后,我们的商铺房子不能卖了。”

汉中王刘胜回头:“嗯?”

萧广:“因为政策的原因,长安县的房子要涨价了,万年县的房子要跌爆,如果是万年县那边的房子,早卖早脱手。”

刘胜还没明白为什么。

萧广超低的声音:“霍大人在长安县收税,是按照商铺收的,不按照人收税,而万年县是按照人收税的。”

“也就是说,如果在长安县做生意,但住在万年县的人,会被收两次税!他们肯定要脱手房子往长安县搬家的。”

“一旦这个头开起来,富人成规模的往长安县搬,长安县房价自然水涨船高,万年县自然一降再降。”

刘胜恍然大悟:“明白了。”

刘彻:“行,大家大概应该明白长安县万年县税收的不同了,你说说你对煤钢的建议吧。”

无论是张汤那种还是霍海那种,都是新税法,用脚投票已经开始了。

但这东西还没出结果,在真正的出结果之前,大家只能想象。

而梅黑夫根据这两条,也有自己针对煤钢的建议:“臣建议,煤钢可以私营,但是要各地根据自己的情况,定税收。”

“而税收定多少不只是地方说了算,还要上报朝廷,让朝廷评判。”

“朝廷可以根据这个地方的情况,决定他们是重税还是轻税,决定这个地方税收是大部分上缴,还是小部分上缴。”

看群臣疑惑为什么这么说,梅黑夫继续:“就好比,比如同关煤矿,这个地方的税就必须大部分上缴,因为他除了各种矿之外,并没有大平原,不适合大规模的人口生存。”

“既然如此,这里发展民生那就是多余的,它最多留一些钱发展道路,方便矿产运输。”

“可假如,洛阳、成都、信都这样的地方也出现了煤矿,那当然要留相当一部分在本地,因为这个地方除了煤矿,还有很多大汉子民,他们也有如长安县一样发展商业的可能性。”

“如果煤矿的钱,留在本地,又把商业也发展起来了,那当然更好,因为一笔钱,发展后,能收两种税,何乐而不为?”

一切的最大问题就是,钱,运输是要损耗的。

如果待在一个地方动都不动,就能让钱生钱,那当然是最好。

因为运输时,运的东西越多,损耗越小。

那如果钱少到一定程度,搞不好往朝廷运输,还得倒贴运费,这种地方,朝廷连管它的想法都不会有,北方草原上现如今就是这个情况,所以自古没有人把城市建立到大漠上。

没利益。

梅黑夫的话,让很多大臣都思索了起来。

这话的确有意思。

不按照统一的税收,而是因地制宜。

如果一个穷乡僻壤,很难有人去开矿,运输也麻烦,你要税收太高,谁还去开矿?

如果这种地方税收低一点,也有了发展空间。

如果是一个人非常多的地方,很多人都没法养家糊口,这种地方开矿主要能解决的问题反而不是税收,而是让本地人都富起来,然后带动商业发展。

这种收多少税,就需要研究讨论了。

如果有个地方人少,又富裕,那这个地方开个鸡毛矿啊?直接给他重税,让这个地方的人把钱往外带。

光是这样一个手段,几乎就是一个伟大的工具,和以前服徭役这个工具能达到的效果几乎一样,甚至更强。

很多人都觉得这可行。

但此时,张欧站了出来:“臣反对!”

所有人都看向了张欧。

这有什么好反对的?

曹襄站了出来:“臣……也反对。”

陈掌:“臣反对。”

陈掌,虽然是陈家人,但实际上可是霍家外戚,他也反对?

接着,一个个的大贵族,几乎所有封了侯的人,挨个出来:“反对。”

给中小官员们都搞蒙了。

为什么?

一大群人站出来反对后,张欧才开口:“臣反对的不是税收调节,也不是看地区情况决定留多少钱发展地方的方法。这是非常好的方法,非常厉害,梅大人的提议可谓是厉害,史书上必留下梅大人的丰功伟绩,万世传唱。”

“但,臣反对煤钢私营。”

“煤,收益远高于盐铁,钢,完全可以取代铁,并且做到很多铁做不到的东西,包括新式马车,还有北驰道上正在修建的桥不知道各位看过没有,里面也用了超多的钢。”

“这意味着,钢未来的财税潜力,可能还在煤之上!”

“既然如此,为什么要允许私人做煤钢?煤钢,必须全部归朝廷所有。”

“试想一下,还是这个例子,比如洛阳,洛阳也发现了煤矿,可以开矿,让私人开矿,哪怕收重税到了五分之一,他创造三十亿大钱,朝廷能收到六亿。”

“六亿拿来发展钢厂,发展洛阳城池,看起来挺多了。”

“但如果这煤矿全属于朝廷,朝廷开矿,三十亿大钱,全部属于朝廷,朝廷用三十亿大钱收上来十五亿打匈奴,剩下十五亿发展钢厂,发展洛阳城,不用几年,洛阳城就能赶上如今长安的繁荣。”

“换成更差一点的城市,比如五原郡这种地方,那也最多十来年,就能赶上今天的长安。”

“如此海量的利益,为什么要让私人拿走?!”

