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朱买臣寻机报复张汤时,朝廷发生了一件大事儿,匈奴单于伊稚斜率军入侵雁门。
这时候的朱买臣忙着为丞相公孙弘写奏章,出主意,没空对付张汤。
心想:“张汤啊张汤,你的脑袋多留几天在你的脖腔子上吧!”
边境传来烽火,刘彻急忙召开朝议。
“各位臣子,匈奴军队再次入侵,大家有什么好办法尽管说来。”
博士狄山出列道:“陛下,我早就反对与匈奴硬磕,如今匈奴三天两头进犯我边境,
实在是棘手问题,如今国库的钱财都用来了打仗。如果不废除和亲,匈奴人哪会这么频繁进犯?
陛下,还是尽快恢复和亲吧!”
刘彻点名问张汤:“廷尉,你觉得是否恢复和亲?”
按正常情况,刘彻应该先问丞相的意见,但是他却点名张汤,明显要冷落公孙弘。
“陛下,狄山是愚蠢的儒生,他懂什么政治、军事?”
狄山一听来气了,气愤道:
“张汤,讨论以事论事,你为何侮辱本官?
我愚蠢但我愚忠,不像有些人狡猾诈忠,蒙蔽皇上,离间皇上宗亲,拉帮结伙,一手遮天……”
狄山映射张汤在审问两王谋反这件案子上,穷追猛打牵连太甚。
刘彻一听直皱眉,摆摆手示意狄山住嘴,面带不快问狄山:
“狄博士,我让你担任一个郡的长官,你能不能阻止匈奴入侵抢劫?
狄山回答说“不能”。
再问,负责一个县呢?狄山回答说“不能”。
又问,负责一个烽火台呢?
狄山知道再说“不能”便会治罪,只好说“能”。
于是汉武帝下达命令,派狄山负责一个烽火台。
朝议就此结束,散会。
一个月后,匈奴入侵,砍了狄山的脑袋离去。从此以后,群臣再不敢谈恢复和亲这件事了。
有人支持和亲,也有人声称要打匈奴。安抚派和强硬派都有市场。
河南人卜式,本是一布衣平民,却声称打匈奴,我愿意捐出一半的家财。
卜式觉悟咋这么高?莫非家中不差钱?
并非如此。卜式小的时候家中很穷,父母去世的早,他有个弟弟不务正业,吃喝嫖赌样样精通。
卜式辛辛苦苦挣来的钱,都给弟弟娶媳妇成了家。
弟弟怕媳妇,弟媳妇经常指桑骂槐,一心想把卜式挤出这个家。
他看出了弟媳妇的险恶用心,为不让弟弟为难
他就把家业全给了弟弟,自己赶着一群羊,进了大山去放羊。
转眼十几年过去,弟弟两口子坐吃山空,无奈流落街头乞讨,
而卜式羊群逐渐壮大,挣了不少钱,成了远近闻名的养羊大户。
他不忍弟弟受罪,于是拿出一部分钱救济弟弟,剩下的上万家财他自有打算。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能做的就是出钱打匈奴。”
卜式上书朝廷,说要捐出一半的家财打匈奴。
刘彻很惊奇,心说一个放羊老汉,居然有这么高尚的品德,是不是有所图?
刘彻就派使者去问问卜式。使者问:“卜老伯,想当官吗?”
卜式说:“我从小放羊,管理羊没问题,但是不懂如何管理人,不愿意当官。”
使者再问:“你有没冤仇?说出来,朝廷给你做主。”
卜式回答:“我看到穷人给他吃的,看到有困难的我拉他一把,我乐善好施,不做亏心事,哪有仇家?”
使者无话再问,最后说,你无需无求,你想要什么呢?
“官爷,我什么也不要,我就想捐出一半家财去打匈奴!”
使者深受感动,回去禀告了皇上。
刘彻就问公孙弘:“丞相,要不要接受卜式的请求呢?”
公孙弘道:“皇上,卜式为人处事超出了人之常情,事出反常必有妖,还是不要接受他的请求为好。”
刘彻采纳公孙弘的建议,没有接受卜老伯的家财。
卜式很失落,赶着羊群继续去山上放羊,口中唱着他经常唱的歌:“匈奴人侵我边境,兄弟姐妹们,起来把他们打跑……”
到了第二年,河南商丘发大水,卜式向县衙捐了500万金,县令就用这些钱买来粮食赈济灾民。
县令感激卜式带头捐款,要知道,当时许多富豪哭穷隐瞒财产,而卜式一点也不隐瞒,主动带头捐款。
县令就把他的事迹汇报给了朝廷。
刘彻一看,上面赫然写着“卜式”两个字。“噫!这不是之前要捐一半家财的卜式吗?”
刘彻心中暗道:“卜式果然是一个无欲无求的道德模范!”
于是传旨让他来朝接受赏赐。
书说简短,卜式拜见了刘彻。“皇上,草民卜式拜见皇上。”卜氏诚惶诚恐不敢看皇帝一眼。
不难理解,一个放羊老汉哪见过这阵仗,来到长安,他犹如傻小子进皇宫。
刘彻充满敬道:“卜老伯,你不喜欢当官,喜欢放羊是吧?”
“~是的——”
“既然如此,我上林苑有许多羊,你去那里放羊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