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62小说网 > 历史 > 大明元辅 > 第067章 决战沙城(十九)

大明元辅 第067章 决战沙城(十九)

作者:云无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12-03 04:33:07 来源: 62小说网

( ) 万历一式火n之所以拖了近十年才搞出来并正式开始列装,主要是因为此n相比于过去的火n,出现了两大技术革新。,

其一是刺刀的加入,这个之前已经提到过。刺刀这个东西,对冶金的要求在这个时代来说,可以用“极高”来形容,不是轻而易举就能搞定的事。

事实上,原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里,火n上配备的刺刀大多都不是bs式刺刀,而是著名的三棱n型刺刀。

在火器还没有诞生的时代,冷兵器作战的主流招式就是刺。

刺,按照戚继光的练兵理念来说,最大的优势就是简单易学,适合新兵,却难格挡,十分实用。而且“刺”这个动作杀伤力极大,很难止血缝合伤口。

所以在战场上,以刺为主的兵器占大多数,即便是在热兵器时代,n也是肉搏战的主流装备,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三棱n是步n上的常客,衍生出很多说法,后来甚至被推上神坛,成为了所谓最完美的武器。

至于是不是真的,那就得从历史上三棱n的使用说起,三棱刺刀在军队中的应用算是相当久远了,是历史上第一款最广泛应用的刺刀,1世纪初的套筒和之后的套环刺刀基本上都是三棱的。

巅峰时期英国红衣军的褐贝斯燧发n的刺刀就是三棱刺刀,这就给很多人一种错觉,似乎三棱刺刀的杀伤效果是远超bs刺刀的。

其实不然。

bs刺刀反而是19世纪下半叶才出现,而且他的出世就是用来淘汰三棱刺刀的,在那个时期,拼刺刀仍然是战斗的重要方式,军方肯定是用性能更好的刀来代替落后的刺刀。

而三棱n之所以能够如此流行,完全是因为它的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在那个冶金工业并不发达的年代,三棱刺刀就是性价比最高的近身武器,因为三棱刺刀截面呈现三棱形,很结实,用力刺的时候不容易变形。

这个特性就决定了即便用质量很差的材料,也可以凑合满足刺刀的需求。而剑型刺刀本身就是一把剑了而且偏细,要做好的话,成本不会比剑差多少。

而燧发n时代钢材都是折叠锻打加渗碳淬火搞出来的,很多工序都只能靠纯手工反复制作完成,这样算下来,价格当然非常的高,若是每个士兵都装备bs刺刀,那成本可能比装备燧发n还要高,所以为了最佳性价比,各国都统一的给军队装备三棱刺。

到了近代,尤其是平炉和转炉炼钢出现后,各大工业国的冶金技术得到质的突破,但凡是工业实力强的国家都会采用bs刺刀,就连日本的工业化后的新式军队,都是清一色的剑型刺刀。

只有二战末期的苏联军队装备比较落后,为了量大方便还在主打三棱刺刀。由于历史原因,建国后红朝也有样学样照搬不误,但是后来自己搞的时候,也很快就换成剑型了。,

n,一般呈棱型,带血槽,可以直接安装在单兵长管n械上,可以折叠收起也可拆下来使用。n的重点在于刺,所以前端非常锋利,以及前端接触面都会很窄,便于捅刺。因此被称为“刺”而不是“刀”。

刺刀,又称n刺,日本人称为铳剑,也是安装在单兵长管n械前端的刺杀冷兵器,用于白刃格斗,也可作为战斗作业的辅助工具。刺刀由刀体和刀柄两部分构成。

按形状分为片形刀形或剑形和棱形三棱或四棱两种按与步n连接方式,又分为能从n上取下装入刀鞘携行的分离式和铰接于n侧的折叠式两种。分离式刺刀多呈片形,有的刀背刻有锯齿,并能与金属刀鞘连接构成剪刀,具有多种功能。

