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久,王远山抬起头,眼中闪烁着果断的光芒,那光芒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整个营帐。他说道:“好,我现在就在这黑松山设伏。” 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如同洪钟大吕,在营帐内回荡。
“告诉赵胜,我预计倭寇应该会立即西进突袭台州。” 王远山的声音沉稳而有力,仿佛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他抬头看向探马,眼神中充满了坚定与期待。他的手指在地图上的黑松山位置轻轻一点,仿佛在为即将到来的战斗落下关键的一子。
探马神色肃穆,挺直了脊梁,全神贯注地聆听着军师的指令。他知道,自己肩负着重大的使命,必须准确无误地将消息传达给赵胜将军。当听到王远山在黑松山设伏的决定时,探马的心中涌起一股敬佩之情。他明白,军师的决策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这一布局必将对倭寇形成致命的打击。
王远山写好书信后,将其郑重地交到探马手中。探马双手接过书信,感受到了那份沉甸甸的责任。他向王远山恭敬的行了一礼,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决心。随后,他毫不犹豫地转身,快步走出营帐。
片刻之后,马蹄声如雷鸣般响起,探马骑着快马,如离弦之箭般向海州疾驰而去。他的身影在风中渐渐远去,只留下一片飞扬的尘土。
赵胜在海州城内,正于营帐中来回踱步,神色凝重。此时,一名士兵匆匆来报,呈上了王远山的书信。赵胜急忙接过书信,展开仔细阅读,他的眉头时而紧皱,时而舒展,随着阅读的深入,眼神中渐渐露出思索之色。
读完书信后,赵胜立刻找来江瑟和一众营长们商议。众人齐聚在议事厅内,气氛严肃而紧张。赵胜将书信的内容传达给大家,众人纷纷陷入沉思。片刻之后,江瑟率先开口道:“我认为军师的判断是正确的。倭寇此次来势汹汹,但其兵力未必足以强攻海州城。他们很可能会采取佯攻海州,再突袭台州的策略。而军师在黑松山设伏,正是针对倭寇的这一可能行动。”
其他营长们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一位营长说道:“我们应该先按照王远山军师的安排,将观潮镇的百姓撤回海州。这样既可以保护百姓的安全,又能让倭寇误以为海州兵力空虚,引诱倭寇真正攻击海州。” 另一位营长接着说道:“等到倭寇来到海州城下,我们可以摆出迎战的架势,让倭寇误以为我们中计。而此时,王远山军师再率部攻占观潮镇,切断倭寇退路。如此一来,我们就可以一举全歼大部分倭寇。”
众人纷纷表示认可这个计划。赵胜听着大家的讨论,心中也渐渐有了底。他站起身来,目光坚定地说道:“好!就按照这个计划执行。我们要密切配合军师的行动,争取一举肃清海州的倭寇之患。” 随后,众人各自领命而去,开始紧张地准备起来。海州城内,一片忙碌的景象,士兵们整装待发,百姓们也在有序地撤离观潮镇。一场大战即将来临,而所有人都充满了信心,相信在王远山和赵胜的带领下,他们一定能够取得胜利,保卫海州的安宁。
赵胜他们在议事厅中,经过一番深入的讨论,很快便达成了一致。他们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决心,无条件地相信王远山的判断。
众人深知,这场战斗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倭寇的行动,做出恰当的应对。于是,一方面,他们开始紧锣密鼓地准备倭寇来犯时摆开和倭寇决一死战的架势的具体阵型。几位经验丰富的营长围在地图前,仔细研究着海州城周围的地形,商讨着如何布置兵力,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己方的优势,给倭寇以沉重的打击。他们考虑着每一个细节,从步兵的排列到弓箭手的位置,从骑兵的突击方向到预备队的部署,力求做到万无一失。
另一方面,他们也在精心安排倭寇撤退攻击台州时如何摆出追击和救援台州的阵势,如何把声势做足。他们明白,这不仅是一场军事行动,更是一场心理战。
倭寇的行动确实如疾风骤雨般迅速,那黑压压的队伍如同汹涌的潮水一般,快速地朝着海州城席卷而来。马蹄声、脚步声交织在一起,震动着大地,仿佛一场即将来临的风暴。大队人马很快便来到了海州城下,扬起的尘土在空气中弥漫,让海州城的气氛瞬间紧张起来。
赵胜站在城楼之上,神色凝重,目光紧紧地盯着倭寇的动向。他牢记着王远山的安排,心中始终保持着警惕。当他看到倭寇来人只有五六千人时,大脑飞速运转,心中已然有了盘算。他深知,这是一场关键的战斗,必须谨慎应对。
随后,赵胜果断地下达命令,将所有人马尽数摆开阵势。新军五千人加上海州城原有兵马三千人,一共大约八千人,如同钢铁长城一般,浩浩荡荡地展现在倭寇面前。士兵们个个精神抖擞,他们身着整齐的铠甲,手持锋利的武器,眼神中充满了坚定与果敢。
他们对着倭寇一阵喊骂,那声音震天动地,仿佛要冲破云霄。每一个字都充满了对倭寇的愤怒与蔑视,每一声呼喊都表达着他们保卫家园的决心。他们的气势如同汹涌的海浪,不可阻挡。那架势,仿佛根本不把倭寇放在眼里,完全展现出了龙元国将士们的无畏与果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