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胆战心惊的问琪儿道:“那么贵的一顿饭,万一他吃完了,不给你订单呢?
那你不是,赔了整整一年的钱吗?”
“不会!”琪儿说的很肯定。
“为什么?”我胆子小,我不敢投那么大。
那属于,倾家荡产的一顿饭啊!
琪儿自信满满道:“我不怕花钱多。
我只怕他不赴约。
有钱人,没那么闲的。
他那么大的老板,不差一顿饭。
他不会特意出来,占我一顿饭的便宜的。”
这,大概就是天分。
她握着一年的薪水,去请大客户吃一顿饭的时候,就已经能拿捏的准,对方的心理了。
而我,一直等到,别人扎着堆儿请我吃饭的时候,我才明白,她所表达的意思。
人都有恻隐之心。
请吃饭的人多了,跟谁吃,就成为了一道选择题。
怎么选呢?
这时候,选的就不是饭,而是人了。
谁更有背景,谁更有价值,谁更有特点,才会去赴谁的约。
这不是简单的去吃顿饭的事儿,而是通过这顿饭,确定未来的合作方向。
纯粹为了吃饭而吃饭,这种饭桶似的饭局,一般是不会去的。不屑于浪费时间,去占这种小便宜。
后来,我爸知道经常有人请我吃饭的时候,还特意打电话跟我说,一定要记得回请,不要占人家便宜。
我跟我爸解释,我们谁也不差一顿饭,我去吃饭,是谈合作机会。
我爸还是不能理解,反复叮嘱我,不回请,没礼貌。
这也是正常人的,思维模式。
可是,请我的我都去不完,哪里有时间回请呢。尤其对于,不爱应酬的我来说,去都不愿去,更何况张罗组织。
这个道理,琪儿在约第一个客户的时候,她就已经知道了。
不怕花钱多,只怕他不来。
只要他来了,就意味着,对方是想给合作机会的。
后面能正常接的住,这个客户就稳了。
可惜我那时候,还是怕赔了饭钱,从来也没试过,琪儿的套路。
我宁可走我自己的不卷之路。
不请客,不送礼,清净又自在。
哪怕我现在懂了那个道理,我仍然做不来。
因为,炙手可热的大客户,需要维护。
而我,是个懒人。
我跟琪儿之间,虽然说是竞争关系,但琪儿用的所有套路,对我都是知无不言。
大概,她是觉得,不想白白的跟我学。于是,她用她所会的,补偿给我。
也可能是,她觉得,说了也无所谓,反正我也学不会。
这还真的是。
知道归知道,她的套路,我一个也没用上。
琪儿在这个阶段,迅速的起飞,迅速的破圈。
迅速起飞,是因为,她发现了一个“赚钱”的捷径。
中介的规矩是,如果找的工作,雇主公司有问题,扣一半的中介费,作为申请和保险等费用,剩下的一半退还。
如果是工作没问题,工人自己违约辞职,中介费不退。辞职,需要提前一个月打招呼,否则,还需要支付一个月的违约金。
我这边,为了工人的稳定性,我的手机是7 X 24小时开机,随时处理任何问题。
有的工人上夜班,半夜11点半下班之后,会给我打电话。
也有人是上早班,凌晨四点上班。她有事儿的话,就会在上班前半个小时,也就是凌晨三点半,给我打电话。
虽然我也很无语,这些人打电话,也不过过脑子。
我可能,11点半的电话接完,刚睡下,三点半的电话,又来了。
即使这样,我睡觉也从不关机。
随时振动,随时接。
以免工人异国他乡,有事儿时,找不到人说说话。
琪儿的路,跟我恰好相反。
她的工人,来了之后,就没空再叨叨了。
等她再接电话的时候,那就是工人被送回国的时候。
新加坡的公司,请外国人,是有比例限制的。
如果一个公司,按照比例,可以请10个中国人。
合约期两年。
那这两年,我就只能赚这10个人的钱,因为名额用完了。
但琪儿的套路是,来了之后,有任何不适应,无需处理,直接退一半钱,送回去。
10个名额,每个月送一遍回去,那么两年时间,她能申请240个人过来。
哪怕,回去退一半费用,她赚的,也是正常业绩的十几倍。
回去的人,都退了一半的钱。
退的痛痛快快,绝不拖泥带水。
她在业内的名声,是很好的。
既赚了钱,又赚了名声。
无技术岗,天天换人,对雇主也没什么影响。
对琪儿来说,多赚了十几倍的钱,更是一件好事儿。
但对工人来说,拿了好几万中介费,出来溜达一圈,钱少了一半。
在这个商业闭环里,涉及到的三方面的人,有一方,是亏损方。
这个模式,对我来说,是不完美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