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绝地天通以来,人是人,神是神,人的事归人管,神的事儿归神管,朱元璋和朱棣宣称自己是在真武大帝转世,是当时的情况使然。
朱元璋面临的是一个长期以来四分五裂的国朝,而朱棣需要真武大帝来证明自己的正统性,太宗才是朱棣最想要的庙号。
现在,朝廷决定,要进行神佛的宣传,神话皇帝,海瑞认为极其不妥。
张居正从一开始就不同意海瑞回朝,当初廷议通过让海瑞回朝,张居正说,曲则全。
这就是海瑞,当他认为不对的时候,就会坚持到底,而其道德楷模的光环,又不得不让人去认真考虑他的意见,毕竟海瑞是真正的清流。
在张居正、王崇古相继同意了再次神话皇帝,但海瑞坚决不认可。
“绥远是新辟之地,也可以稍加变通。”曾省吾是个保守派,他认为祖宗成法没什么不妥的。
“这不是变通之事,新政如堤,溃一处,则堵无可堵,封无可封,只能任由河流改道,良田被淹没,百姓们不得不迁徙,新政的长堤之中,再言真武大帝转世之事,就会成为溃堤之处,一溃千里。”海瑞反驳了曾省吾的观点,并且进一步阐述了自己反对的理由。
除了世俗化这一点之外,还有最重要的原因,这可能会成为新政的突破口,神话皇帝这件事,本身不符合大明传统的政治、文化和公序良俗,一旦开启神话皇帝之后,到反攻倒算的那一天,就是新政决堤之日。
洪水过境的时候,堤坝上会管涌,就是水在水压的作用下,会对堤坝渗透,在渗透的作用下,水在堤坝内形成孔隙流动,带走土壤,然后愈演愈烈,最终溃堤。
而海瑞担心的就是,神话皇帝,成为新政那个溃堤之处。
“海总宪所言有理。”张居正坦然的承认了海瑞说的很有道理,他看着海瑞说道:“那海总宪有什么办法吗?”
“我和王次辅,之前一直在阻拦,防止官厂的权力过大,煤市口煤炭的集散皆由民便,闹出了乱子,许氏掌控了煤市口后,将蜂窝煤添加了许多的黄土,以期更多的利润,甚至还资助了沈自邠、雒于仁等人创办杂报,鼓噪风力舆论,闹出了解刳院前伏阙恶事。”
“海总宪,有的时候,只能两相其害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自是管子轻重之道。”
张居正必须要说服海瑞,作为清流的代表人物,一旦海瑞不再支持新政,闹得清流跟着一起起哄,会给新政带来天大的麻烦,科道言官现在如同绵羊一样,因为没有类似海瑞这样的标杆人物,一旦海瑞带头反对,大明只能走上彻底捂嘴,封禁之路了。
“有些事自然可以权衡利弊,稍加变通,我不是冥顽不灵,食古不化之辈,但元辅啊,有些事,不能曲则全,陛下是万民的陛下。”海瑞看着张居正,也在据理力争。
“臣也以为海瑞所言有理。”李幼滋并不打算趁机落井下石,海瑞得罪了张居正被罢免,李幼滋就能升转,成为左都御史,李幼滋没有那么做,而是选择了赞同海瑞的反对。
有很多事儿,比升转更加重要。
“臣亦以为海总宪所言有理。”万士和左看看右看看,唯独没敢看陛下,选择了赞同海瑞。
作为礼法的守护者,神话皇帝明显违背了礼法,万士和自然要反对。
朱翊钧看着廷臣们吵起来了,立刻开口说道:“诸位爱卿,诸位爱卿,且听朕一言。”
“咱们先说好,文华殿内吵翻天,但是政令出了文华殿,咱们都要好好执行,有意见,有想法,可以在文华殿上表述,否则就失去了廷议的意义。”
“刘伯温说,万夫一力,才能天下无敌,连廷臣们都力不往一处使,那什么事儿也做不成了。”
“好了,你们继续。”
朱翊钧赶忙划出道来,再次重申了廷议的规则,吵,都可以吵,怎么想就怎么说,不必遮掩,但一旦集体通过决议,就要坚决执行,一以贯之,有始有终。
再次申明规则之后的朱翊钧,开始了看热闹的模式,这也是朱翊钧愿意御门听政的原因,看着经过了科举、官场遴选的国朝明公吵架,极其有趣。
