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朝会上皇帝白弭的行为引起了所有人的疑惑,历来主张和平防守的皇帝竟然一反常态表示战争继续进行,这其中释放的信号让所有人都察觉到了问题,就连太子也一样。
‘莫不是要借机铲除阎苍?’
当然这个愚蠢的想法只是在白衍心里一闪而过,不提白弭与阎苍没有那么大的矛盾,就算是现在若是白弭想要夺取阎苍的军权,只需要让永州都督轩辕轶动手就行了,阎苍还没有达到必须要白弭重视的程度。
况且阎苍手中还有近万骑兵部队,这是秦国的主力部队,若是有失,那对于秦国真的是伤筋动骨一般的疼痛。
“太子殿下无忧,此乃陛下一时之心思罢了。”
王邯将手中的茶杯放下,他是整个秦国最了解皇帝白弭的人之一,从上次北伐成功之后,皇帝的一些小心思他就已经察觉到了。
“请丞相教我。”
白衍对于王邯还是十分尊重,他可以说是先帝白羽和王邯一起教导长大的,王邯的能力他可以说是十分钦佩,对于其十分尊敬。
“太子殿下以为现如今的陛下所求乃何?”
“这...当是平稳。”白衍心中冒出一个心思,只是他身为儿子不能妄议自己的父亲,选择了其他的答案。
“不!殿下也知陛下身体不好,自五年前至今尤为严重...”
王邯看了白衍一眼,后者心里不由打颤。王邯与苏毅不一样,虽然二人都是那种鞠躬尽瘁之人,但是相比起完全一副圣人模样的苏毅,王邯要更为‘自私’一点。
早在先帝白羽在的时候,王邯就向白羽阐明过自己的行事准则,‘君择臣,臣奕择君。’
若不是先帝白羽的诚意感动了王邯,那么其怎么会在晋国权倾天下之时选择投奔当时还和赵国借用江州的白羽。
可以说王邯之所以为秦国尽心尽力,是因为现在的秦国两位皇帝对其都不错,而且在秦国下一任继承人白衍的身上,王邯感受到了尊重和潜力。
秦国当扶!这是王邯心中的想法,综合所有利益考量,而不是单纯的君臣那一套理论。
就像是今日王邯所作所为一般,选择将宝押在比秦帝白弭更为优秀的白衍身上,而不是像苏毅那样将赵帝唐平扶上皇位之后,就彻底将手中的权力过渡给他。
当然唐平确实优秀,但是一个聪明的臣子,又怎么会不给自己留一些坚实的基础,而是做一个纯臣呢?
就如同这偌大的相府,王邯将丞相府所有的职位都填满,抛开大朝堂而言,这里就是一个小朝堂,有些时候一些政令在这里就已经完全讨论完毕,皇帝只是一个‘签字人’而已。
这种制度在曾经不是没有出现过,但是这一切的前提是丞相要恪守为人臣子之道,没有不该有的想法。
庆幸王邯就是这样坚守自己的最后一道底线,而古往今来,多数权倾朝野的丞相十之**都是忠君之臣。
“...陛下一直都希望自己的功绩远超先帝,去年第一次北伐胜利,虽然陛下不说,但是陛下的心里比谁都高兴,因为先帝在世之时也没有进行过真正意义上的北伐,而如今陛下办到了,这是足以写进太庙的大事。”
白衍点了点头,说明白一些就是父皇看到自己的军队屡立战功,觉得自己时日不多了,不如趁着现在还活着再打几场胜战,以后死了谥号绝对要比爷爷更高。
白弭心眼不大,这一辈子做了不少荒唐行为,让白羽对其十分看不上眼,若不是白弭位置正统,恐怕这如今的帝位轮不到白弭来坐。
因此在白羽死后,白弭只给白羽上了‘秦烈帝’这一个一般的谥号,这无疑表达了白弭对白羽活着的时候所作所为的不满。
只是无论白弭如何在白羽的谥号上进行压制,那都改变不了一点就是白羽乃是先秦的血脉,是后秦时代的立国之君,其留下的臣子都是冲着他的血脉以及个人魅力聚集在一起的。
尤其是下一任继承者白衍更是由白羽照顾大的,当白衍登位对于白羽的追溢是绝对不会小的。
考虑到身后之事,这让白弭心中有了想法。尤其是在第一次北伐大胜之后,白弭认为既然自己死后管不了白衍的作为,那不如自己抓住这个机会再建立一些功绩。
自己在位的时候秦国稳定,百姓安居乐业,南州进行了大开发,自己的文治已经够了,若是武功能够再添一把,那么自己将来的谥号怎么也不可能比白羽差。
白弭有了这心思,但是还不敢放开去做,毕竟他的一生所相信的理念都是安乐固国,联赵防晋。
这也是白弭一直在做的事情,当有一天他发现自己以为强大的晋国,在自家军队之下不堪一击,自己将超越从未北伐成功的白羽成为后秦时代最为优秀的一位皇帝,他又怎么甘心不做些什么?
阎苍率万骑大破晋军,连夺晋国四个县的战绩传回来,让白弭产生了一种我上我就行的想法。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