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铛铛——铛铛铛——”
一大清早, 天才刚蒙蒙亮,村口的泥路上就传来了马铃声,还有吱呀吱呀的车轮响动, 地窝子里的农户们, 听到响动,赶紧就揉着眼睛爬起来了,推开门,打了个激灵, 隔远了喊叫起来问着, “又运柴火来了?”
“今天份量足够吗?”
“还有没有棉花的,絮双棉鞋穿!”
“大兄弟, 早饭吃过没有?来家里吃一口呗?”
“柴火没多少,都是煤!大家以后要柴火得和我说, 要登记了去取,还得加运费!”
在这样的地方,声音不嘹亮可不行,大家都是喊着聊天的,货郎甚至还带了小喇叭,到处招呼着村里人,“要煤的都尽快,报纸也有!棉花也有!说是今年冷得早, 怕下周就下雪了,到时候运费贵了, 煤价还得往上加, 能买的尽量都买点,还有那些烧柴火的,你们都看看还缺不缺了, 要从我这买就尽快说,要自己踅摸也都安排上,别到时候下雪了,天寒地冻的还得去林子里砍柴——”
“来了来了,我们家要点煤——”
“大哥,给我们留个三百斤的,一会送家门口呗,我们当家的昨天送鱼去了还没回来,我们家没劳力了——”
零零碎碎的对话声,顺着风钻进了地窝子篱笆门的缝隙,穿过厚厚的草毡子门帘,进耳朵就只有些模糊的响动了,周老七在伸了个懒腰,从厚实的稻草床上坐起来了,仍然拥着棉被,他伸出手把炉子口略微拨开了一些,原本不断散发温热的炉子,温度立刻又提升了起来,整个小窝子里温暖如春,被子盖久了甚至还有些冒汗,实际上,透过镶嵌在地窝子顶部的两面小玻璃窗往外看,还是可以看到,土地已经泛白了——一进十月,天寒地冻,就算一时还没下雪,早起地上也结了白霜,前几日捕回来的鱼,就撂在背阴地里,第二天就挂霜了,三四天轻易都不朽坏的。
当然,这是留着自己吃的,昨天大部队捕的秋鱼,那是当天就要送到罐头厂去,取个新鲜。也因此,这会儿村子里的壮劳力比较少,留村的男人们,赶紧都洗漱了出来帮着干活送货——这是家里有女眷的,有些光棍汉,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跑出去送鱼的,人不在家的,就由村长做主,先为他们把燃料留出来:这可不是闹着玩的,知道今天商队来了,村长早饭也顾不得吃,赶紧就先蹬上他的自行车,到全村的后院去转悠着,确认他们的过冬燃料储备了。
“你们家这柴火留少了,去再买点煤,这就不是省钱的时候,没听着说吗?可能过几天就下雪了,到时候再来卖煤就得拉爬犁了,价格也会比现在更贵,去去,再去买个两三百斤的,你们想冻死在家里咋地啊?到时候柴火烧没了,那炕拔凉,你们就得烧炉子,不然还不如睡地下稻草床暖和呢。”
这倒是真的,地窝子的保暖能力大为出乎周老七的意料——这是一种专属于北方的建筑,在南方是非常罕有的,尤其是在川蜀更是如此,也不是因为别的,主要是南面的地气太过于潮湿的关系。当然,川蜀气候温和,就是穷人家,住个棚子也够了,也不必还要费力挖坑,这也是原因之一。
这东西建起来实在简单,就是挖个坑——多是在缓坡上,若不是,平地也可以起,挖个坡道往下就行了。这样空间大部分都在地下,地上的部分拿石块、碎砖、土砖垒墙,用料是很俭省的。
