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62小说网 > 历史 >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 第329章 汉代:独尊儒术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第329章 汉代:独尊儒术

作者:酷酷的橙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10-30 19:56:39 来源: 62小说网

( ) 苏晨讲述完儒家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各朝古人对接下来的阶段极为感兴趣。

尤其是汉武帝和董仲舒,他们是推动儒家发展的关键人物。

儒家之所以能占据数千年的统治地位,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极为重要的一点。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由董仲舒所建议,汉武帝诏定的思想方针。

董仲舒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与其他学派优势互补形成了新儒学,在思想上完成了大一统的建设,确立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儒家发展的第二阶段,西汉时期,儒家思想成为中华民族大一统的主流思想。”

“西汉初年,由于之前连年战争,民生凋敝。”

“为了安定人心,恢复生产。”

“汉初统治者奉行黄老之学,以无为而治作为政治上的指导思想。”

“西汉统治者采纳道家无为而治建议,与民休息,创造了封建社会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

“随着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中央统治势力和地方割据势力之间的矛盾加深,黄老学派的无为而治已不再适应统治阶级的需要。”

“及至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中央皇权得到极大增强。”

“而自汉朝建立之始,儒学就在儒家学者的努力下逐渐复兴。”

“汉武帝时期儒学在法家、道家等流派斗争的过程中,已逐渐占据优势地位。”

“汉武帝征召天下名儒入长安寻求国家治理方法,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董仲舒把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某些思想引入儒家思想,形成了新的儒家思想体系。”

“董仲舒认为大一统是天地常理,要维护国家政权统一,必须实行思想上的统一,必须强化皇权。”

刘彻:面对错综复杂的局势,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来得正是时候。

他年仅16岁即位,可即位之初面临的形势并不乐观。

尽管经过了文景之治的休养生息,国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百姓的生活也得到了改善。

但当时的社会矛盾依旧突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边患严重,匈奴的势力不断发展壮大。

对汉朝的边境时有侵扰,对大汉的稳定发展构成巨大的威胁。

二是景帝时采取的削藩政策,造成了声势浩大的七国之乱。

尽管叛乱被平息,各地封国也被取缔或削弱。

但这也造成了之前休养生息积累下的财富被大量消耗,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国本。

三是中央朝廷和地方的政治体制架构,还不完善,还有很大的隐患。

尤其是皇权受到了各方政治势力的牵制和束缚,不能形成强有力的政治运行体系。

面对复杂的社会矛盾和政治形势,年纪轻轻的他极度渴望冲破旧有制度的牢笼。

他渴望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能,实现心中的宏伟蓝图。

而这一切都要从一件事开始做起,那就是加强皇权。

加强皇权说起来容易,但实施起来却困难重重,尤其是对于那时稚嫩的他而言更是难上加难。

虽然随着秦朝实现大一统,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得到确立。

但在已被分封思想和君臣共治天下的思想浸染了近千年的百姓心中,要完全适应这一思想的转变还需要很长的过程。

他在即位之初,皇权所受到的牵制和威胁尤为明显。

有来自太后势力的威胁,也有来自外戚势力的威胁,更有来自相权势力的威胁。

他的祖母窦太后和母亲王太后,这是两个权力欲比较重的女人。

尽管在他即位之初,两位太后对稳定局势起到了关键作用。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对权力的控制严重影响到了皇权的威信。

朝堂大事不经过太后的决断往往得不到解决和落实,使他处处掣肘却又不好发作。

既然太后势力如此强盛,那么依附于两位太后的宗族势力自然也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他在位初期对任命外戚担任高官其实并不排斥,毕竟刚刚即位,还要很大程度上依靠自己的祖母和母亲。

而外戚作为有血缘关系的宗族,用起来也比外人更加放心,这是人之常情。

可随着他的皇位逐渐稳固,对政治有了自己的理念和计划后,外戚势力的存在就慢慢变成了阻碍自己施展拳脚的绊脚石了。

而这些位高权重的外戚依仗着太后的势力骄横无礼,令他不能容忍。

汉朝建立后,丞相一直发挥着统领百官和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丞相可以开府称制,拥有自己的班底。