“那么我们回到开始的地方,灭佛之后,就必须要一个新的神仙吗?”海瑞开口问道。
张居正立刻说道:“是的,海总宪履任地方,想来也清楚,移风易俗,绝非一朝一夕,若是移风易俗那么简单的话,云贵川黔,就没有那么多的土司了,海总宪出身琼州,想来也知道,琼州土司之盛。”
“诚如是也,移风易俗,百年之计。”海瑞点头说道:“正因为移风易俗为百年之大计,所以就不能从出发的时候,就是错的,因为向错误的方向而去,只会渐行渐远。”
“朝中贱儒就是这样的例子,不读史、不解圣人训深意,不能日日新,不肯承认万事万物发展之理,这些個贱儒读的书越多,错的就越深刻。”
向着一个错误的方向努力,再努力,结果也是错的,明知道这个方向是错的,还要因为一时的困难,而选择逃避,选择捷径,这不是大明这个硬骨头该做的事儿。
“海总宪所言有理,那海总宪以为该当如何呢?”张居正也不着急,笑着问道,要是议政之中,因为旁人的反对就气急败坏,那不是威权人物,是神经病,一人计短,众人计长。
“要么不做,要么做绝,这些喇嘛全都送到卧马岗矿山挖矿,将所有庙宇捣毁方为正途,既然要灭喇嘛,就要做到彻彻底底。”海瑞十分肯定的说道。
“这需要更大的投入,而且会引起西域还有川藏地区的广泛反对,这是我们必须要考虑的事儿,海总宪的道理当然是对的,但我们也要考虑执行的难度,形而上的理论,当然要对实践进行指导,但形而下的实践,才是作为施政考量的第一前提。”张居正再次认可了海瑞的道理,海瑞说得都对。
但现实必须要考虑,完全的灭佛,会引发更团结的抵抗。
喇嘛教的影响,可不止在绥远,还在西域,还在川藏。甚至能够达到社会共识的地步,大明是否要重开西域?在重开西域的时候,非要树立更多的敌人?道理张居正也会讲,但施政的也是他,他就必须要考虑的更全面。
这次换成了海瑞沉默。
因为张居正说的更有道理,他讲的这些道理,张居正未尝不懂,但仍然如此选择,显然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不是一拍脑门就决定的。
施政的难度和广泛的反对,都是大明必须要考虑到的成本问题。
其实张居正这番话里,还涉及到了一个是否值得的问题,也是精算之风,绥远真的值得朝廷如此投入吗?深受华夷之辨的张居正,觉得现在大明投入了近三千万银,修建驰道和矿区,掌握了金银铜铁煤矿,就已经绰绰有余了,在张居正看来,能把绳索系牢,不让草原人南下,就是施政的大成功。
王化只是一个美好的政治构想,北方靖安,才是张居正的根本目的。
所以,张居正选择成本更低的方法。
“元辅所言有理。”海瑞沉默了许久后,选择了认可,毕竟谈实践,海瑞是个清流、是个言官,他可以避而不谈,不去思考成本,但作为元辅,张居正必须考量。
在经过了热切的讨论之后,最终通过了在草原推广真武大帝转世之说,龙虎山天师张国祥,还有来华使臣、研究道藏的利玛窦一同前往草原,廷议批准了真武大帝的转世。
“咦?不需要朕下圣旨吗?”朱翊钧看完了张居正的浮票,立刻愣住了,最终形成的廷议结果就是,苦一苦喇嘛,骂名由潘季驯和三娘子来担。
真武大帝的转世真人,也就是皇帝本人,并不公开承认。
皇帝不下圣旨灭佛、皇帝不下圣旨推广真武大帝转世之说,也就是大明朝廷,不承认在神话皇帝,没有留下任何证据来证明,是朝廷的主意,这完全是地方为了解决地方矛盾,推行的政令。
海瑞听闻,惊疑不定的看着张居正,大家都是读书人,张居正难不成偷偷补过课?!
早说你这个玩法,那还反对个屁!
“不过留出一部分的空白,不至于进退失据而已。”张居正再次俯首说道,陛下当初问张居正是不是读书人,张居正当然是,而且读书读的极好。
张居正怎么可能给反对派留下这么个可以被攻讦的突破口?
