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并非所有帝党都同意小皇帝这种冒险行为的。
至少赵温的兄长,赵谦就不同意。
对于五日的那次大朝,他和朝野所有人一样,都知道这绝非是董卓的心血来潮,他本也想给小皇帝出谋划策,但奈何皇帝并没有召见他。
参划不成,但赵谦一直心系这场封王的风波,他没想到最后会以董旻倒向皇帝而结束。
但赵谦却不踏实,无论是对小皇帝本人还是对董卓,他都不踏实。
小皇帝的侥幸性子他知道,而董卓虽然病重,但虎倒架不散,谁敢小觑他?
所以,他下朝后没有让徒隶送他回府,而是车驾直奔其弟赵温的宅邸。
他知道,小皇帝下一步的动向肯定能从这个弟弟那里知道。
在弟弟的宅邸,他一直等到了傍晚,然后才见到赵温脚步轻快的回来。
其人看到兄长出现在宅邸内时还愣了一下,但很快就遮掩住神色,开始和兄长攀起其他话来。
但赵谦哪有什么攀谈的心,他是真担心小皇帝脑袋一热,然后干出什么不可挽回的事情来。
皇帝太年轻了,做事情也太着急了,他不会真以为董卓已经病到任人欺负的地步了吧?
更不用说,这里面还夹杂着朝廷与几个州地方的矛盾,凉州的牛辅、益州的李傕都是董卓的心腹。
这些地方上的刺史都是实力派,已然在平叛的过程中做大,如果真要对付董卓,这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情,关系社稷安危啊!
所以,赵谦开门见山就问道:
“我知道陛下主意正,见不得我们几个老臣保守,但你赵温也是深受先帝厚恩的,这其中的厉害你不知道吗?”
赵谦直呼弟弟其名,可见心中愤怒和丝丝的慌乱。
赵温脸色严肃了下来,沉默了一会,终究还是回道:
“兄长,我且问一句,董卓能恪守人臣之分,但董卓死后,他的女婿、侄子或者还在襁褓的儿子能恪守吗?而到时候大权在握,掌司、凉二州的秦王想要做天子,陛下拦得住吗?”
本来赵谦还是在劝说弟弟,现在被赵温这么一问,自己也沉默了。
其实到了如今的局面,天子再不容董家一门,而董家除了董卓能克制住,谁还能忍住不向前一步呢?
甚至说个阴私的话,那董卓没准也是为后人铺路,他倒是全了汉臣的大义了,最后让他侄子或者儿子做坏人,后面当不当天子不还是人家董家说了算?
从这个角度来讲,陛下的确该早做打算。
所以赵谦的语气也松了一下,问道:
“陛下打算怎么做?”
但这会赵温却不吭声了,直接无视了兄长的这句话。
看到赵温这副样子,赵谦勃然大怒,呵斥道:
“怎的,你也要疑我?”
赵温见兄长真的发火了,这才无奈苦笑道:
“兄长,难道你还不知道失密则不测的道理吗?这件事呀,兄长你还是不要掺和了,就是真的有不测,那也是我这一家遭祸,和兄长是无关的。”
赵谦噎住了,继而怒极反笑,他连连说了三声“好”,就要拂袖而去。
直到走到门槛时,赵谦忽然转身对赵温道:
“当年杨家联合一帮人要铲除宦官,最后结果呢?而现在,和董卓一比,那些宦官们又算得了什么?你多劝劝陛下,有时候越着急越出错。”
说完,赵谦跨过门槛,再不回头。
那边,只有赵温满脸苦涩。
兄长啊兄长,我能怎么办?
陛下在深宫,很多事情只能由我去办,有我办还能替陛下查漏补缺,如我再不办,难道靠董承那些人?
其实就赵温的本心,他当然是不愿意陛下这么快就对董卓下手的,实在是过于冒进了。
如今汉室已经千疮百孔了,本来就经不住再折腾了。东面的关东朝廷是怎么垮掉的?还不是内部几次大乱?