即使他这個皇帝吩咐丞相办事,也要按照规定走流程。

可以这么说,丞相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百官之首,即使他也要让其三分。

面对错综复杂的政治形势以及对皇权的巨大威胁,他不会任由这种局面继续发展下去。

他要打破这令人生厌的枷锁和束缚,他要将大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

在他的心中,生命不是用来争权夺利的,而是用来开疆拓土成就一番伟业的。

为了能改变这种局面,他采取了一系列变革措施。

设置内外朝限制相权,施行推恩令限制封国权力,开创察举制选拔人才等等。

这些措施虽然有效但还停留在制度层面上,在思想层面上他也找到了一条实现宏图霸业的良策,那就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为此,董仲舒提出了两个主要思想,天人感应和三纲五常。”

“随着汉初社会经济的逐步恢复,对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大一统现实渴望与诉求日益强烈。”

“董仲舒在吸收融合先秦诸子思想的基础上,提出天人感应思想。”

“在这一理论中的天是董仲舒思想中的最高范畴,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是天人感应的核心内容与理论基点。”

“董仲舒的天统摄了自然之天、主宰之天和道德之天的三重涵义。”

“在自然之天的意义上,天是由天、地、人、阴阳五行等因素构成的。”

“在主宰之天的意义上,天不仅是世间万物的缔造者。”

“具有人格意志的天还作为至高神统治宇宙万事万物,对人类及人类社会进行赏罚奖惩。”

“在道德之天的意义上,天具有道德伦理属性。”

“人特指最高统治者,普通百姓是不能与天发生感应的,只有皇帝才有与天进行感应的特权。”

“董仲舒认为自然界的阴阳五行,与人类社会的行为有着密切的联系。”

“天和人相类相通,天能干预人事,人的行为也能感应上天。”

“因此君主应该顺应天意,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达到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

“在天人感应学说中,天显祥瑞和天降灾异是天人感应的两个基本表现。”

“在董仲舒看来,君主是上天之子,他奉承天的旨意,代表天统治管理人类社会。”

“天人感应实际上就是天与天子之间的感应,上天通过祥瑞和灾异的现象来显现自己的意志。”

“君主如果治理有方,政治修明,便会感动上天,天就会显祥瑞以示嘉奖。”

“而灾异与祥瑞相对,指的是事情发展过程中坏的兆头,包括天文现象,自然灾害等。”

“当统治者不遵循天道之时,上天首先降下灾害以示谴告。”

“如果仍不知省悟,上天则生成怪异来警惧。”

“再不知道改变,就会出现伤败的情形。”

“董仲舒天人感应的思想,确立了儒学在国家统治思想与意识形态中至高无上的地位。”

“为汉代大一统提供了时代特性与现实意义的理论基础,并进一步将其落实于社会治理的实践中。”

“此思想不仅为君主获得统治合法性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是为儒生集团防止君权过度歪曲保留了一个思想工具。”

“此外,天人感应思想还影响了汉代的政治法律制度,对后世文学创作也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纲五常,简称纲常,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

“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认为臣、子、妻应该服从于君、父、夫。”

“五常即仁、义、礼、智、信五种道德规范和道德意识,是由天决定的,用以保障实行三纲。”

“三纲五常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政治伦理准则,是宗法制封建等级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作为封建社会道德准则的三纲五常,对封建时代的传统社会和**政治起到了稳定的作用。”

“但到了封建社会后期,随着封建社会的没落和衰败,三纲五常逐渐凝固和僵化。”

“从历史意义层面来看,三纲五常经过董仲舒的论证。”

“完成了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形成和确立,中国的封建伦理道德进一步规范化。”

“三纲五常的纲纪规定了儒家思想作为官方意识形态的地位,并据此构建了封建社会政治文化模式,为其后约两千年的中国封建社会提供了思想统治基础。”

“三纲五常的道德论对统一的多民族的文化的形成,对于民族凝聚力的增强起了积极的作用。”

“三纲与五常二者相互结合,构建出中国封建道德体系,影响了中国数千年。”

