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王拿捏着大舅哥皇帝,不理会他的圣旨,继续每天游山玩水,微服私访。
碧霞大肚子,不能跟他了,现在就由蓝子涵天天跟着,成了“贴身侍卫”。
蓝子涵原来号称“黑衣罗刹”,闯荡江湖,跟了靖王后,收了外号,眼里的锐气也渐渐收了。
她出身商贾之家。
上次靖王和碧霞上京出使倭寇国,没让她跟去,而让她监看初丹宫建设。
她不辱使命,做得好好的。
商贾之家出身的她,自然对资金使用精打细算,还节省了好多费用,原来预算五千两黄金,事实上才用了三千多两。
现在乌日娜不在王府,靖王的日常开支就交给她打理了。
事实上,蓝子涵比乌日娜更加会打理财务。
毕竟她自小跟着父母经商,耳濡目染,对金钱账目更加细致。
靖王回来,把大舅哥赏赐的一千两黄金也交给她打理。
她都细细记录好,分成若干份,该存放王府的存放王府,该存钱庄的存钱庄。
而且她太聪明了,整个衡州的钱庄,她都存着有。
她说叫“分散风险”啊,反正靖王也不懂,由她去弄吧。
王府的日常开支资费,都是由靖王府账房管事上报“编制”,再由度支司派发资费。
一般每月资费都差不多。
账房管事接收到了资费,再按靖王府的地位高低配给,叫“月钱”。
王府里从王爷到丫鬟杂役所有人都有“月钱”。
其实,靖王的月钱,一分一毫都用不上。
吃住穿行,所有都是王府另外安排资费,自己的月钱哪里用得上?
蓝子涵也把靖王爷的月钱存起来了。
本来靖王想由紫霞来做这些事,只是紫霞郡主出身,衣来张手饭来张口,哪里懂打理这些?都打理不到一个月就叫苦连天。
但蓝子涵做起来却得心应手。
不得不佩服。
靖王觉得蓝子涵现在身份也是“准王妃”,不要太辛苦了,要培养助手。
蓝子涵就在王府里的丫鬟中找了一个标致、实在、聪明的来培养。
这个丫鬟这样天天跟着她,也就成了内侍了。
靖王无事,就经常带着蓝子涵去梓镇别苑,看望碧霞姐。
有时实在想念雪丹母子,也骑快马奔跑几日,到蓟王府和雪丹相会。
刚刚从蓟州回来。
侍卫长说:“王爷,圣旨又下了。”
不是上次那个公公来下旨了。
“靖王接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宣靖王,即刻进京,不得有误。钦此。”
和第一次诏书大同小异,只是多了几个字而已。
靖王接旨,供奉在神案,照样不理。
整个王府都知道靖王接旨而不理的事,都吓坏了,都说:“王爷有几个脑袋呀?胆敢抗旨?”
靖王对所有人说:“你们放心吧,本王自有打算。”
过了十天,又一个公公带着圣旨来了。
“靖王接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宣靖王爱卿,见朕诏书,即刻进京,不得耽误。钦此。”
靖王只接旨,不遵旨。
接下来第三道圣旨,第四道圣旨,第五道圣旨……每隔十天都下一道圣旨。
直到第十二道下了,是魏公公直接来的。
魏公公说:“靖王呀,咱家都老了,走不动了,京城到衡州,路途遥远,皇上还是让咱家来下旨,可见皇上对这个圣旨的重视啊。”
“靖王接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宣靖王这个刺头上京见朕,不得有误,再不来,朕就亲自来宣旨,看你敢不敢再抗旨,你的脑袋不要,你王府几百人的脑袋难道你也不要?钦此,快点来。”
魏公公宣完圣旨,忍不住笑了起来。
靖王忍住笑,把圣旨供奉在神案。
神案都摆满了圣旨了。
招呼魏公公歇息。
魏公公说:“靖王呀,什么时候启程?”
“魏公公辛苦了。本王打理好王府事务,即刻启程。”
“好,咱家马上回京面禀皇上。”魏公公有个习惯,不喜欢住在宣旨对象家里,路途不耽搁,宣完旨即刻动身回京。
这就是为什么皇上对他重用的其中一些原因。
送走魏公公,靖王立即收拾了一些物品,叫上蓝子涵:
“子涵姐,这下要辛苦你了,跟我上京。”
蓝子涵说:“王爷,子涵正想跟你去走走呢。我准备一下。”
靖王向紫霞王妃、初丹公主告别。
初丹公主舍不得靖王,把他拉进房间,要行鱼水之欢。
靖王没办法,只好如此,像湖里的大鱼一样挣扎了好几次。
到了梓镇府,又去别苑向碧霞告别。
碧霞很想跟王爷去,但是肚子太大了,行动都不方便。
她再三嘱咐蓝子涵照顾好王爷。
靖王抚摸着碧霞的大肚子,说:“小子,老爹有事,没空陪你。你自己出来时,老爹就回来了。”
再快马加鞭走两天,到了蓟州,因为小王子和小郡主的原因,靖王逗留了两天。
雪丹自然舍不得靖王,不知道为什么,生了两个之后,腹部的**就更加强烈了,更加渴望和靖王同床共枕了。
一晚不知多少次,总还觉得不够,不知道什么时候靖王才能回来。
一早,临走时,雪丹又要靖王来一次。
“太多了。”靖王吻着雪丹的脸说。
“不多。”雪丹紧紧抱住靖王说,好像要把靖王整个人塞进自己身体一样,“你这么一走,都不知要什么时候才回来。”
靖王吻别雪丹和儿女,继续上京。
到了那个该死的三岔口。
靖王犹豫了,要不要去剌子国呢?这么久没见阿碧雅和乌日娜,心里确实非常非常想她们。
最后还是决定要先面圣。
到了沧州,住下来了,打算明天过通天河。
靖王突然想起那个被赵公明扔下河的女子,他们怎么样了?
喜欢下山后,景怡从孤儿变成了王爷请大家收藏:()下山后,景怡从孤儿变成了王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