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燕城新建的工厂已经基本完成,虽然时间拖得有些久了,但是好在可以投入生产了!
回到燕城之后,赵斌当即下令开始筹备定装纸壳弹步枪的生产!以目前三十台膛线拉床的生产效率,每天至少可以拉出三百根膛线枪管,三百根膛线枪管就意味着每天可以组装三百把后膛步枪,一个月便可以组装将近一万把步枪!
当然,现在的工匠都是刚刚招募的,还需要一两个月的时间来培训和加强操作!不过对于这些赵斌倒是不急,现在有的是钢材让他们反复训练。
雷酸汞方面制造也已经开始了,这是制作定装纸壳弹的关键,有了这些才能完成底火的装配!
韩铁带着十几名工匠来开了燕城,赵斌让他到运城的铜矿区去建造底火铜帽的生产线,底火铜帽倒是好生产的很,按照相应的模子来冲削即可,这样也可以保证大小尺寸合格!
而且在铜矿区直接生产制造铜帽,要远比将铜矿运回燕城再去打造要简便的多!
春去秋来,杨广泰终于是累倒了,赵斌带着杏儿一同前往杨府亲自来探望杨广泰!
得知燕王和燕王妃驾到,杨广泰的夫人以及儿子儿媳急忙出门迎接!
“臣妾恭迎燕王、燕王妃,王爷千岁千岁千千岁!”
“杨夫人快快请起!”赵斌一脸关切的说道!
杏儿也连忙弯腰将杨广泰的搀扶起来!
“杨大人的病情如何?”赵斌缓缓开口问道!
杨夫人一脸感激的回道:“多谢王爷、王妃挂念,夫君只是劳累过度,并无大碍,王太医已经给开了方子,这会儿刚刚服下!”
“带本王去看看吧!”
随后杨夫人一家引着赵斌来到杨广泰的卧室,听到动静的杨广泰缓缓睁开眼睛,看到是燕王和燕王妃驾到,杨广泰下意识的就要起身!
赵斌连忙上前拉住他:“诶,别动了,好好躺着吧!”
“王爷、王妃恕罪,不知王爷驾到,未能远迎!”杨广泰半倚着身子,有些歉意的说道。
赵斌苦笑:“你都累趴下了,还远迎个屁呀!”
杨广泰也是一脸苦笑:“老了,不中用了,还要劳烦王爷挂念!”
听到赵斌爆粗口,杏儿连忙开口提醒:“王爷!”
赵斌嘿嘿一笑:“没事儿,我跟广泰无需见外!”
随后赵斌又转向杨广泰:“老什么老,你今年也不过才四十多岁,哪里就说老了,好好休息一段时间调整一下,等病好了,府衙还有好多事指着你呢!”
“多谢王爷!”杨广泰道了一声谢,随即看向自己的儿子,有些不满的训斥道:“智儿,还不快给王爷和王妃上茶!”
杨智当即应道:“是父亲!”
杨智小跑着去给赵斌二人沏茶去了,这要是换了旁人自然无需杨智亲自去,可是来的是燕王和燕王妃,那自然是不能再让下人们去倒茶了!
杨智现在也是在府衙的官吏,帮着主要负责燕城粮库的一些事宜!
杨广泰病倒之后,他本想回来照应,但是被杨广泰训斥了一番,今日正巧赶上休沐,这才没有去上值!
很快杨智便端着茶壶茶杯走了进来!
“王爷、王妃请用茶!”
赵斌微微一笑,接过杨智手中递来的茶杯!看了看茶水的颜色,又放在鼻子下闻了闻!
赵斌冲杨广泰笑道:“还是红枣菊花茶!记得我刚来燕城的时候,还向你要过一些啊!”
“哈哈,咳咳咳,王爷还记得啊!”杨广泰笑了没两声,便又有些咳喘!
“记得,怎么会记不得呢,这茶既有枣香,又有菊花香,让人回味无穷啊!”
杨广泰苦笑道:“那会儿子燕城上下穷的叮当响,百姓们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也无人贩卖茶叶到燕城,只能将就着自己做一些,一来二去也就喝习惯了,这么多年也就没再换过!”
赵斌抿了一口回道:“现在卖茶叶的倒是不少,不过还是你这红枣菊花茶更有味道啊!”
一旁的杨智见此连忙开口道:“府里还有不少,王爷若是喜欢,我这就去给王爷准备一些!”
说完杨智便退出了房屋,赵斌对此也未加阻拦!
赵斌陪着杨广泰说了一会儿话,便告辞离去,杨广泰本欲起身相送,但是被赵斌制止住了!
杏儿将带来的一些补品交给杨夫人之后,二人便就此离去!
科举考试的秋试很快结束,总共挑选出四十名上榜的学子,赵斌在燕王府接见了这头一批参加科考的学子。
赵斌举办的科举考试可不是考什么八股文,而是重在策论、律法、时政方向,他要的是精于实干的人,而不是那些富家公子精于的吟诗作赋!
科举的前三甲人选分别是翁思谦,太原人氏;郑子䎃,山东东莱人氏;上官瑾弘、京城人氏。
其中翁思谦在策略当中对于如何经略雁门关外的地区提出了很多见解和想法,也阐述了其重要性,赵斌看后对此人颇为赞赏,并决定将其留在燕城府衙历练一番,等新城建好之后,可以安排他去协助杜源管理新城!
而上官瑾弘,赵斌询问后得知,竟然是朝廷户部尚书上官灵玉家的子侄!对此赵斌倒是颇为意外!
赵斌好奇的问道:“你既是上官灵玉的子侄,为何不求他为你在朝廷谋个差事,为何要到本王这里来?”
上官瑾弘躬身施礼回道:“回燕王殿下,一来,学生不想依靠家世谋取职位;二来,学生认为燕王殿下才是真正的雄主,故而愿意追随王爷!”
听到这话,赵斌不由得笑了笑,年纪不大,马匹拍的倒是挺响,不过赵斌可不会因为这样两句话就放松对外来人员的警惕!
除了上官瑾弘之外,还有一名世家子弟,名叫裴文渊,乃是关中裴家子弟,此人三十岁左右的年纪!
裴文渊坦言,他之所以来参加燕王的科举考试是受裴世俭安排的!
“裴大人近来可还安好?”赵斌笑着开口询问。对于裴世俭当初的话,赵斌记忆犹新,这家伙当年就曾对赵斌表露过心计。
裴文渊拱手回道:“回王爷,叔父一向安好,临来之前,叔父曾叮嘱,若是学生能见到王爷,一定替他向王爷问好!”
“你叔父是个聪明人!”
“多谢王爷赞赏!”
一一见过这四十名学子之后,赵斌对这些人也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这里边有河北、河东人氏、也有从其他地区而来的学子,对于一些身世清楚的本地学子,赵斌打算留在燕城本地培养。
而对于那些外来学子,赵斌一方面派人暗中调查他们的身世,一方面安排他们到下边的州县去历练,总之核心的事情是暂时不会让他们去接触!
当这些学子真的当官之后,消息传到各地,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反响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好的,那就是在小家族的读书人当中。
而不好的则是在朝廷和世家大族当中,这样的选官制度明显触及了他们的利益。
于是便有人开始大肆抨击赵斌举办的科举考试,同时开始限制各地的读书人前往河北、河东地区!
赵斌对此却根本不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