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但是令人讨厌的是,羽箭一轮接一轮的抛射过来,而且射击的速度远超铁炮,所以就给人以一种羽箭永不停歇的感觉,压得明军士兵们心头发闷,恐惧感也在慢慢的滋生!
不过明军士兵,或者说是新军士兵有一点好处!那就是经过反复的训练后,他们对军官的服从性已经刻到了骨子里面!只要有军官下令,哪怕是冒着枪林弹雨他们也会下意识的服从!
所以虽然时不时身边有伙伴倒下,他们依旧机械性的完成装填射击这一整套流程!而且不知道是哪一个军官先开的头,明军开始进行越位射击!
原本的射击顺序应该是第一排打完火铳后主动后退,然后第二排上前一步,在原来第一排的位置上进行射击!然后以此类推!这是正常的射击顺序!
而越位射击就不同了,它是指第一排士兵打完火铳后不再后退,而是在原地开始装填!而后排的士兵则越过前排的士兵进行射击,然后依次向前!这样的话就等于每轮齐射之后方阵都要向前推进一步!
这种作战方式有两个好处,其中一个好处就是能节约士兵装填火铳的时间。毕竟士兵们不用后撤了,节省了五六步路的时间,能做出几个动作了!
第二个好处就是这种步步紧逼的打法能给对手形成极大的心理压力!看着敌人一步步的压过来,就是再精锐的士兵也会受到触动,几轮齐射后士气都会受到影响!
就在明军极力向对方射击的时候,倭人那里也是不甘示弱的反击!只是让明军士兵们觉得有希望的时,对面铁炮的射击声居然听不出个数来了!这就说明他们已经没有人,或者说是没有办法组织起齐射了,只能任由士兵们完成装填后随机射击!这表示对方彻底失去指挥,只是靠着惯性在顽抗!
但是对方的听见射击节奏掌握的相当好,一轮一轮的抛射过来,好像永不停止一般!这些羽箭给明军士兵造成了极大的麻烦和压力!不过士兵们还勉强支撑得住!
偏偏这时候战场上连一丝风都没有,双方火器射击时积攒的烟雾就在战场中间萦绕,而且越来越浓密!在这种战场迷雾的笼罩之下,谁都不知道自己的战果怎么样!军官们也只是机械的命令士兵们装填,射击!然后再装填,再射击!
而且这个战争迷雾还在缓慢的扩散,慢慢的把双方的队伍都笼罩起来!以至于小西行长和刘昊嘉都无法掌握锋线上的情况,只听见那里的火铳声从未停歇过!也能看到天上的羽箭一波一波的飞过去!现在两个人都已经失去了对锋线的掌握,只能指望着下面军官们自我发挥了!
就在双方士兵隔着硝烟相互对射的时候,大约是老天爷也看不下去了,他把刚才没刮的风一次性的刮了出来!瞬间平地卷起一阵大风将硝烟吹散,虽然没有完全吹散,但是已经足够战场上的双方看清彼此了!
此时双方的士兵们都惊恐的发现,他们和对手之间的距离居然连十五步都不到!看到这种情况,双方负责指挥的军官和武士全一瞬间都被惊呆了!
虽然他们都觉得刚才对方的射击声越来越响,但是在随时会死的战场上,谁会在意这些事情啊?所以双方部队不知不觉的已经靠到了如此近的地步!于是双方隔着淡淡的硝烟大眼瞪小眼的相互看着,都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
这时随着风力加大,连最后一丝硝烟都是消失不见了,战场上却是一片平静!这时突然听到汉语和倭语同时大喊:「装填!快装填!」「詰める!詰める!」
于是瞬间装填这个词同时在明军和倭人中传递开来!各级军官和武士们拼命的催促自己的下属抓紧时间装填!而士兵们也知道现在慢一慢就是生与死的差距,所以也竭尽全力的在完成每一个动作!
而且他们在完成自己动作的时候,
还时不时的抬头,用充满恐惧的目光看一下对方的进度,导致自己的动作错漏百出!这让双方士兵越装填心情越沉重,越恐惧!唯恐对方比自己快了一线!
不过渐渐的,明军士兵的眼中开始逐渐有了神采!而对面铁炮足轻眼则被恐惧慢慢填满,因为他们的动作逐渐拉开了差距!
火绳枪在装填的时候要比燧发枪多出7个动作!尤其其中一个动作最容易出现耗时或失误,那就是火绳枪必须在射击之前确保火绳的燃烧,并且要调整好火头的位置!光这个动作就需要2秒钟的时间!
在排队枪毙时代对士兵的要求是极为严格的!毕竟随时会死的感觉一点儿都不好!但是严格要求士兵们就不会恐惧了吗?那是不可能的,他们只不过是把恐惧压在心底!而这种恐惧一旦爆发出来的话,整个人就会彻底丧失作战意志!
现在倭人面临的就是这种情况!双方士兵隔着十几步的距离对峙,他们都知道对方的火铳或者铁炮只要打响就绝对不会打空!而在这个时代,中铅弹基本上就死定了!
所以当倭人士兵手忙脚乱的装填铁炮的时候,他们绝望的看到眼睛里还带着劫后余生神色的明军士兵,已经狞笑着向他们端起了火铳!而他们绝大部分人的动作还没到调整火绳那一步!
而更加让他们绝望的是,明军的军官居然还在好整以暇的整队!因为他们不打算让自己的士兵进行零散射击,要给某人来一个决定性的齐射!
于是就在湖人士兵绝望的目光当中,眼前的一排黑洞洞的铳口瞬间闪出火光,紧接着战场上的火铳声就响成一片!作为代价,对面的倭人队伍当中瞬间就是一片惨叫声!不过更多的倭人士兵连惨叫的能力都没有,就直接扑倒在地死去了!
随后明军各个方阵军官几乎不约而同的大声喊道:「上刺刀,刺刀冲锋!」
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