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43年农历8月18日。
李之藻又来到了来青轩,跟随李之藻一同到来的是这个时代的大咖徐光启。
徐光启字子先,出生于嘉靖41年(1562年),南直隶松江府人,万历32年进士。历任翰林院庶吉士、詹事府左春坊左赞善、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内阁次辅。
徐光启毕生致力于数学、天文、历法、水利等方面的研究,尤其精晓农学,翻译和编着了《几何原本》《泰西水法》《崇祯历书》《农政全书》等书,为17世纪中西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
徐光启为人正直,做官清廉,他的俸禄常用以补贴图书翻译、农业研究和军事教育等。在他的教育下,其子孙,不苟取予,不赴燕集,自戒佚安,食粗衣浣,奉公律己,勤俭仁爱,成为徐氏传家立命的行为准则。
崇祯六年,徐光启去世时,他的遗物除了破旧衣服和被褥外,便是手稿和书籍。因无钱下葬,徐光启的儿子多方奔波,终于在七年之后落葬于徐家汇。
徐光启中了秀才后和吴小溪的女儿成婚,婚后生有一个儿子名叫徐骥。
徐骥又有五个儿子分别是徐尔觉,徐尔爵,徐尔路,徐尔默,徐尔斗。徐光启的后人从孙子一代开始,后代逐渐变多。
徐光启第17代孙女倪桂珍,其父亲叫作倪韫山。
倪桂珍是清末民初的一大才女,从小接受到西方的教育,思想开明。另外她还积极办实业,成为辛亥革命的坚实后盾。
倪桂珍的三个女儿是民国赫赫有名的风云人物宋氏三姐妹,宋氏三姐妹的丈夫分别是孔祥熙、中山先生和蒋司令,民国第一丈母娘实至名归。
上海最繁华的徐家汇商业圈,因徐光启而得名,有着浓厚的历史底蕴。
徐光启现任詹事府左春坊左赞善,负责太子讲读笺奏、记注纂修之事。
大明的詹事府主要从事皇子或皇帝的内务服务,下设左春坊、右春坊、司经局等部门。左春坊主要为太子服务,下设正五品大学士、正五品左庶子、从五品左谕德、正六品左中允、从六品左赞善。
徐光启为太子服务,算是自己人。对于徐光启的到来,朱由校非常欢迎。
朱由校带着曹化淳、刘若愚、魏进忠、王国兴身着统一的白领制服,亲自在来青轩大门口迎接,对其非常尊敬,让徐光启很受用。
徐光启见到朱由校,整理了一下衣服,很正式的向朱由校行了个抱拳礼:“拜见皇长孙殿下!”
朱由校也正式的回了一个抱拳礼,“欢迎欢迎,徐老师、李老师里面请!”
徐光启、李之藻相互间对视了一眼,一脸笑容的跟随朱由校进了来青轩。
宾主落座后,李之藻笑容满面的说道:“皇长孙殿下,下官回去和徐大人讲到皇长孙殿下聪明好学、学识渊博,徐大人心生仰慕,这不又来叨扰殿下清净,还请皇长孙殿下莫要怪罪。”
李之藻说完,瞥了徐光启一眼,看样子,两人的交情不一般。
“冒昧打扰殿下清修,请殿下恕罪!殿下你们这身行头真精神。”徐光启一脸笑容的客气道。
“李老师、徐老师,您们客气啦。本宫这里鬼都不上门,正闷得慌,有您们上门陪陪本宫,本宫求之不得呢。”
“何况,徐老师本就是慈庆宫的人,自家人上门,咱们就不来那些客套啦。徐老师喜爱这衣服,回头我让他们给你找两套合身的带回去。”
“哈哈,先谢过殿下。”徐光启也不客气。
“子先兄,我说的殿下成熟稳重、和蔼可亲,没有骗你吧?”李之藻一脸孩子气的对徐光启说道。
“呵呵,振之兄,殿下确实如您所说聪明伶俐、朝气蓬勃、温文尔雅、敬贤礼士,闻名不如见面,我们老咯!”
徐光启、李之藻当着朱由校这个主人相互说道,似乎对主人不尊重,可话里话外一番马屁将朱由校拍着云里雾里,捧得高高在上。
徐光启、李之藻能够将官做到这个位置,除了能力之外,也是深谙人情世故,不动声色的拍了一番马屁。
要想混得好,人情事故不能少。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江湖不仅仅是尔虞我诈、打打杀杀,江湖还有人情世故。
朱由校装着听不懂,一脸傻乐的看着两人表演。
“殿下,徐大人听说了殿下编制的几本书和正在编写的教材,对此很感兴趣,特来请教。”李之藻学者的本性到底是沉不住气,直接开门见山。
这方面很对朱由校的胃口,有些人太TM人情世故,说个事一直弯弯绕绕,云遮雾绕,绕半天,最后一句话的事情,这种谈话真TM累。
朱由校给曹化淳一个眼神,曹化淳很快就去拿出了《常用汉字简化字典》《白话文书写指南》《阿拉伯数字使用指南》《大明度量衡标准》几本书,以及皇普学堂的部分教材书稿。
李之藻对此比较熟悉,很快的开始给徐光启介绍起来,徐光启看得津津有味,时不时的询问李之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