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几万骑兵混战,阿史那翼雕的死,似乎连浪花都没有掀起。
突厥人从漠北勒尔浑河崛起,半个世纪来,几乎都在南征北战,他们的军队战斗力是很高的。
草原部落在骑兵上,有天然的优势,他们自幼牧马放羊,弯弓射箭,可以说是天生的骑兵。
这导致中原农耕兵卒,初入军旅的几年,单兵能力上,远远不是草原民族的对手。
这也是为什么绝大部分时间,在帝国衰弱,组织松散的情况下,边患难以解决的根本原因之一。
一千个草原骑兵人均能骑善射,一千个中原骑兵,很多人不仅骑射比不过对面,甚至连骑马都不溜。
加上基层官员贪腐,本该丰厚的伙食、军械、军饷,皆可能大打折扣,如此双方战力差距就更大了。
这也是大楚边军被突厥人压制的主要原因。
可野狐滩战场上,建安军的骑兵却农耕王朝的另一个典范。
它的出产地就是边军,这里长大的孩子耳濡目染,自幼也离战场不远。
草原人虽然骑射厉害,但他们上限低,农耕骑兵上限高,他们军纪森严,能完成很多草原人无法训练的战术。
建安军的骑兵在混乱的战场下,其实最基本的战斗单元是保留下来的。
五骑配合战术他们刻入骨髓,甚至六七**都行,马上就能找到适应的打法。
战场永远是一加一大于二的。
建安军的队官和旅官还使用尖锐的口哨,有节奏的下达指令,这使得双方在局部战场上的差距就更大了。
加上的建安军的精锐五骑营,大量充斥着经验丰富、悍不畏死的军官。
他们指挥有度,嗅觉敏锐,几乎是以碾压的形式,在虐杀王帐军跟天狼卫。
马九将弩放平,忽然侧身找到角度,精准封喉,突厥骑兵应声而倒。
这是倒刺三棱箭头,射进去就拔不出,且一般射不穿敌人,防止误伤。
他呼吸粗重,尽力调整,从箭壶里又拿出一支制式羽箭。
青山弓他借给了后方一个会骑射的兵卒,跟突厥人的大战,将会持续很久,他必须保持体力。
高强度作战下,有条件更换,马九会选择青山弩。
身旁是四五十个精锐骑卒,刀盾骑兵在前,长槊长矛在后,四五个弓弩手在中间。
弓弩手数量最少,但实际上,杀敌效率最高的,恰恰是最里面的几个弓弩骑兵。
此刻混战,射箭限制很大,必须找准机会,否则容易误伤。
好在这种配合战术,骑三营练习了无数次,角度的调配都是完美的,能最大化给弓弩骑兵发挥。
至于军功?去他妈的军功。
生死弟兄,这玩意一起分,死了就多分一点,当大伙上礼了。
远方,统领赤虎已经岌岌可危了,阿史那忠利骨压制的很厉害,马九不禁脸上露出担忧,稍微有点分心了。
黑蟒李泰在不远处,被几十个骑兵保护着休息,他斩杀阿史那天狼卫的万户翼雕,此刻似乎消耗很大。
李泰在快速恢复气血,这样虎视眈眈,其实对不远处的忠利骨影响不小,因为他始终要留着三分力,预备对付黑蟒。
东边建安军最先接触的战场,是一面倒的屠杀,不管是王帐军还是天狼卫,他们的骑兵战术都太老旧了。
完全对付不了建安军的这一套骑兵配合打法。
突厥人的部落还是世袭制度,没有明确的兵员补充跟战后财富补偿。
这种情况下,阿史那族的特勒王们明显有些迟疑,这更加剧了突厥人战场的颓势。
但马九很清楚,草原人的骑兵太多了,是他们数倍,且都是突厥的国本。
在他的角度看,这一场野狐滩之战,建安军很难取胜。
强兵不能战三阵,何况他们还有二万多弱卒。
除非突厥人崩溃败逃,否则,楚人赢不了。
就在马九思索之际,猛然看见战场之外的铁力可汗的大纛动了。
完了!突厥可汗没有失去勇气,他下场死战!
三千骑兵,踏山裂石,浓雪滚滚,直奔建安军的大纛。
“嗡!”
“嗡!”
“嗡!”
苍凉的号角,响彻野狐滩。
铁力可汗大纛冲锋,杀入战场,瞬间刺激了北狄国的士气。
一时间,混战中被压制的突厥人似乎找回了力量,战线反推建安军了。
野狐滩上,无名小坡。
周云手持青山弓,箭无虚发,跟野猪组成了最强弓箭火力。
“狗日的,这铁力还有点本事。”
周云瞟了一眼,再次搭起一根羽箭,对着远方的一名突厥小将,弯弓就射,精准命中咽喉。
“叮,叮……”
“警报,警报。”
……
脑海里是系统的声音,战场并不是很乐观,突厥人依旧是大多数,且两万多的新卒损失惨重。
风雪飘过野狐滩,周云抬头,仰望苍穹,默默的为楚人祈祷。
战斗打到这份上,胜负最大的关键,不是计策,而是楚人的韧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