神话帝王?哪有的事儿!都是地方为了解决矛盾,想出的怪招。
“那就依先生所言。”朱翊钧又学了一招,睁着眼说瞎话。
“长崎总督府发来奏疏,安土城织田信长答应了神田真一入明之事,总督徐渭上了一本奏疏,请求朝廷恩准。”张居正面色犹豫的说道:“徐总督在长崎,这么做是不是太危险了。”
徐渭说了什么?简而言之,可以称之为白银硫磺条约。
倭国每年出口到大明的白银大约有三百五十万银,硫磺将近六百万斤,这两样商品,就是倭国的特产,也是倭国换取大明商品的重要来源,而现在长崎总督府要求织田信长答应,所有的白银和硫磺,都要运抵长崎,交由长崎总督府,由长崎总督府负责周转,理由是为了贸易安全。
而放款的方式,就是以倭国通行宝钞为主,大明货物为辅。
而这份条约最危险的地方就在于,长崎总督府有监察之权,可以以各种理由,来扣押货物,暂停放款和不放款。
也就是长崎总督府可以无理由的没收抵达长崎的货物,而且是名正言顺的,正大光明的。
这份条约需要安土幕府织田信长的签字,只要织田信长签字,那倭国就彻底失去了贸易自主。
而倭国还不是大明,物产丰富,有极大的战略纵深,还有陆路商路可以通商,倭国极为仰赖海外货物的流入,这就是一份强制性闭关锁国的条约,禁止了倭国和外界的交流。
原先,倭国人的商贾在长崎,不仅仅可以跟大明商贾接触,还可以和红毛番的商贾接触,现在只能和长崎总督府沟通了,能在外贸中得到什么,全都由长崎总督府说了算。
所以,张居正才说长崎总督府如此霸道行事,一定会有巨大的危险。
“这个议题,朕是很希望通过廷议的。”朱翊钧表达了自己的态度,作为皇帝他有一票否决权,也有通过权力,但他还是要看廷臣们的意见。
“水师应该调动策应,防止生变。”曾省吾站在了兵部尚书的立场上,赞同了这项提议,并且认为应该积极行动。
这其实还涉及到了一个自明初就在讨论的问题,藩属国,有没有独立外交的权力。
自洪武年间册封李氏朝鲜之时,这就是个被反复提及的问题。
李成桂是大明册封的朝鲜的第一个国王,如果没有大明册封,李成桂能不能建立李氏朝鲜都两说。
洪武二十九年,朝鲜大臣郑道传,怂恿朝鲜国王李成桂联合女真攻辽。
在传统的认知里,朝鲜是孝子,但孝子也不是一直孝顺的,李成桂自从称王之后,对大明表面恭顺,其实暗中一直在积极训练军卒,意欲何为,不言而喻。
郑道传可是李成桂的心腹。
太祖高皇帝朱元璋下旨到朝鲜,以贺表用词轻薄戏侮,要求主张攻辽的郑道传去南京,郑道传不去,继续怂恿李成桂。
而李成桂的儿子李芳远悍然发动了第一次王子之乱,诛杀了意图攻辽的郑道传,逼迫李成桂当了太上王,禅让了王位。
朝鲜的国策‘事大交邻’是在景泰年间首阳君李瑈发动了‘癸酉靖难’,夺取了侄子的王位后,才最终确立的,这也成了后来朝鲜的国策。
在国初,大明臣子普遍认为,李成桂胆敢有攻辽的企图,就是和女真人眉来眼去,才有这个胆子,那时候就有臣子提出,剥夺藩属国的外交权。
郑道传是李成桂的心腹,而且是嫡系,郑道传攻辽的想法,李成桂真的一点都不知道吗?