此时,朝堂上所有中小官员都是懵逼的。

盐铁虽然没有专门讨论过,但是这几年朝堂多多少少有议论到。

当初,所有大官员,都是相反的看法!

所有大官员都反对这东西朝廷专营,认为应该私营。

如今,钢煤,代替了盐铁成为最赚钱的营生。

所有大官员却反过来了,认为这些东西应该朝廷专营,不应该私营?

为什么?!!!

很多人都不明白。

霍海明白。

其实很简单。

物极必反。

一开始的盐铁,事关很大的利益,官员们认为自己家族也可以经营盐铁,就能赚很多钱,当然抵触朝廷专营,当然支持私人搞盐铁。

而现在呢?

钢煤,实在是太重要了,代表的利益太大了。官员们很清楚,以自己的体量,根本不可能搞钢煤,或者说不可能搞大,不可能占据主要地位。

能搞钢煤的,就是刘彻私人。

也就是说,所谓的钢煤允许私营,其实就是进了刘彻的私库。

而如果官营呢?

这些钱就会进入朝廷的预算。

请问,朝廷的预算,谁在管理?

御史大夫!

张欧管。

如果煤钢全部官营,根据现在的情况,发展个几年,举国上下共计千亿大钱不成问题吧?

到时候,御史大夫就能掌握千亿财政大权。

除了御史大夫,几乎所有大贵族都能支配这笔钱。

大贵族们大官员们,发现自己没可能挖掘这么大个矿之后,转而想要掌握这些钱的控制权!

这就是为什么对待盐铁和对待煤钢大家的反应完全不一样。

这就好像,五个人聚在一起要吃饭了,食材不够,如果院子里有一只鸡,那它死定了,大家都想把它吃了。

但如果还是这五个人,一起吃饭,食材不够,院子里有一条猪!

那大家想吃了它吗?

为什么要吃?搞到猪的所有权,然后把猪卖了,钱归自己不好吗。

退一万步说,就算这钱必须归五个人共有。

那谁能掌握大肥猪的售卖权,里面有多少油水?

这钱拿回来后,谁来管这笔钱的用法,里面有多少油水?

哪怕自己完全没有吃油水的想法,这可是一笔五个人这辈子都没见过的那么多的钱,支配这笔钱,有多爽?有多大的成就感?

但是,小官员们不这样看啊。

什么大利益?搞一个同关煤矿一样,五万青壮年挖矿的巨大的煤矿?我也配?

但是我可以搞一个五百人的煤矿赚钱啊!

那不也是同关煤矿的百分之一了吗?

我自己一个人没这么多本钱,我联合十个人一起,那也是千分之一同关煤矿的超级收入啊!

就算税收超级重,重到历史没有先例,直接收一半的税!那也是同关煤矿两千分之一的收益啊!

拿到手之后,自己岂不是从普通人摇身一变成了在整个长安都最有钱的大富翁?

一个小官站出来:“臣反对御史大夫的说法!”

“如果朝廷把什么都拿走,民间没有钱,还怎么发展商业?”

“长安县的成功就在眼前,只要有本钱,任何地方都能大发展,未来,大汉十倍百倍于现在的富裕!那才是真正的太平盛世,才是为了百姓谋福利!”

“如果钢煤官营,所有钱都归朝廷,民间依旧很穷,对于百姓有什么用?”

卫尉站了出来:“是吗?朝廷拿到这笔钱,从上往下去推动发展,给地方修路修桥,不也能推动商业吗?修路能刺激商业,也是长安县实验得到的成果。”

“普通人拿到钱会修桥铺路吗?还是朝廷拿到钱,才能干这个事儿。”

另一个小官员站了出来:“我反对这种说法!”

“地方上商业高了,自然可以像长安县一样开始收税,而税收留一部分在地方上,地方上就有钱收税了。”

曹襄:“万一这个地方上的官员是个昏官,没有拿钱修路,而是把钱浪费了呢?可如果钱归朝廷管理,拨钱给地方上修路,是否更直接?”

双方根本不带停的,各抒己见,疯狂的发炮。

似乎根本没有停止的样子。

他们吵起来后,更多小官员和更多大贵族都明白了大家为什么吵这么厉害。

后知后觉的他们终于知道自己该怎么站队了。

张欧退居人后,看向霍海,很满意的笑了笑。

霍海啊霍海,你又该如何?

站队已经站好了,不需要别的东西,也已经完成了站队,没有宣平侯的事情,站队一样完成了。

你能想什么办法掀翻所有旧勋贵和三公九卿,掀翻内朝吗?

霍海摆了摆头,果然,财帛动人心。

所有人都在拿百姓说事儿,但说的却不是百姓的事儿。

其实,这个问题根本就没必要吵,霍海也不想参与。

霍家按道理应该站在大贵族这边,但霍海已经有同关煤矿了,怎么站队?

开口说话?霍海更没想过和谁争。

掀翻三公九卿?还用我掀?

霍海并没有站出来,甚至脸上连一点表情变化都没有,让张欧有点意外。

他不急?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