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62小说网 > 历史 > 明末钢铁大亨 > 1139、皇帝的遗憾(补昨日欠的第一章)

( ) 东林党的人,在国子监学生的吟诵声中感觉到压力山大。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现在定远伯把北方的问题彻底解决了。东林要了那么多的条件,甚至把监察系统都撤销了。就是为了给袁崇焕提供一切便利的条件。把蓟镇、辽东镇、天津巡抚辖区、登莱巡抚辖区、东江镇数十万兵马都交给了袁崇焕辖制。

辽东的龙虎水师、山东的登莱水师、旅顺的东江水师都交给了他领导。所有物资、军饷、粮秣也都统一发往觉华岛,然后让他主持分配。辽东连巡抚都不设了。就是防止出现熊廷弼和王化贞那种督抚不和坏事的问题。

皇帝几乎已经做出了最大的让步,该给的,不该给的,都给了。可是一年多了。袁崇焕给皇帝带来了什么。

先是宁远兵变。逼死了辽东巡抚毕自严。好歹算是平息下去了,没有造成太大的恶果。可是皇帝很不爽,最后还是皇帝自己掏腰包,从内帑里出钱摆平的。

然后是蓟州二次兵变,这一次席卷了十几个州县,蓟镇几乎被打残了一半。军民损失数十万人。

现在东林一致把屎盆子扣到了倒霉的王应豸头上。说是他克扣军饷,导致闹饷后,又丧心病狂,试图毒死官兵灭口。

这才激化了矛盾,导致了蓟州兵变的发生。

而王应豸是阉党出身。他是阉党余孽。这是反攻倒算破坏清军。这是阉党的阴谋。

崇祯最后,捏着鼻子认了。他不认也不行。毕竟清军是他支持的。他不能自己抽自己的脸。错的只能是王应豸。

可怜的王应豸,每日里在昭狱以泪洗面,天天喊着要见皇上,他是冤屈的。可是这个时候,他已经见不到皇帝了。喊破喉咙也没有用了。

今日,这个事情,确实不是崇祯安排,用来敲打东林内阁的。完全是驸马巩永固和一些年轻学生,自己头脑发热。

在定远伯不断胜利的刺激下,试图推动朝廷里的那些守旧大臣,做出更激进的改变。尽快收复辽东,然后裁撤关宁军,把军费降下来。

毕竟,这個时代明白人也不少。国内的农民已经不堪负担了。孙承宗为了应对辽东崩坏的局面搞了个辽饷出来,摊派到田亩上。加重了农民的负担。这是不得已的权宜之计。

但是,却被固定了下来,一直征收,而这两年气候日渐崩坏。北方大面积农田减产,甚至绝产。如果不给农民减轻负担,甚至有的地方需要官府放粮救灾,农民可能就会熬不下去。

而现在,大明这种封闭的,就像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小世界一样的模式下。整个社会的财富就是零和游戏。

在农业、手工业没有重大技术变革,社会总产出极大增加的情况下。只能是士绅、贵族、宗室拿的多些,农民就少些。

少到一定程度,加上天灾,农民就活不下去了。

所以,古人的朴素经济学一直认为,天下的财富是有数的,是固定不变的。其实并没有错。从西周的井田制开始,直到18世纪前,农业的产量一直是缓慢提升的。这个幅度并不大。而人口则在不停地增加。

综合来看,人均获得的物资,基本是不变的。人均财富其实没有太大的变化。生产者和消耗者之间的分配比例就是一个零和游戏。朝代初期到后期。坐标总是向后者移动。

而手工业的原材料主要来源于采矿和农产品。例如棉花和桑麻等。农业产出上不去,手工业的纺织产出品缺乏原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手工业怎么可能提高。

而要扩大原料供给,这些经济作物种植的多了,又会挤占农田。

所以,在漫长的时代,粮食总是不够吃,衣服总是缺乏布料。吃不饱,穿不暖,甚至衣不蔽体是十八世纪前全世界的普遍状况。

直到近代,西方开始把鸟粪作为肥料,导致粮食产量直接翻翻。

这是一次农业革命。欧洲能养活的人口也增加了。充足的粮食产量,给经济作物的种植提供了农田。所有人都知道,种植经济作物比种植粮食赚钱。

纺织品原料的产出增加,进而引发纺织工业的革命。

全世界都缺少纺织品。因为纺织原料种植多了,就会造成饥荒。全世界都迫切需要购买布料来做衣服。

而经济作物的产出增加后,生产技术却非常的低效率和落后。

面对着大航海时代开启的地理大发现,整个世界对布匹的饥渴令人震惊。形成了一个骇人惊闻的巨大纺织品市场。

原料多了,市场有了,那就只能采取新的技术革新,提高产量,来满足市场需求。这也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为什么在英国爆发,而第一次工业革命也从纺织业开始的原因。瓦特的蒸汽机就是为纺织业服务的。

而机械技术和动力技术、能源的进步,产量空前提高后,又造成了原料供应不足。英国开始大量圈地,把农田大量转变为牧场,以生产更过的羊毛,来制造高利润的毛纺品。呢绒的市场需求,造成羊吃人的惨剧。

而产品的大量产出,又对运输环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于是火车机车、蒸汽轮船被发明出来。资本的力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而此时的大明,仍然处于这种平衡之中。

所以,太学生们认为,解决当前国家危机的有效办法,就是尽快解决边患,然后裁军,把那该死的辽饷拿掉。减少最大的财政支出,让农民缓一口气。

而朝廷里的党争,让一年多来,在最紧迫的事情上,内阁根本就无所作为。在自然灾害一年严重过一年的情况下,时间不在大明一边。

陕西的民变愈发严重。必须推动内阁和朝廷动起来,加速进行改革和做出更激进的举措。

皇后看着窗外,巩永固一脸激昂的表情。

忍不住说道:“陛下,驸马到是一腔热血,拳拳爱国之情啊。”

崇祯叹了口气,说道:“当初选驸马时,朕一眼就相中了他。这是个人才,本来朕打算黜落他,让他入朝为官。可惜康太妃也相中了,非要定他为驸马。朕也不好拒绝。只能同意了,真是可惜了他一身的才干。”

当了驸马基本就断绝了仕途上发展的可能。尽管大明朝也有几位掌兵马的驸马。例如开国的那些功臣中的驸马,靖难之役中驸马。平常时期驸马井源也得到朝廷的重用。但那些情况都是极特殊的情况下才发生的,不具有普遍性。

巩永固尚了公主,还是皇帝的亲妹子,基本就等于和仕途无缘了。

崇祯心里也有些后悔,当初不如拒绝康太妃了。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