但陛下年轻,很多事容不得老人说话,如果再由那些只会纸上谈兵,而无实际经验的臣子煽动,那汉室就更危险了。
此刻,独自坐在软榻上,几个女婢正按摩着赵温的膝盖。
在宫中和陛下商量久了,膝盖一直跪坐着,这膝盖呀,南面就酸胀。
女婢轻揉着膝盖,赵温脑子也在飞快转动,他在想董承这人到底靠不靠谱。
从道理上来讲,董承是陛下贵人的父亲,只要倒了董卓,他肯定是有利益的,虽然没有伏完的利益大,但终究和陛下是一体的。
但在能力上,赵温又有点不放心,董承这人并没有什么拿的出手的战绩,也就是先帝在的时候,做过一段时间的中郎将。
但陛下却信任他,将他当成卫、霍一样的柱石。
所以赵温虽然觉得这个人选不合适,但还是没有劝说什么,毕竟知所止,是为官的智慧。
就这样想着想着,赵温不自觉就在软榻上睡着了,然后他就做了一个梦。
在梦中,整个长安城火光一片,到处都是喊杀声,赵温想叫却一直叫不出。
直到一道光闪过,赵温忽然惊醒了。
醒来后,他整个后背都被汗给打湿了。在看到女婢们还在跪着侍奉,他想了想,喊来一个徒隶,对他道:
“你去建威将军府,拿我的拜帖去请将军过府一叙。”
建威将军者,董承也。
仆隶得了吩咐,从后门出,直奔董府而去。
……
此时,下了朝的李儒等人齐齐聚在丞相府,府内的僚属都在,但却不见董卓。
原来董卓刚用了药睡去,没人敢这个时候去打扰到董卓。
所以李儒就自作主张将众人聚到一起,开始商量今日大朝的事情。
率先开口的还是急躁的董璜,他见叔父不在,再忍不住:
“叔父今日是怎么回事?如何拆自家台?他不知道这是我董家的大事吗?”
李儒脸色也不好看。
本来在他的节奏中,此时已经该是定下封王的最后流程了,哪里会推迟到后面击退泰山军?
而且更让他感觉警惕的还是董旻说的那句“追封”,他不相信董旻不懂这里面的差别?
难道是觉得给自己侄子做嫁衣,所以临时变卦了?
作为董卓一手提拔起来的人,李儒的利益和董卓是紧密相关的。
在情感上,董卓对待他这般恩重,护住他儿子继承董家家业是应该的。而且从利益上来讲,董卓的儿子更年幼,也更需要李儒。
所以,他是完全认同董卓的安排的,那就是以董旻为门面,然后等董卓儿子成年后再将权力移交给少王。
但现在董旻似乎是有其他的心思呀,如果他不能作为门面,还有谁可为呢?
说着李儒的眼神忍不住放在了董璜身上,那董璜似乎察觉了什么,努力挤出笑容,看向了李儒,似乎要告诉他,自己当仁不让。
但李儒怎么可能会支持董璜?这人就是一头饿狼,那肆杀人命的样子,就是董卓都看不惯,何况是他呢?
而且李儒会看人,他知道一旦这个狼崽子上了位,到时候没准自己和一干老人都要受到反噬。
只是心中如此想,他面上还是挤着笑容,回应着董璜。
既然董璜不行,那牛辅行不行?
这人和自己一样,都是董卓的女婿,平日关系是不错的。而且牛辅在军中一直是大将,兵多将广,也能压住场面。
但这人现在还在凉州,且不说离得远,就算自己派人去喊他回京,一旦被边上的狼崽子发现,那自己肯定要吃不了兜着走。
想到这里,李儒忽然起了一个念头。
哎,这不是有个现成的嘛?
他牛辅是董丞相的女婿,我李儒也是呀。虽然自己没领军,但军中的大将们哪个不和自己相善的?
牛辅可以,没道理自己不可以啊?
