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剧辛非常清楚,此时此景根本拖不起,李牧的增援是必然的,而庞煖的大部队更是随时到达,若是被田单纠缠住,待大部队到达,自己这点人都要被吃掉,那时候就是彻底无力回天了。
现在撤退想要固守也不行了,拿不下武遂,构不成完善防线,根本守不住,现在吃下去的,也都要吐出去。
剧辛断定,在庞煖分兵田单一万精骑后,庞煖现在手里骑兵绝对不多,亲率的兵力也不会太多。
他现在就要直捣黄龙,只要击溃庞煖大部队,大部队增援到达,拿下武遂,就可以依靠武遂一带的长城阻挡李牧,就有机会重新收拾形势!
两万骑兵,极速而至,以有心算无心,不是没有机会!
剧辛的计划虽然大胆,但是不是没有机会,毕竟只要抓住机会,两万精骑足以决定战役的胜负。
燕军回撤大部队的步卒也并没有掉链子,领军将领虽然名不经传,但也是狠角色,下了狠劲,不顾损失,以粮道示弱诱敌,纯步卒对抗田单率领的一万精骑,边打边退,一直引诱田单不退,以实打实的损失拖住了田单。
剧辛则是拼了命的打时间差,人马不歇,全速奔赴中山,准备在中山一线伏击庞煖。
赶赴中山后,剧辛知道步卒拖不住田单太久,为了不让田单通传消息以及回撤攻向自己后方,咬了咬牙,拨出了五千骑兵回军预备阻击田单,起码拖住田单,若是在自己袭击庞煖的时候,田单杀向自己后方,那乐子可就大了。
庞煖进军一路很是谨慎,他很清楚自己这位老朋友的难缠之处,散出去了几十只斥候小队,他深知对付燕国可以用硬实力堂堂正正打败,是完全没有必要着急弄险的。
此战必须胜,绝对必须胜。
这关乎赵国于天下的威望,决定能否促成合纵攻秦。
剧辛赌上了自己的一生。
庞煖同样的赌上了自己一生。
用全部的谨慎小心细致,打起了十二万分的精神去应对自己这个名传天下的老朋友。
不得不说世事总是无常,形势最为逼人。
最为谨慎的人选择了豪赌,而曾经性情急躁的人,如今步步为营,谨慎至极。
在得到田单传来剧辛被阻武遂的消息,庞煖更是做好了准备。
世界上有些人不爱弄险,但是不意味着他们不会、不敢冒险。
庞煖也很清楚,无论是自己,还是剧辛,都承受不了失败。
在知道剧辛只带了两万骑兵和两万步卒攻打武遂的消息后,庞煖就已经断定,剧辛必然是要铤而走险了。
只要他还想赢得这场战争,他已经无路可选。
他只能铤而走险,试试野战干掉自己,也只有干掉自己才能有足够的时间拿下武遂,才有固守战果的可能。
既然要铤而走险,再加上田单的牵制,剧辛能带的兵力必然不多,而且只会是骑兵,虽然不知道燕军这两万骑兵哪里来的,但是不可能再多了,燕国养不起。
沿途关隘太多,他这骑兵也不可能过于深入,否则是藏不住的。
庞煖断定,剧辛只可能在中山发动突袭。
庞煖不由得感慨,久闻燕军战力孱弱,现在算是见识到了。
燕军先发动的突袭,竟然到现在大部队还没到武遂,并且这还是由剧辛领军,这要再换一个无能的将领,都不敢想有多弱。
这前线传来的消息还说是二十万大军,哪里像啊,怪不得屡屡被大赵以少胜多,每次都是轻而易举碾压,弱的简直无法理解。
当年燕昭王一代雄主,天下无人敢轻视,现如今,真是无法形容了。
至于前线传来的一些谣言,庞煖只是摇头一笑,毫不放在心上,领军最忌情绪失控,山中养性五十年的庞煖不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老朋友的一点攻心之计罢了,不值一提。
庞煖很清楚,虽然是燕军先发动的突袭,但是现在战略主动权在赵国。
只要燕军接下来守不住,那么此次燕国更要付出代价,接下来合纵攻秦更是由不得燕国待价而沽了。
而根据过往的经验,燕军若是不能据坚城而守,绝不是赵军之对手,可以说一触即溃。
所以现在庞煖不急,庞煖很清楚,现在急的是老朋友剧辛,因为他没得选。
老朋友一定是准备好埋伏在等着自己,那么,自己就要充分发挥兵力优势了。
老朋友,你想袭击我,我还要包围你呢。
庞煖继续稳扎稳打向前,同时命乐乘领精骑一万自南向北全速行军,大迂回绕到中山之后,于安平伺机包围。
又加派信使催促李牧急速行军,暂且埋伏于常山一带听候命令。
李牧接信后也是快马加鞭,虽然心有不甘,也有些怨气,但是他现在已经反应过来自己错在哪了,现在可不敢再抗命不遵,反而更加表现出服从。
毕竟现在只是被疏远,若是再加深误会,那可就真的不太好了,只要表现好,让大王知道自己的忠诚,是有机会回去的,毕竟大王还年轻,当今天下大势,也一定会需要自己。
庞煖的安排已经对剧辛实现了大范围的骑兵包围圈,而且极其狠辣。
加上庞煖本部兵马,已经是呈三角形全面包围。
而剧辛为了隐蔽,不敢大肆派出探马,探查的距离也不敢太远,而庞煖下的棋,这两路伏兵都布置在了数十里以外,剧辛探查不到。
庞煖已经算定,只要拖住剧辛一天!最多两天,他就插翅难飞!
自己本部兵马还有一万精骑,五万步卒,除非剧辛带的是天兵天将,否则再怎么精锐,只要自己不冒进,他也绝不可能袭击成功。
一切皆如庞煖所料。
自古以来,良将皆不喜弄险,只因为弄险成功的概率太小了,而战争失败往往太可怕了。
战争的艺术就在于,实际上比拼的是硬实力。
这也是为什么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这也是为何,古今中外,凡是以少胜多的战役往往广于流传,就是因为太难了,基本都是可一不可再,运气成分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