而现在,长崎总督府徐渭的这本白银硫磺条约,就是在剥夺倭国的外交权,商贸、使者等等一体禁止,剥夺藩属国的外交权,从倭国开始。
“长崎总督府的提议是极好的,但长崎总督府是否有保护自己的力量是存疑的,长崎总督府的牙兵有一千五百人,长崎行都司的大阪湾守御千户所也只有三千人的规模,文华殿的决策,理当考虑地方的难处,还是要下章询问长崎总督府是否坚决如此主张。”张居正也赞同这个条约。
但是这个条约,有点逼织田信长造反的意思,到时候长崎总督府会非常的危险。
“臣也是这么认为的,还是下章到长崎,让他们再慎重考虑一下,尤其是站在自己安危的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王崇古也认为应该慎重一些。
所有人都知道,去长崎的牙兵、客兵全都是疯子,只要能灭倭,其他全然不顾及,但大明朝廷做决策就必须顾及。
廷议没有通过白银硫磺条约,而是让长崎总督府再慎重的考虑一番,而且神田真一,仍然没有来到大明,可以再等一等,再削弱几分织田信长的实力。
廷议还在继续,朱翊钧认真的听取了各方意见之后,做出了各种各样的决策,有保守有激进。
松江府的一条鞭法,推行的比较顺利,因为曲氏行贿案止于账簿,申时行推行一条鞭法,变得顺利了不少,至少高门大户们,同意了一条鞭法的试行,毕竟相比较抄家,多交那么点税,还是很少的。
比较有意思的是,松江府的高门大户们其实对一条鞭法的加税,其实不怎么在意,因为一条鞭法是田税。他们最担心的就是皇帝对市舶司加税,也就是各市舶司都饷馆加税,因为海税百值抽六,真的很低很低,相比较海贸庞大的利润,根本不值一提。
南衙织造局门前发生了一起自缢案,是一个青楼女子半夜吊死在了织造局的门前。
这个青楼女子打小被拐卖到了人牙行,因为皮囊好,就被卖到了青楼里,她攒了五年的钱,倾尽所有为自己赎身后,赶到织造局,希望成为织娘,但王崇古前一天刚刚禁绝了娼门女子入厂,这个青楼女子心心念念的彼岸,对她关上了大门。
就差一天,就差一天!她就可以抵达彼岸。
她哭过闹过,甚至还跑去敲鼓鸣冤,但都没有成功进入织造局。
这个女子当时没有自杀,但因为贱籍出身的她,并没有找到什么营生,走投无路之下又做了暗娼,结果不小心有了身孕,生活彻底断了依靠,在四月初二,一不做二不休,就在织造局门前自缢了,控诉着世道的不公。
朱翊钧本来还想说服王崇古可以稍微变通一下,这么一刀切,这样的悲剧还会不断上演,但王崇古坚决不肯,就是要一刀切,因为根本无法分辨是真心投奔,还是心怀叵测利用官厂织娘的身份骗婚。
哪怕挨再多的骂,王崇古还是不肯准入,因为这个青楼女子在织造局门前自缢,王崇古可没少被人弹劾,肉食者之鄙,毫无仁恕之心。
王崇古解释,其实还有个原因,就是官厂的待遇极为优渥,属于一只脚踏进了肉食者的门槛之内,不种地、固定工作旱涝保收、子女教育有三级学堂保障、厂内有安保的法例办等等,这些都属于穷民苦力做梦都想要的待遇。
只被朝廷朘剥,好过被朝廷藁税和乡贤缙绅的地租,双重压迫。
现在的官厂不缺人的同时,对入厂也提高了要求,最少也要身家清白。
而且官厂里贱籍出身的织娘也支持这种一刀切的办法,因为只要发生一次骗婚案,这些织娘的出身就会被提起一次,这对她们而言,也是伤害。
这世间根本没有两难自解的办法,总要有人付出代价,朱翊钧解决不了这个复杂的矛盾,最后他选择了对人牙行动手,这些买卖人丁的人贩子,最该杀!