这样,四面墙大多数是天然,少部分是自己垒的,拿泥巴一糊就算是建好了,在上头支个棚子,用树枝什么的充当屋顶,之后再在屋顶上堆上土焙实了,这就算是差不多齐活了,有些人家懒得弄门,就在门口先拦一道草毡子的门帘——这个门帘要大,要超过门的尺寸,安设在门外头,这样偶尔来风,它就会被紧紧地吹在墙上,起到一个挡风的作用,然后再在墙内遮一道细帘子,两重帘子挡风,冷气就很难进来了。
屋子里,有的用炉子取暖,有的用炕,用炉子的冬天就在屋子里做饭了,用火炕的话,地窝子要挖得比较大,在外间有个灶台,因为烧炕用柴火多,烟大,不分里外间,屋子里烟熏火燎的,人咳嗽,所以一般是背靠缓坡的地窝子,前方空地大,留灶台方便的,就会烧火炕多些。
周老七原本也以为,不就是选个背风的地方,在地上挖个坑,住在坑里吗?但万万没想到,地窝子内外,居然能差了近二十度,完全就是两个季节,就这会儿,清早出门他感觉自己得穿大棉袄了,不然就觉得手伸不出来,在外面走动着还好,如果傻站着的话,过一会就觉得耳朵冰凉——还不到刺痛的地步,就只是觉得冷了,这大概就是零度左右,可一进屋呢?别说棉袄了,毛衣都穿不住,睡觉的时候穿上秋衣秋裤,棉被一盖就觉得很暖和了!
就这还是没有用上沼气呢,也没有任何买活军超越时代的科技什么的,就完全是原本都能建的东西,住起来也是舒舒服服的哇。原本他没法想象,这样寒冷的地方是怎么有土著能活下来的,按说每年冬天都该冻死不少,这会儿周老七才知道,为何关外的汉人百姓能安身得住,不往南迁移了,这里虽然和描绘中差不多冷,但百姓们也自有许多办法应对。
而且,抛开寒冷来说,辽东的资源那可真是太丰富了,昨日跟随农户们去秋捕,他也是大吃一惊,就那鱼群,真和天生天长似的,密密麻麻在河里攒动,捕捉起来一点难度没有!若不是距离鱼口子路途比较远,就拿个手抄网,每天来抓点回家都行!就这样丰饶的土地,要活下去还真不是问题,甚至某些角度来说,比在南面还要简单呢!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虽然在关外生活下去,没有买地仙器的帮忙也是可以的,但那日子肯定清苦,买地的东西,还是起到画龙点睛的效用,让百姓们的日子有滋有味得多了。不说别的,首先就是玻璃——地窝子就算有万般的好,采光这是无法解决的问题,就算是大白天,屋子里也是黑洞洞的,感觉很阴暗,这还是在干燥的冬天,倘是雨季,感觉睡在里面能捂出风湿来。
可有了玻璃,这就是两回事了,白天日头顺着玻璃往里一照,不大的窝子亮堂堂的,感觉都能暖和个好几度的。周老七从盛京出来就注意到这点了,在买管奴儿干都司的地界,所有的地窝子基本都有两大块玻璃,就镶嵌在门墙两侧。他们一路走来,因为大家都在为过冬做准备,陆续还看到好多人家在熬浆糊——把玻璃四周贴上白条糊死,这样风就灌不进来了。这白条每年夏天揭下来清洗,再把已经风化变色的浆糊擦掉,到了秋天重贴,是个细致活计,家里有妇女的,多是妇女在张罗,但也有很多光棍汉,心灵手巧,并不央告旁人,自己撅着屁股蹲在门口干这个家务呢。
玻璃,这是一个重要的东西,改变了地窝子的照明,再有就是盐巴,充足的盐巴让储存猎物鱼获也变得简单得多了,当然还有酸菜,也比从前更好积,积出来味道更佳,秋捕过后,除了送去罐头厂换钱的那部分,余下的部分都送回村里,留村的百姓们昨日就开始忙活了,杀鱼、抹盐,今天一大早,商队来了,那么又轮着回去张罗买煤买柴,这边忙忙地把昨晚收到场院里的鱼干又拿出来晾晒,晒好了的咸鱼干,在严寒的冬日,拿酸菜一熬就是过冬的美味佳肴了。