“其中,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三纲涉及宗法制封建社会中的国家政治生活关系,家庭中的伦理生活关系,在客观上解决了政权、夫权、父权的地位和作用的问题。”

“仁、义、礼、智、信五常涉及人际交往的关系,是个人安身立命的精神支柱,解决了政治修养和道德修养的问题。”

“三纲五常贯穿于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各个方面,是人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纲领,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成分与重要内容。”

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非是在思想上消灭诸子百家思想,而是吸纳消化吸收融合到儒家思想。

汉初的无为而治,虽然实现了文景之治的繁荣。

但也正是因为无为,儒家和道家争论不休,中央和地方貌合神离,来自匈奴的威胁越来越大。

大汉王朝在思想上、制度上、外交上的问题始终没有完全解决,这一切都交到了汉武帝手上。

武帝好大喜功的个性,必然不甘心无为而治。

这就需要一套权威的思想体系作为理论基础,以实现武帝的野心。

窦太后一去世,早已按耐不住的汉武帝立即诏令全国寻天下名士,问治国良策。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他和他的天人三策横空出世。

他在天人三策中提出的三个主要思想,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大一统、尊王攘夷以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天人感应、君权神授,解决的是政权合法性的问题。

高祖皇帝当年打天下的时候,靠的是武力夺取政权。

但是他却认为,高祖之所以能当皇帝,是因为生下来就是当皇帝的命,这是天意的安排。

当然,并不是他说一句君权神授老百姓就会认可的。

因此,董仲舒又提出了天人合一的观点。

他吸收阴阳家的阴阳五行等观念,结合儒家的自然法则和人规范,进而引出天子受命于天的核心观点。

他还强调,天道体现于人间,其实质就是三纲五常。

天人合一,君权神授的同时,他又强调天人感应。

皇帝受命于天治理人间,如果做的好,老天就会降下祥瑞。

如果做的不好,老天爷就会降下天灾示警,约束皇帝的德行。

而到底什么才是祥瑞,什么才是灾变,这些祥瑞和灾变又预示着什么。

最终解释权又都掌握在儒家手中,进而形成儒家士大夫和帝王之间的思想共识。

春秋大一统、尊王攘夷,解决的是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治的问题。

汉初分封所产生的历史问题,让每一位皇帝头疼不已。

高祖通过逼诸侯造反剪除异姓王,文帝通过打压诸侯分化同姓王,景帝通过削藩压制诸侯王。

到了武帝这里,再也不用搞什么阴谋阳谋。

直接来一句春秋大一统、尊王攘夷,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收回诸侯王的封地。

彻底将先秦时期裂土封侯的旧思想扫进历史垃圾堆,一举解决地方诸侯问题。

真正做到普天之下,皆是王土,四海之内,皆是王臣。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解决的是意识思想问题。

百家争鸣,百家齐放固然精彩,但社会上的声音多了,老百姓就会陷入茫然而不知接下来的道路该往何处走。

只有统一了思想,社会才能安定下来,才能接着向前发展。

所以,他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儒学统一教化人们的思想。

同时要求统治者以儒学为指导思想,以约束人们的行为,教化百姓,进而实现礼乐太平。

很显然,他主张的儒术已经和几百年前的孔孟之道大相径庭了。

相较于孔子执着于恢复早已不合时宜的周礼,他与时俱进,充分吸收阴阳家、道家和法家的精华。

提出的一个崭新的契合当下时代背景,满足帝王统治需求的新儒学,是哲学思想和统治理念的完美结合。

明面上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实质还是君主**和中央集权,这也是汉武帝接受独尊儒术的根本原因。

“汉武帝认为,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对于建立大一统的政权、维护长期统治十分有利。”

“于是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了百家博士,并采取了一系列崇儒措施。”

“公元前136年,汉武帝钦定《诗》《书》《礼》《易》《春秋》为五经。”

“并设立研究和传播五经的博士,儒家经典成为皇帝钦定的教科书。”

“之后汉武帝兴办太学,规定太学生员一律由儒家五经博士负责教授,考试合格即可到朝廷当官。”

“从此,儒家思想的理论体系和经典,便成为成为历朝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

“这一变化,在中国的文化变迁中一方面把布衣孔子变成了统治阶级的圣人。”