在织造局门前自缢女子的悲剧,是人贩子造成的,这个女子是被拐卖,而不是被父母送到了善堂。
当初徐阶的善堂,朱翊钧没有处置徐阶,是因为善堂和人牙行还是不同的,至少不和人牙行买卖。
兰州毛呢官厂的生产规模仍在扩大,而且经济羁縻的效果已经初显成效,来自青海方向的诸多部族,请求内附,新上任的三边总督沈一贯请示朝廷,是否允许这些部族内附,最终获得了允许。
内附之后,生产方式也会从游牧变为定牧,大明在绥远的王化,还是取得了一定的影响力,至少跟兰州毛呢厂做羊毛生意的部族都知道了背靠大树真的好乘凉。
而辽东方面,则是关于李成梁内调的讨论,主要是大明在辽东建立布政司,因为李成梁和他的客兵存在,迟迟没法推进,如果把李成梁内调,可以大幅度的推进辽东郡县化的进程,大明也从两京一十五省变成一十六省了。
最终没能通过廷议的主要原因,还是要靠李成梁继续尺进存取,继续扩张辽东的地盘。
廷议的内容很多很多,朱翊钧休息了七日,很多事都要他来处理,朱翊钧下了朝就去了北大营操阅军马,回到通和宫的时候,已经日暮西斜。
“朝廷给屠隆的处罚仅仅是回籍听用,虽然没了官身,但还有功名,朝廷只是觉得他干的事儿过于抽象了,但是屠隆的这些拥趸,是真的想让屠隆死啊。”朱翊钧听完了赵梦祐的奏闻,直接笑了起来。
屠隆的诗词写的极好,有不少的拥趸,而这些拥趸,听说屠隆因为太白楼风流快活,游宴淫纵之事被革罢,立刻开始了行动,四处为屠隆奔走。
有的是求告到了明公处,希望明公们说说情;有的则是说些阴阳怪气的怪话,来讽刺朝廷无容人之度,无自由之风;有的则是奔走相告,甚至串联要到午门来伏阙,请求皇帝法外开恩。
所以朱翊钧才说,这帮家伙想让屠隆死,因为朱翊钧说的很明白,若是有人胡搅蛮缠,就给屠隆带上枷锁游街三日,屠隆很有才华,而且青浦县履任地方的种种表现,也很有能力,要是带上枷锁游街三天,他屠隆这么个大诗人、大才子还有什么颜面苟活于世?
屠隆已经上了谢恩的奏疏,事主都认罪了,这帮拥趸们,非要惹是生非。
“屠隆何在?”朱翊钧拿出了弹弓,猛地射出了一只无尾箭,射向了龙池里游动的鲤鱼,但这次射了个空,不是朱翊钧准头差,而是这些鲤鱼早就习惯了听到皇帝的脚步声就躲到水底去。
“跑了,收到圣旨,到吏部报备之后,立刻就走了,现在都快到涿州了吧。”冯保俯首说道。
屠隆很清楚,他干的荒唐事,皇帝还肯给他个回籍听用的惩罚,其实是起了爱才之心,毕竟荒唐的事儿,不是发生在陛下养病期间,也算是有那么一丝的恭敬之心。
屠隆再不识趣,那就不是读书人了。
拥趸们还在奔走,事主已经跑路。
“跑的倒挺快!”朱翊钧笑着说道:“让王希元张榜,告诉所有人屠隆已经离开,如果明日还有人纠缠,就把屠隆抓回来游街,三天太短了,五月最后一天是新酒开沽点检的日子,到那天不是各家酒坊要争头名吗?就游街到开沽点检之后吧。”
“他不是喜欢大庭广众吗?就让他玩个够。”
“臣遵旨。”冯保打了个寒颤,这从四月份游街到六月中旬,屠隆就是脸皮再厚,怕也只有一死了之了。
朱翊钧用过了晚膳后,正准备批阅今日奏疏,一个小黄门走了进来,俯首说道:“陛下,顺天府丞王希元请求觐见。”
“宣。”
“臣拜见陛下,陛下圣躬安。”王希元规规矩矩行礼,陛下虽然让他免礼,但他还是跪着不起来,再叩首说道:“陛下,这是臣致仕的奏疏,臣乞骸骨归乡。”
“朕没记错的话,你是隆庆五年的进士,先生的门生,你中式那会儿才二十七岁,现在也不过四十岁,怎么就要乞骸骨了?”朱翊钧眉头紧蹙的说道。
乞骸骨,就是说我老的不能任事了,陛下放归臣子依靠亲眷,王希元要乞骸骨,那大明还有不请骸骨的朝官吗?
四十岁,正年轻。
“陛下圣明,臣今年的确四十了。”王希元赶忙叩首,当年那个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的他,已经是中年人了。
“是屠隆的事儿,让你这么为难吗?”朱翊钧打开了奏疏问道。
“屠隆?啊?那个事儿简单,找几个书吏去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即可,倒不为难。”王希元还反应了一下,才想起来陛下说的屠隆是何事,这事儿其实简单的很。
朱翊钧看完了奏疏,其实就是京堂的人越来越多,王希元有点玩不转了,觉得无能,愧对张居正的举荐,皇帝的信任,实在是没有颜面继续留下去了,准备回家种红薯去了。
“算上附郭百姓,京堂现在二百八十四万人,确是难为王爱卿了。”朱翊钧颇为感慨的说道。
主要是京师这地界,是个案子,牵连出来的人,都比王希元官大,这京师的父母官,真的不好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