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漫长而艰苦的航程,大明的舰队终于抵达了遥远的天竺。在那里,他们不仅得到了充分的物资补给,还感受到了异国他乡的风土人情。
稍作休整之后,这支勇敢无畏的船队再次扬起风帆,向着西方进发。一路上乘风破浪、披荆斩棘,终于来到了壮丽的红海之滨。
当看到那片波光粼粼的海面和岸边繁华喧嚣的市集时,所有的大明商人都不禁欢呼雀跃起来。对于他们来说,这意味着一个全新的商机已经展现在眼前——一个等待着他们去开拓的广阔市场!
在这个充满希望与挑战的地方,大明的商人们将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与当地居民展开贸易往来,把中华大地的瑰宝带向世界各地;同时也会带回无数新奇珍贵的物品,丰富国人的生活。可以预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条海上丝绸之路必将给两国人民带来更多福祉,书写一段辉煌灿烂的历史篇章!
在商人们欢欣鼓舞的时候,郑和却和朱高煦、朱高燧召开了一次会议。商议下一步行动。
郑和说:“如今走到这里,已经是带路的商人所知的极限了!当然据探子打听,继续前行还有未知之地,所以我想和两位皇子殿下商量,是继续前行还是就此返回?
朱高煦、朱高燧有点困惑的望着郑和,他们搞不懂郑和所说的意思!
郑和解释说“:此地已经是古籍中所知的极远地方了,当然这是汉使张骞所到的最远的地方,而蒙古人到达最远的地方还在前面一部分,但是已经有几百年没有人去了,风土人情以及地形地貌是否发生变化,我们也不清楚。”
郑和继续说:“从某种程度上,这里已经是这一次航线能够到达的极限了!再去的话很可能风高浪急!”
朱高煦问:“郑大人的意思呢?”
郑和说“:”如果二位坚持前行, 我们就继续,如果二位觉得就此打住, 我们就返航!”
朱高煦此时脑海里不断浮现出朱棣曾经对他许下的诺言,心中思绪万千。他不禁开始思考起自己是否真的具备这样的能力,回想起过去种种经历,他心里十分清楚,如果自己没有足够的实力,又怎能如此出色地完成那场惊心动魄的靖难之役中的军事任务呢?不仅如此,他还成功地将原本地位低微、组织松散的捕快们训练成了一支纪律严明、专业化极高的治安队伍。
那么,对于权力和**,朱高煦究竟有没有野心呢?答案显然是肯定的。然而,经过深思熟虑后,他已然深刻地意识到自身与朱高炽之间存在着难以逾越的差距,这种差距正如原先历史线上朱棣与朱标一般悬殊。倘若现在选择回到京城,等待他的恐怕只有一个无所事事的闲散王爷身份罢了。而且以朱高炽的性格和手段,绝无可能给予朱高煦施展才华的机会!
既然如此,何不放手一搏?或许前方真有一片广阔天地正等待着自己去征服,说不定在那片土地上,自己能够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帝王!想到这里,朱高煦眼中闪过一丝坚定,决心要去寻找属于自己的舞台,创造一段新的传奇人生。
朱高煦目光凝视着自己的三弟朱高燧,轻声问道:“三弟对此事有何看法呢?”
朱高燧微微皱眉,陷入沉思之中。过了片刻,他缓缓开口说道:“此次与郑大人及二哥一同出行,让我深切感受到天下之辽阔,远超乎我从前的想象。面对如此广袤无垠的世界,我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冲动——既然已经踏出了这一步,何不继续前行,去更远的地方一探究竟呢?或许在那未知的远方,还有更多令人惊叹的景象等待着我们去发现。”
朱高煦听后嘴角扬起一抹微笑,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之意。他心想:果真是志同道合之人啊!这种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渴望探索的精神,正是他们兄弟之间的默契所在。于是,他拍了拍朱高燧的肩膀,表示赞同地说:“好!那就让我们一同踏上这段旅程,勇敢地追寻那些未被揭开的谜团吧。相信在这漫长的路途中,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等待着我们。”
他也说道:“不瞒郑大人您说啊,当父皇刚刚登上皇帝宝座的时候,便亲口在地图上指了一个地方对我许下承诺,如果有朝一日我能够发现那片崭新的大陆,那么他将把那块土地作为自己的封疆领地,让我在那里建立起属于自己的伟大事业与功勋!甚至称帝,如始皇帝一样!”
郑和听了这话之后,脸上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他微微颔首,表示认同地点头说道:“甚好!如此一来,我便可放心矣。想来陛下慧眼如炬,自不会看错自家孩子。今日一见果真如此,其见识、胆略皆非常人所能及也。假以时日,必成大器!”说罢,郑和眼中闪过一抹赞赏之色,仿佛已经看到了这位年轻皇子未来的无限可能。
他郑重的站了起来,面前的书案上拿起一个圣旨道“:陛下圣旨,两位皇子接旨!”
朱高煦两兄弟惊讶不已,但是来不及细问,抱拳躬身道“”:儿臣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