村长这几日来来回回的转悠着,就是为了协调这些事情——各家分多少条鱼,这是鱼获上岸就要清点好,按劳力付出分好的,然后,有些单身汉他们的鱼委托谁来晒,各家怎么谈的,他都得关注,还得操心晒鱼的办法对不对,各家会不会积酸菜,别出花了浪费了一缸子的好菜:这都是很有必要的担忧,因为很多人要么是来自他乡,没有这个习俗,得现教,要么是很早就离家了,没从父母那里学到这些技巧。而在辽东,过日子可容不得漫不经心,一个不慎,那就是长达一个冬天的缺衣少食,甚至真有可能因此坐下病来乃至饿死,所以他事无巨细都得关心。
“下个月,等下个月吧,现在盐不缺了,我们还种了豆子,上头说,辽东的气候特别适合打豆酱,还说这是女金人多年来的手艺,从糖起就会做了,那时候他们还叫靺鞨人里那,让我们都随着做起来。可我们村里那俩野人女金不会做,他们说他们部落是不打酱的,海西女金和建州女金做酱好吃。”
“这不就又打听起来了吗,听说再往里去走两日的功夫,他们村里有个叫何二狗的种参师傅,也打得一手好大酱,就约好了,等他们下个月歇冬了,要么请他过来,要么我们过去,学着把酱块先做起来,等明年开春了,再学着怎么打上大酱,这样明年冬天就有大酱吃了——周师傅明年再来的时候,说不准还能吃上豆腐呢,我们都说明年怎么也要把豆腐作坊起起来了,这样冬天还多个菜!”
周老七沿路走来,遇到的村长也多是和眼前这位一般,十分热于操持这些柴米油盐的事情,听他如此雄心壮志的筹划着,都忍不住会心一笑,便是吃食上肯定比在南方要简单太多,但精神上也觉得很有盼头。他起来只是简单洗漱过了,就跟着村长到处凑热闹,看人运煤运柴火,买棉花,忙活了半天,虽然太阳出来,气温上升,但却觉得身上逐渐寒冷起来,好像刚出门那股子热气消耗掉了,村长见了就让他赶快去吃饭,“在我们这真不能饿着!肚子里没食,身上就发冷,这还好是秋天,倘是冬天,就这么一下,没能抵挡住,说不定就受寒坐病了!”
周老七也不敢怠慢,慌忙去找艾黑子,艾黑子等人也在村子里转悠着看热闹,起得比周老七还早,也并没吃早饭,这会儿凑在一起,回到地窝子里,赶紧把热水烧起来,从随身行囊里取了茶叶,浓浓地烧了一锅茶,大家各自分着喝,吉祥天道,“这茶虽然好,可惜没有**——”他们西北人管牛奶羊奶都是叫**的,“你们汉人不爱吃白食,所以不如我们鞑靼人耐寒,你看,从辽东到我们外鞑靼,哪个番族不用白食的?”
“这个天还好,差不出什么来,到了真正冷得要命的天气里,再不吃白食,根本抵挡不了那个寒风,一出门就冻透了。我们在过冬草场,要出毡包就得先喝一碗马奶酒,浑身暖和有劲,这才出去干活,乘着那股热乎劲儿没散完了,赶紧进来,要不然,人冻透了,大半天都缓不过来!”
在这个话题上,周老七是没有发言权的,只能张着嘴听,艾黑子笑着说,“这是你们鞑靼人,靠游牧的。像我们进农庄之后,也只有主子们能吃上奶食,一定居下来,牲口就养得少了,哪有那么多下奶的牲口预备着?不也是这样过冬了?你们不挖地窝子,不像是汉人这么灵巧,就得靠多吃。”
“那是我们那里太冷了,挖地窝子也没用!”
