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农业大省,大家好像总能自动与落后关联,那么原因是什么呢?
“为什么粮食输出大省往往是经济穷省?”
“因为粮财倒挂。”
“也就是粮食贡献越大,地方财政收入越少。”
“农民收入越低,经济越落后。”
“要知道,经济是要靠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也就是工业和服务业,或者高新技术产业来拉动。”
“而粮食是主粮,粮价不可能涨。”
“简单给粮食涨价,必然会带来复杂矛盾。”
“我国粮食主产区为黑龙江、河南、山东、安徽、吉林,主销区为北京、天津、上海、浙江、福建。”
“2022年主销区人均财政收入为.3元,而主产区仅为6286.2元,不及主销区的一半。”
“生产和销售之间巨大的经济差距,直接威胁到了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以我国产粮第一大省黑龙江为例,该省的70个产粮大县中,43个县财政收入不足1亿元,21个县是省级或国家级贫困县。”
“60个县要靠财政转移支付来维系运转,因此如果一个县以种粮为主,那么农民想要增加收入则比较困难。”
“并且很多产粮大县地区偏远,所以他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也很不好。”
“地方财政收入少,经济就必然落后。”
“这里还要提到一点,就是误解比较多的,作为产粮大省的黑龙江,平原多、人均耕地面积多、黑土多、机械化程度高。”
“这么多优势叠加在一起,那里的农民应该是农场主吧。”
“我目前查到的数据是黑龙江人均有6.2亩地,一户人家按照五口人来算,也就是一个家庭有30亩地,看起来是不是很多?”
“但是从现实出发,一个家庭靠人力耕种,30亩地是根本不可能的,所以请人工用大的机械化生产工具则不可避免。”
“伴随着化肥等农资价格,生产要素连年上涨,而粮食价格又很低,所以很多时候一亩地的成收也就两三百块钱左右。”
“那么30亩地按照黑龙江一年一熟,一亩地也就按照300块钱的收益来算,种一季的收益是9000块钱。”
老祖宗们:“?”
他们看到过时锦初在商场吃饭,两三个人吃一顿饭,最少都要两三百了。
而农民一亩地的粮食收益,大概也就300?!
这差距太大了吧?!
虽然知道后世粮食米价便宜,但城市和农村的差距,简直像极了两个时代。
货币汇率是一样的吗?
有钱人占少数,而大部分人都是农村出生,而在后世如此差距收益,多生几个不得要命了?
“所以一户家庭有几百亩地才算赚钱,而拥有几百亩地的则太少,并不具备代表性。”
“并且在我国土地属于国有制,农民是不能随意买卖土地进行流转,只能租赁土地。”
“所以客观来说是没有私人农场主这个说法。”
同样都是母亲的孩子......
小儿子工业地区富得流油,却让端饭碗的大儿子没钱花。
这本身就是一种不合理。
时锦初觉得班长说的还算是较好情况。
如果按照现实例子去计算,农民收入其中还不包括机械、人工、农药、种子的费用除去。
仔细一算还亏了。
甚至倒贴钱去种地。
从农民手里收粮食真的很便宜,但是加工以后卖的可就不便宜。
无工不富,无商不活。
而无农不稳则是最根本的问题。
平衡三者之间的问题,关键是解决好分工不分家的问题。
“产粮大省的教育问题,首先要说的就是高考,河南作为农业大省也是我国最大的劳务输出省。”
“作为高考大省,每年高考都是相当激烈,每年高考人数多,省内重点大学少,外省给的指标少,没有一所985,只有一所双一流郑州大学。”
“这个时候为了保证自己能够考上大学,只能卷,卷不够同学就复读。”
“于是应届生又要跟大量的复读生一起卷,卷不到名额又要一起当复读生。”
“越卷越难,复读生越来越多,一届又一届,一茬又一茬的卷。”
“有能力卷出来的都争取到外省落户,你说他们对土地没有感情?”
历代百姓表示汗颜,哪怕有能力卷出来的都是佼佼者,剩下的人又该怎么办呢?
“……”
老百姓沉默。
如此循环往复,一代接着一代,或许子孙能……
“……”
“留下来他们的孩子怎么办呢?”
“重复他们的老路吗?”
“如此环境,人才流失几乎是必然的。”
“同时根据数据,2022年黑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人口增长率垫底的几名都是农业大省。”
“人口流失一方面是出生人口下降,另一方面就是人口的流失。”
“还有产粮大省的合村并居政策,给农民带来了什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