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假期的第三天。
一大早的,孟孝武跟蒋芳两口子就在灶房里忙活着弄早饭,煮了现包的饺子和鸡蛋。
等下侄女儿就要去城里坐车回渝市了,两口子别提有多不舍了。
刚收拾好东西的孟小丽,下楼便瞧见二婶从灶房里端了一小盆的饺子走进堂屋。
小浩子跟在孟小丽身后打着哈欠,一副没睡醒的样子。
估计是瞧见了她妈手里端着的饺子,顿时就来了精神,流着哈喇子凑了上去。
“妈!今天早上吃饺子啊!?”
也不怪小浩子那么惊讶,上次吃饺子好像还是过年时候的事儿。
蒋芳一直嫌包饺子挺麻烦,擀面剁馅,一顿饺子得忙活老半天,所以很少会包饺子来吃。
蒋芳一把扒拉开眼珠子都要掉盆里的小浩子,朝自家侄女儿招了招手。
“丫头,赶紧的,趁热吃!猪肉白菜馅的!”
孟小丽也没想到二叔二婶起了个大早就是为了忙活这顿饺子,不由得鼻头一酸。
昨天二叔二婶去镇上回来后,给她做了一大桌的好吃的。
趁着吃饭的时候,孟小丽说了自己今天一早得去城里的事。
二叔本想让她吃过午饭再走的,跟他一起走的。
他们工地明天开工,明天早上从家里出发肯定是来不及的,下午他就得去,晚上住工棚那边。
孟小丽着急去见方华,自然是不方便同行,便借口说元旦节人多,怕去晚了买不上票。
孟孝武想了想也是这个道理,怕耽误丫头行程,也就没再坚持。
一顿包含了二叔二婶不舍情绪的饺子,每一口都让孟小丽眼含热泪。
吃过早饭还不到八点。
孟孝武把停在檐坎上的自行车弄到了院坝里,打算骑车送孟小丽去镇上。
孟小丽刚要拎上自己背回来的那个包出门,二婶便又从灶房里拎出一包东西叫住了她。
“小丽,这二婶给你炸的酥肉,你带着回厂子里吃,这东西经得住放,不担心坏。”
二婶的一番心意,孟小丽自然没法拒绝。
只是背着的那个小背包容量有限,想要把这一大包酥肉塞进去,就得再拿些东西出来。
背包里放的就是些孟小丽换下来的衣物,除此之外还有一样东西是她前阵子忙活的成果。
回渝市要坐四五个小时的车,贴身的衣物或是这鼓鼓囊囊的一包酥肉拿在手里自然是不方便的。
孟小丽便将那个用蓝色礼品袋装好的物件拿在了手上,把二婶用塑料袋裹严实了的酥肉塞了进去。
走出院门,孟小丽坐上了自行车,含着泪朝站在院门口的二婶和堂弟挥了挥手:“二婶,小浩子,我走了,等过年再回来看你们!”
蒋芳一边抹着眼泪一边朝叮嘱道:“丫头,回去路上注意点,到了给婶儿打个电话!”
站在边上的小浩子也是眼眶通红,瘪着嘴依依不舍道:“小丽姐,你过年记着一定回来啊!”
强忍着将要溢出眼眶的泪水,孟小丽朝小浩子笑了笑:“嗯!要听二叔二婶的话,姐过年又给你买礼物!”
“坐稳了!”眼看时候不早,孟孝武也没再耽搁,一蹬脚踏自行车便稳稳当当的向着镇上而去。
冬日的清晨不见阳光,天空仍旧是雾蒙蒙的一片。
自行车骑出去老远,孟小丽依旧能看到院门处站着的两道身影,眼角含着泪水便再也藏不住,顺着脸颊缓缓滑落。
十分钟不到,孟孝武便将侄女儿送到镇上的车站。
同是长辈,叔父们对子侄一辈的疼爱大多不同于娘亲婶婶们的潸然泪下,而是静默无声的默默付出。
将孟小丽送到车站,不善言辞的孟孝武只是简单的叮嘱过几句后,便先一步抢着付了车费。
之后又去旁边的小卖部买了一堆零食,赶在客车出发前从窗户递到了孟小丽手上。
“拿着路上饿了吃!到那边了给二叔来个电话!”
“晓得了!二叔你回去吧!”孟小丽从车窗探出脑袋,朝越来越远的二叔挥了挥手。
直到客车驶离了站台许久,孟孝武才骑上了自行车往回走。
回到家中,蒋芳还坐在灶房里抹眼泪,瞧见自家那口子回来了忙问道:“送上车了吧?给丫头买吃的了没?这走了多久?啥时候能到?”
孟孝武被自家婆娘这一堆问题问的脑壳子疼,哭笑不得应了句:“人家丫头这是去上班,又不是不回来了,怎么弄得跟你闺女嫁人似的……”
被自家那口子这么一调侃,蒋芳顿时没好气的往孟孝武身上拍了一巴掌:“你知道个屁!这丫头可不就是咱的半个闺女嘛。”
就在两口子较嘴劲儿的时候,打院门口探出一脑袋往院里瞅。
见堂屋门开着又没瞧见人,便扯着嗓子吆喝了一句:“芳儿,在家没?”
听到外边的动静,刚抹掉泪花的蒋芳忙循着声儿出了灶房走到了院坝里,背着手的孟孝武也跟在身后。
到了院里,蒋芳抬眸一看便瞧见孟华娟正领着一差不多岁数的短发妇女从院门口走了进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