所以n和刺刀还是有些许差异,n一定是刺刀,但刺刀并不一定是n。

古代战场上,有“三箭不如一刀,三刀不如一n”的说法。当然你非要说人均哲别神射,个个都是恰台吉,弯弓就是一箭毙命或者人均刘綎,上去就是一刀枭首的,那就当我没说。

总的来说,冷兵器时代的战场上,尤其是披甲士兵,箭射刀砍的伤害确实没有n矛捅刺伤害大。

而如果是到了现代战场上,n捅刺所造成的伤害,跟现代火器n弹其实没法比,远说不上什么恐怖。

后世红朝国内有一拨人,对五六式三棱n有一种神话,吹牛一直吹到什么联合国禁用巴拉巴拉的,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一问理由,就说什么伤口难处理,放血效果夸张,有砷化物涂层等等。

砷化物涂层是最好笑的,你三棱n可以涂,别的就不能涂了?

至于伤口难处理,就更可笑了,这样标准且规整的伤口有什么难以缝合的?外科医生会面对比这种伤口复杂无数倍的情况。

随便举例,比如工地上的钢筋穿刺、被狗牙撕裂的小孩伤口、被工厂机器搅烂的创面等等,哪个不比这种复杂?说三棱n因为形状而杀伤力巨大完全莫名其妙,要是这种规整的伤口都难以处理,那外科医生全都可以下岗了,部队医院处理n伤、破片伤的军医也全都可以滚蛋了。

刺刀只要刺中要害,不管什么样式,效果是一样的,如果没有刺中要害的话,三棱刺更容易形成的是贯通伤,而众所周知,对于人而言,伤害更大、更难救治的是割破血管放血,这一点三棱刺显然不及扁刺刀。

高务实也是听过五六神话的人,为什么他宁可花费十年时间去搞bs式刺刀,而不肯用三棱刺将就,自然是仔细论证过的再说后世各方也都做出了选择啊。

刀剑的外形是经过了人类几千年使用和冷兵器作战才最终确定下来的,相比三棱n那种破甲锥一样的n头造型,普通刺刀的剑形刃因为拥有更宽的刃身,所以破开体内血管、杀伤内脏的几率要大得多。

而且在刺刀战术上,剑形刃也更加适合下劈、上挑、刺中后转刀等动作,单独拿下来也更适合当短剑,可砍可捅。当年特殊时期,日本小仓兵工厂的三零刺刀比起三棱n不知厉害多少,那才是当时世界上最让人畏惧的一把刺刀。

所以说n根本无所谓恐怖不恐怖,刀是杀人的武器,作战中的表现才是最重要的指标,比如英军1907式刺刀,长555毫米,明晃晃的样子倒是吓人,捅到人身上也的确厉害得很,但英军士兵们并不喜欢,因为实在太长了,装卸和携行都很费事儿,使用起来也不大顺手。

在二战时期,苏联军队的拼刺水平是最高的,因为早在沙俄时期,俄队就一直在训练这种拼刺技术,这种文化也被后面的苏联军队继承了。

在二战期间,莫辛纳甘步n是苏联的标配,而9是德国的象征,而莫辛纳甘步n的长度在二战最长的,再加上苏联人普遍高大威猛,德国和日本在面对苏联的时候,都非常吃亏,特别是德国,德国擅长闪电战术,但是当打阵地战,尤其拼刺刀的时候,真的不是苏联的对手。

相应的,日本军队的人因为比较矮不能跟苏联人的高大威猛相比,但是日本人拼刺讲究灵活,战术要求是稳、准、狠,于是配备三零刺刀。

总而言之就是,任何武器不能撇开实用性来谈性能,更何况还要考虑多功能性和成本。三棱n只能做一件事,而这件事bs式刺刀也能做,同时bs式刺刀还能顺带做好其他几件事,选谁还用说么?