“另一方面,奠定了儒家学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导地位。”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的推行,影响极其深远。”

“首先,这一政策确立了儒学的统治地位,结束了自春秋以来学术与政治的分离状态。”

“使儒学由私学转化为官学,学术与政治融为一体。”

“其次,该政策的推行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巩固了大一统帝国的局面,并影响了汉代人才的选拔和汉代经学的产生。”

“但同时,这一政策也导致了教条主义现象的出现,不利于学术思想的发展。”

李世民:汉武帝选中儒家思想作为治理天下的唯一主导思想,其背后有着深层次的原因。

在他看来,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真正的原因有三点。

首先,从帝王的角度来看,儒家思想是一种趋向于中和的思想。

儒家思想既不像秦朝时期采取的法家思想那样严刑峻法,也不像汉初采取的道家思想那样无为而治,而是在两者之间找寻一个平衡点。

因为秦朝距离汉武帝时期并不遥远,这就使得这个观点在当时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秦朝虽然横扫六国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但是战时成为法宝的法家思想在太平时期就显得过于严厉了。

正所谓乱世用重典,而到了治世如果还用重典,那无疑会遭致百姓的反对。

法家思想太过严厉不行,温和的道家思想也不行。

为了缓解天下疲敝的局面,也为了同秦朝的残暴统治划清界限,汉初时选择用黄老之学作为指导思想治理国家。

经过了数年的休养生息,百姓得到了久违的喘息,国力也得到了恢复和加强。

效果是显著的,但是这种思想带来的弊端也同样明显。

由于倡导无为而治,地方封国日益强大,中央对地方的掌控力也逐渐下降,直至到汉景帝一朝爆发了七国之乱。

而在中央,帝王的权威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威胁。

在各种势力的交织影响下,作为九五之尊的皇帝往往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使权力。

而儒家思想则介于法家思想和道家思想二者之间,使汉武帝在避免前车之鉴的同时有了一个新的选择。

其次,儒家思想所主张的理念有利于中央集权,尤其是皇权的巩固和加强。

儒家思想的基本主张之一就是君权神授,皇帝作为天子拥有无可辩驳的统治地位。

天下臣民接受皇帝的统治是天经地义的事,也是无比荣耀的事。

而儒家思想中的三纲五常经过汉朝皇帝的宣传同君权神授的思想结合起来,进一步构成了教导百姓忠君爱国的理论基础。

这一切都完美地契合了汉武帝想要达到的加强皇权和中央集权的目的,使得天下臣民在耳濡目染的过程中从内心里接受了思想的转变。

从某种意义上讲,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初衷在于加强皇权,以便维护刘汉皇室的统治。

最后,汉武帝的个人意愿也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

董仲舒提出的这一思想主张与汉武帝的想法不谋而合,于是迅速得到汉武帝的采纳。

这个想法一经提出就遭到了以窦太后为首的崇尚黄老之道一派人的极力反对,一大批支持儒学的大臣被打压。

但是羽翼已丰的汉武帝,正好借此机会开展他的抗争。

直至窦太后逝世后,汉武帝再也没有顾忌,支持儒家思想的一派再度崛起。

而包括黄老思想在内的其他思想学说则被一律排除在官学之外,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在之后的上千年中再也没有被动摇过。

汉武帝在即位之初面临的形势是十分复杂的,这其中既有治乱除弊后的百废待兴,又有黄老思想影响下的皇权削弱。

而雄才大略的汉武帝想要实现心中的宏伟目标,成就前所未有的丰功伟业,就要改变这一现状。

变革的措施和方法包括很多种,而在这其中起到统领作用的,体现在思想层面上的就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汉武帝之所以选择儒家思想作为治理天下的唯一主导思想,有着多重而复杂的原因。

其中既有个人的喜好,也有加强中央集权和皇权的政治需要,还有秦朝和汉朝初期采取其他思想所造成的不利局面的前车之鉴。

但归根结底,这是基于当时历史大背景下的必然选择,汉武帝只是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从某种意义上讲,汉武帝做出的这个选择是时代的选择也是历史的选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