这个念头一起,就如同杂草一样在李儒的心中疯长,以至于边上的董璜喊了他几次,他都没有听到。
最后一次董璜怒了,直接将案几上的点心砸在了李儒的脸上,这才唤回了他。
李儒摸了一下脸颊上的红印子,看着地上的点心,眼睛不自觉眯了起来。
那边董璜似乎并不在意自己的无礼,而是为自己刚刚说的一个想法而激动。
只见他大喊:
“那刘协既然连一个秦王都不肯给,那咱们不如直接夺了那鸟位?直接将丞相扶上去?我早就说了,这天家是有德者居之,丞相就是那个有大德的。”
董璜并不知道,一众人在听了董璜的话后,共同的念头是:
“丞相有你这么个侄子才是缺了大德了。”
但他们并没有吭声,只是让董璜在那激动。
董璜见没人回应,指着边上的董越道:
“你说,我说的对不对?”
董越并不是董氏的族人,但却也是军中骁将,最近又转入朝廷做了九卿,思考比以前当兵的时候要全面不少。
他对董璜很小心,清了清嗓子,端正了一下仪态,就以无比郑重的态度解释:
“废立天子都已经是大事了,更别说是代汉。且如今丞相不能理事,咱们很多事情是不能独立,得赖众力以维持之。如各地太守、刺史顺服,那这事还可以试一试,但要是各疆臣不同意,怕咱们这事是不能做的。”
之后董越就进一步解释,这件事得和李傕、牛辅两个关西最重要的刺史商量一下。
如果他们不同意,那这事可能得出乱子。所以先让咱们和两位刺史私下先沟通沟通,看看大伙的意思,再做不迟。
董越的话是非常老成的,但董璜听了整个人大骂:
“李傕、牛辅不过是我董家的家臣,没有我董家,他们能做到刺史?还要我董家听他们的意见?你董越有没有拎清楚情况?”
董越被吓得不吭声了。
但他知道别看董璜叫嚣得厉害,但实际上在场的没几个支持他,最后还是看李儒等人的意思。
果然,李儒等人没一个理会董璜的,都在闭目养神,等董卓醒了后再商议。
董璜受不这里的气氛,呆了一会就跑出去了,也不知道干什么了。
而那边董璜一走,室内的众人就开始议论起来。
其中丞相府的主簿田景直接叱责刚刚的董璜大逆不道,将董家陷入不忠不义的地位。
其人说了这样一句话:
“君臣之分当尊,夷夏之防当严。某之所以报丞相者在此,所以报公者亦在此!”
是的,这就是田景等人的意思,他们之所以围绕在董卓身边,是因为他打出的让汉家再次伟大的口号。
而现在,要是听那董璜小子的话,那他们这些人不成了乱臣贼子?到时候他们今日的所作所为,被史家记下,那得是什么样的历史形象?
这边田景骂着,那边东曹掾的何颙也不同意。
当李儒试图多说一句,要是不代汉,那废掉小皇帝行不行?毕竟眼见着小皇帝已经成了阻碍了。
但就是这一句话,何颙也开始喷他,其人叱道:
“君臣大义在,天下纲常就在。如果天子之位能轻易动摇,那天下窥觊神器者必多,到时候国家就会陷入动荡。”
何颙还举了几个例子:
“今日我等能废立天子,那益州的李傕,凉州的牛辅要迎立天子,那该如何?别忘了,我等身侧就是虎狼泰山军。”
最后,他甚至还为众人着想:
“自古参与废立之事的臣子,有几个有好下场的?昔伊霍德高,也不免被清算,更何况我等连他们的德行都没有,也敢言废立之事?”
这三番话将李儒说得哑口无言,最后他无奈问道:
“那公等是何意?”
自场几个人商量了一下,觉得暂时先击退泰山军为好。毕竟大敌当前,同仇敌忾还是必要的。
而且这一次泰山军犯关也并不全然是坏事,只要操作得当,没准能成为丞相封王的契机呢。
有一点他们是有共识的,那就是让董家作为外姓王,让董家有足够的安全感,这样才能带着大汉度过危难关头。
至于为何是让董家有安全感,而不是让天子有安全感?
理由很简单,不论你刘协承不承认。那就是大汉可以无你刘协,但却不能无董系的凉州武人们。
这就是现实。
于是,李儒等人又商量了下,看怎么抓住泰山军犯关这件事作些文章。
而那边,丞相府内的侍者终于疾步走了进来。
他告诉众人,丞相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