最后一个成本和制作周期的问题,是限制万历一式标配刺刀的最大难题,不过这个之前说过,朱载堉被高务实挖动之后,两个人配合着搞了好几年,改进了炼钢法并加入渗碳渗氮技术,制作周期已经明显下降,生产成本也降低了一些,虽然不至于和三棱n一样便宜,但已经到达高务实认为可以接受的区间当然朱翊钧还是觉得很贵。

除了技术含量看似不高,而其实极高的刺刀之外,万历一式最大的技术革新,就是点火方式。

没错,这一次,大明进入了燧发n时代。

燧发n最开始是在欧洲出现,换算一下时间,是大明嘉靖二十六年,也就是张居正中进士的那一年。

燧发的原理很简单,也没有什么争议,就不多赘述了如上文的三棱刺刀和bs式刺刀强弱是有争议的,所以我多说了些。

但知道原理不代表马上就能做成,高务实提供创意之后,京华火n厂方面花了几年的时间来进行试验,一开始也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如燧石冒出的火星有时候不能点燃黑、到底要不要配备火帽、如何防止雨天作战时火n进水使发火装置失效等等。

每一种科技发展都不是说成就能成的,很多时候,几种技术同时达标才能导致质变,因此高务实手头好多发明都是拿时间慢慢堆出来的。

就说万历一式火n,很多性能都要照顾好几个要素:如n管长度与射击精度和距离有关,而同时要考虑装备刺刀之后的白刃战装药的多少,要考虑n管强度与点火效率以及防水密闭性,甚至还要考虑便于携带和保存,以及携带和保存过程中的安全性等等。

所以这种事,一次研发搞个好几年甚至十年以上,一点都不奇怪,毕竟实用性、多功能性、人机工程学、生产成本、维护及维修成本、再次利用可能性全都要考虑到。

一两个天才的创意也许可以推动人类社会向前,但这个创意什么时候体现它的价值,没有人能够肯定,然而一个好的体系却能稳步推动社会前进,并且立刻起效。

因此,高务实从来不急于一下子搞出一个成本极高的试制品来自欺欺人,他要的是能够批量列装的产品。

尤其是武器装备这一块,慢点没事,反正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前的武器进化速度本来就不算多快,他现在已经拥有了先发优势,只要把这种研发体系维持下来,不怕将来不出成果。

万历一式现在无论实在火器性能上,还是在白刃战性能上,都应该是空前的强大,唯一的弱点大概还是价格偏高,但高务实已经尽力了。

如今,打响万历一式名号的第一战马上就要爆发,能不能“出道即巅峰”,就要看今天张秉忠和张万邦父子的表现了。

张家父子性格不同,张秉忠这个父亲是个特别实诚的人,当他看到前方烟尘滚滚的时候,便已经按照规矩开始列阵,同时做起了战前动员。

“儿郎们!想必你们都已经在大同领过了京华的赏银,每人五两,对不对?!”

“对!”

“没错!”

“毫厘不差!”

张秉忠满意地点了点头,继续大声道:“但是本将告诉你们,那只是一半的赏银!此次作战,只要你们听候号令行事,如此前的操演一般,那么战后无论胜负、生死,每人都还有五两银子的赏银可拿,依然是京华给!”

全军轰然,纷纷大喜京华的赏银和朝廷不同,朝廷赏银一来不高,而来因为流程麻烦,总要延后好几个月起,甚至很多时候还要被克扣。而且朝廷的赏银,你得有首级才好拿,没有首级就很难办了。

但京华给赏银则不同,京华不仅大方,也不拖欠,而且他们的要求并不是首级,仅仅只是“是否听命”换句话说,只要听命行事,京华的赏钱就一定拿得到!

除此之外,京华的赏银还有个特点,就是绝对不会吞没战死之人的赏格,而且只要确定是战死,还会发双赏表示抚恤。

众人一听还有至少五两,都兴奋不已,甚至有人在心里暗想:要是真的运气差,战死在这儿了,那也不亏,至少还有十两银子的安家费。

直接拿钱调动士兵的作战积极性,张秉忠这个老实人就是这么直接。

感谢阅友“荭、极品”的月票支持,谢谢。最近一段时间白天很忙,晚上码字眼睛都快睁不开了11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