吉祥天和勇毅图鲁当然不服气了,当下就和艾黑子争辩起来,几人一边说,一边吃着很有番族特色的早饭:主食是问村里买的贴饼子,村里旱地种小麦,靠水源地才种稻子,不管华北、江南怎么样,他们这里面粉当然是不缺的,更不说玉米、土豆什么的了。因为昨天秋捕,晒鱼,晚上家家户户吃的都是酸菜鱼杂锅子,把辣椒干在火里烧燎一下,加进去锅子里调味,又在锅边贴杂粮饼子,昨晚把鱼杂都吃得差不多,早上起来,残汤一热,贴饼子还有剩的,再往里下面条也很有滋味。
要在这样的天气里吃到鲜蔬,这是不能的了,荤腥么,昨天也吃得差不多了,余下的没有多少,所以两个鞑靼人就把随身携带的肉干在锅茶里煮透了,洒上一点干果来吃,这样的咸茶少了**调味,不算是完全的鞑靼奶茶,但吃起来味道居然不差,周老七也逐渐习惯了这样的吃口,四个汉子吃了一大锅鱼杂酸菜面,十来个剩下的杂粮饼子,又把咸茶一饮而尽,肉干茶叶一起嚼着吃了,果然浑身发热,这才打从心底暖和起来,似乎连炉子都不必烧了——周老七发现自己进辽东以后,食量大增,而且人也厚实了不少,长肉的速度还真不慢,这要在叙州,他一顿能吃个三分之一就不错了,可在辽东,不吃这些感觉真抵挡不了那股子寒气。
“走,准备上路了,他们这商队估计得耽误大半天的,今晚也要在村子里歇脚,我们不走,没那么多地儿住人!”
吃饱喝足了,大家便准备上路,艾黑子去招呼了随从的四五人,也说起了这几天可能会下雪的事情,“在下雪之前赶到建新是不可能的了,但至少要到开原才行,我们在那里可以等一等天气,把车子换成爬犁,这样走起来就快了,应该能在大寒以前到建新,不然的话,就得在开原过冬,等到春天雪化了下酱块的时候再出发了!这里外里可是小半年的功夫!要是下雪以前没到开原,困在哪个村里,吃喝上就更受窘了,大家加把劲,利索点,早些出发!”
这话比什么呵斥都好使,看来没人想在下雪的时候被困于地窝子里头,大家的行动都利落了起来,艾黑子和两个小台吉也不摆谱,跟着上手帮忙,周老七见此也帮着赶车套车搬货,大家和村长道别,又留了两百块钱作为住宿费、伙食费,便迅速上路,和商队擦肩而过,沿着官道往开原出发。
此时已是秋后,又还没下雪,气候凛冽却不过于寒冷,道路也被冻得很瓷实,其实是很好赶路的时节,大家赶着马车,一路轻快前行,沿途掠过的阡陌繁华如旧,不过是几年光景,看来稠密的农田、村庄,已经从盛京界墙一路延伸到了众人的目的地开原府。周老七此时已经不那样容易惊讶了,却还是暗自感慨。见到远处缓坡边上星星点点的地窝子,也不免会心一笑,想到自己开阔了的见闻。
就这样,走了一日多光景,中间又在村庄里借宿,到了第二天下午,天气显著地阴沉了下来,云层厚厚的,风还打着小卷,吹在身上似乎能透过棉袄,叫人忍不住打寒战,就连周老七都意识到,或许很快就要下雪了,好在此时前方远远地已经看到了一个小黑点,很显然是府城所在,他们应该能赶得及在雪下大以前抵达终点。
大家都缩着脖子,尽力躲避着寒风,艾黑子招呼周老七——周老七不骑马,坐在货车上,艾黑子让他时不时下车小跑一段,保持身体的温热,因为马车队的速度不快,而且都是敞篷大车,坐在上头人会冻僵,这样不容易坐病。包括他和两个小台吉也不敢在马上待太久,骑一段下来走一段,让马也缓缓,人也活动活动,热乎起来。又道,“进城了要打点酒,预备路上喝,这个鬼天气!”
