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国内表示不谈,这场战争是你选择开始,但不是你能选择结束的,你没有那个资本。
而且我们是真的为了打这场仗呢?更多的是历练部队,你说停就停,咋的,看不起那些没来轮战的部队吗?
此时的大佬也在思考这个问题,因为继续打下去收益还是有的,可是真的有必要吗?
打仗如果不能获得大量收益的话其花销也是恐怖的,国内为了支撑两山轮战,花的实在是太多了,如果能够停下那也不是不行。
就在一筹莫展之际,他突然想起了李宁。
直接找来了警卫,让他调查一下子李宁在哪里,然后给他写封信,虽说他能提供的不多,但万一呢。
人们经常能听到这么一句话:爱迪生曾经说过成功是靠99%的努力再加1%的天赋。
可人们却忘了,这不是一句话,而是半句话,后面还有半句呢,内容是:1%的天赋比99%的努力还要重要。
这边李宁收到了两个包裹,一个是国内的,一个是国外的。
国外的估计是图纸了,至于国内的李宁不知道是谁?有可能是爷爷的也,有可能是周小文的,结果打开一看是那位的。
(这个地址是虚假的,是其他地方,然后再由邮递员统一整理,再交给部队派过去的专人进行接收)
打开信封便明白了询问的目的,因为是私人信件,所以写的也不深奥,就直接是白话文。
意思李宁已经了解了,现在国家的形势趋向于停止战争,但是越南想要这么结束,肯定是要付出不小的代价的。
既然如此,那就把越南的一些情况写了上去,着重说明了稀土,之前与的交谈中也提到了稀土。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越南的稀土总储量位居世界第二,总共有2200万吨,那些被大量出口的稀土肯定是要不回来了,那么就从其他地方找回来吧。
还有煤矿,石油,天然气等资源,也都写了上去,最后提到了一处港口金兰湾。
金兰湾非常好,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好的几个军事港口了,因此他被法国美国苏联都占过,只是现在国内的海军力量不强,拿下来好像用处不大,而且还很容易守不住。
但这却是租借金兰湾的优势啊,如果你的海军强大,然后还租借了金兰湾,你觉得越南会不会同意?他拼了老命也不会同意的。
要是再过个几十年,海军强大起来,那么金兰湾的作用就非常重要了,至于说到时候越难说不想租了,多少违约金?我赔还不行吗?
那么就要和你好好聊一聊古代史了。
将这些写完后,李宁便将信纸封好,按照来时的地址又寄了回去。
之后就该处理起自己的事情了,将国外的包裹打开后李宁看着这一堆零件陷入了沉思。
拿出上面的一张信纸,顶上是写给自己的留言,大致意思是武器是发不过去了,可是一大堆金属零件就没有问题。
不得不说这家伙脑子是真灵活呀。
除了这些零件之外,还有不少国外关于轻武器设计用到的书籍,看得出来,这是明显用心准备的。
不过李宁暂时没有管这些,而是用了几天时间将美军现在装备的下挂式榴弹发射器以及自己前世在军事网站看到的设计图相结合,改造出了一个榴弹发射器。
不过当真正的研究出来后,发现这把武器有一点尴尬,就是重,不是很重,但是首先大家要知道一件事情,每个士兵身上的负重都是有限的。
而且人的反应速度也是有限的,不是说它可以灵活的切换步枪手枪手榴弹火箭筒,特别是在激烈的战斗中,稍不注意就很有可能没命。
所以李宁看着自己设计出来的榴弹发射器陷入了沉思,它可以下挂到枪下使用,也可以单独使用,现在唯一的问题就是会不会装备他呢?
毕竟任何一个设计师在设计武器都希望自己设计出来的武器能装备到部队中去。
最终李宁寻思来寻思去还是决定再设计一款吧,反正自己有时间,将这个榴弹发射器进行简化,比如说原先的减小后坐力的设计被取消。
炮管变短,这样来减轻重量,可以安排到八一式步枪上使用。
因为有原版,只是进行简化,所以很快就改造完成。
最后到了关于口径这个问题上,李宁却犯了难,因为根据上一世的历史,像这种国内的口径都是35毫米,可自己总觉得35毫米有些小。
国外都是40毫米的榴弹,虽然说弹药的威力不仅仅看它的口径,还要看它的装药量以及炸药的性能等等,但是口径小了,它的装药量很难变大。
而且关于炸药性能的提升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大家往往都处于相似的水平线上。
最终还是决定用35毫米的口径吧,这么做的原因不是因为别的,很多人都说7.62毫米口径有多么多么好用,用了多么多么久,可是在以历史宏观角度来看,适合解放军使用的中口径弹药偏偏不是7.62,而是6.5毫米左右。
子弹口径大了,威力也大,后坐力更大,对于现在的战争来说,狙击手的口径可以更大一些12.7毫升,14.5毫米,甚至是20毫米都没有问题。
因为狙击手他整场战斗下来能打10发子弹都算他厉害的了,(在学校那场演习,李宁是以精确射手进行战斗)所以他口径大一点没事,但是对于机枪手和普通步枪手来说后坐力大了,打几枪都容易飘到天上去,枪械难以控制。
当然口径太小也不行,要不然就会出现明明打中了,可子弹却被敌人的防弹衣拦了下来,动能不够,没办法穿透。
正因此只有国内自己研制的才是更加适合的,之所以选择35毫米的口径肯定是专为当时的士兵身体素质和国际形势,战略需求所研制的。
喜欢50年的军旅人生请大家收藏:()50年的军旅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