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上回,皇上的奶奶傅婕妤获得了尊称,高兴之余,发现不对头。
“咦!”咋在恭太皇太后前面冠名“定陶”这两个字呢?
其实这是丞相孔光的意思,因为傅婕妤的儿子刘康本来就是定陶王,
刘康死后,他的儿子刘欣继承了爵位。
刘欣过继给了汉成帝刘骜,身份的变化,与傅婕妤没有任何关系。
也就是说不管傅婕妤“母凭子贵”,还是“凭孙贵”,都离不开“定陶”这个称呼。
不用说,孔光是要把傅婕妤和丁姬限定在封地——定陶国。
傅婕妤一心要拿掉这两个字,因为定陶王是诸侯王,必须去封国,不能久留京城。
无形之中就限制了傅、丁两个女人的权力。
傅婕妤权力欲极强,岂能看不出孔光的目的。
他就通过御史大夫朱博,请求丞相孔光拿去头上的“定陶”二字。
御史大夫周博是傅婕妤的人,他在立刘欣为太子时出力最大。
孔光考虑再三没有答应,因为拿掉“定陶”这个冠名,傅婕妤就可以名正言顺居住在皇宫了。
孔光心想:“两个女人一台戏,这四个女人都待在宫中,还有消停时候吗?”
“如今御史大夫和恭太皇太后同时给我施压,不行,我还是寻求皇上的支持吧。”
随后,孔光向汉哀帝阐述不去掉“定陶”的理由。
他道:“皇上,不要忘了秦始皇的奶奶和母亲是如何干政的?”
秦始皇的奶奶是华阳夫人,她是秦始皇父亲秦庄襄王的养母。
始皇继位后,他的奶奶华阳夫人和母亲赵姬不断干涉朝政,不断索要权力,
这让秦始皇十分烦恼,最后,强硬的始皇把奶奶和母亲统统迁出了咸阳。
汉哀帝的情况和当初秦始皇遇到的极其相似,孔光借秦朝之事警示汉哀帝刘欣。
乖乖!刘欣可没秦始皇的果断,他听罢沉默不语。
……
孔光这个人虽然忠诚,但绝不会和皇上对着干。
意思是该说的我都说了,至于采取与否,是你皇上的事。
他认为臣子彰显皇上的错误,表现自己的忠诚是不可取的。
孔光有此认知,是他当了十几年高官,历三朝而安然无恙的主要原因。
……
是不是觉得孔光这个人与众不同?说他是忠臣,他又不够坚贞不屈,孔光孔光,两面光。
在此有必要认识一下这位很有个性的人。
孔光,今山东曲阜人,他是孔子的第十四世孙,太师孔霸之子。
要想全面了解孔光,还得从他小时候说起。
孔光从小随父亲从山东来到了长安。老爹孔霸就是他的启蒙老师。
孔家后人都有孔子的基因,他们都勤奋好学。
孔光更是如此,他从小是个学霸,“之乎者也”背的滚瓜烂熟。
在古代儒生“学而优则仕,文人最高的理想当丞相,做百官之首是他的最高理想和追求。
为了理想,孔光一直在努力学习!20岁那一年,正赶上汉元帝刘奭开科取士,
他凭借才华和知识参加了考试,结果高中榜首,被朝廷任命为议郎。
也就是为皇上出主意提建议的官员。
在职期间,孔光表现的相当出色,政绩显着,于是乎就被当时还是光禄勋的匡衡慧眼识珠。
“孔光这小子前途不可估量,我何不助他一臂之力,送他到高一级的层面,将来他定不会忘记我。”
经过匡衡的举荐,孔光就被汉元帝任命为谏大夫,相当于皇上的秘书。
孔光学有所用,有了用武之地,他不断给皇上出谋划策,提合理化的建议,但是都不合元帝的心思。
文人初出茅庐都这样,毕竟书本知识和现实操作有很大的区别,
君臣需要磨合一段时间才能相辅相成。
但是汉元帝没有包容孔光的耐心,他很生气,心中暗道:
“奶奶滴,总和朕唱对台戏,我不喜欢的事他提,我不喜欢的人他推荐,滚一边去吧。”
皇上一生气,孔光要倒霉,直接把他从谏议大夫贬为了县令,
这是孔光仕途上第一次受挫。
垂头丧气的孔光回老家讲课授徒去了。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
汉成帝刘骜继位后,孔光复出,被推举为博士。
随后参与了地方治理和缉拿盗贼等事务。
蛰伏了一段时间后,孔光变得成熟多了。提的建议全部符合皇上的心意,
汉成帝很高兴,于是提拔他为仆射和尚书令。
孔光为人谨慎,为官低调小心。尤其他的嘴巴很严,从不透露朝中任何事情。
当时有人问孔光“未央宫温室殿前面都有什么树?”
孔光笑而不答,或者用其他话题岔开。
他就是这么嘴严,从此有了“不言温树”这则典故。
汉成帝不断提拔他,最终孔光做到了御史大夫。
汉成帝44岁时,他觉得自己不可能再有儿子了,于是决定在老刘家最近血缘中选一个当太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