确实,这雪还没下下来,风还没刮呢,就已经觉得很冷了,周老七冻得说不出话,只觉得呆坐一会就浑身僵硬,打从骨头里打战,甚至连空气吸进鼻子里都冷得让人头疼,还好他有所准备,连忙把毛线围脖拉起来,围住口鼻,这才能好一些,在车里缩成一团,只是祈祷着快些到达开原,这会儿想到他的未来,他又觉得一片黑暗了——虾夷地还要比这里更北,那得多冷啊!
还好,他们距离开原府城的确已经不算很远,很快,前方的道路变得宽阔,和远处的岔路口汇合成了一条大路,路上也有了别的行人——一群手上拴了麻绳的犯人,在路边站定了避让车队,艾黑子扫了他们一眼,对周老七道,“是送到开原煤矿去做活的苦刑犯……之前村里人说的煤矿、水泥厂、罐头厂都在这,开原算是这附近的一个工业核心了,南面很多重刑犯都被送到这里来。”
周老七点了点头,视线茫然而无焦距地扫过那一个个在寒风中瑟缩着的身影,他们那麻木而绝望的面孔,自打他出关以来,周老七瞧见的全是艰苦中的生机勃勃,是那种藐视自然,自顾自要生活下去的乐观,他几乎要以为辽东是什么桃源之地了,可今日的寒冷,还有他所见到的这帮苦刑犯,却似乎又让他回到了现实之中,见到了辽东阳光之后的阴影。
“嗯?!”
突然,他浑身一震,视线在一个囚犯身上凝固住了,对方也似乎感觉到了什么,抬起头看了他一眼,漠然被惊讶取代,也止住了脚步。“老七?老七?!”
“你们认识?”
艾黑子好奇地看了过来,周老七跪在车板上,凝视着那逐渐被抛在后头的人群,头逐渐偏转,他低声说,“嗯——”
但后头的哭喊声却不像他这么低调,很快尖锐了起来,“老七——你怎么也来了——救救我——救救我——你还认得我吗——”
“是叙州那边的犯人?”
艾黑子自言自语地问,见周老七没搭理他,也不生气,而是轻轻一笑,转头用鞑靼话和两个小台吉说了点什么,催马回到队伍前头,下令道,“走快点吧!我们走快点,后头的可怜人也能快点进城,不用受冻啦!”
“哈哈哈……”
很显然,在犯人的对比下,这些建新使者所拥有的自由,让他们格外珍惜且愉悦,队伍积极地响应了起来,加快了速度,把苦刑犯们抛在了后头,周老七茫然地望着逐渐远去变小的人影,似乎还想在人群中定位到那张冻得通红惨白的面孔。张女子的干妹妹,在叙州也算是天之骄女,对别人不假辞色,也就对他有时还能有个笑脸,当时他痴心妄想,还想着若有一日能得提升,稍微配得上她之后,侥天之幸,倘若能得到她的青睐……
但现在,那张花一样的笑脸完全的消逝了,周老七见到的仿佛只是它留在世上的一点残余,一张呆滞的,死人的脸,正在呆板的,一步步地走向终途——
他打了个寒颤,不敢再看了,扭过头抱住膝盖,怔怔地盯着脚上的棉鞋,感到寒气一步一步,确确实实地侵占了他的骨头,周老七冻得又打了个哆嗦,他的魂儿似乎都被冻得紧缩起来,对四面八方的声响,都感到一种迟滞的钝涩。
也不知过了多久,周围人突然鼓噪起来,周老七鼻尖也是一凉,他呆呆地摸了摸鼻子,抬头看去,不知什么时候,淡白色的小点由少而多,铺天盖地地坠落下来——
下雪了,今年辽东的初雪,来得比往年的确早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