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其实也并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别有用心,就是她一熟人刚好也在为小儿子的终身大事发愁。
前几天还问过她身边有没有合适的小姑娘,有的话给介绍介绍,到时候要是真成了肯定给包个大红包。
当然,说是熟人其实也是没想的那么关系亲密,就一个院儿的邻居,抬头不见低头见的那种。
但既然孟华娟将这事儿放在了心上,那肯定就不单单是惦记人家那点红包。
她那邻居可不是一般的中年妇女,人家那可是镇卫生院上班的,办公室主任,管后勤的。
家里那口子更不简单,在县医院里边上班的。
别看孟华娟她们一家现在住到了镇上,可日子过得却没有别人想象中的那么滋润。
她家那口子就是跑三轮的,家里有一辆拉货的三轮车,靠着帮人拉货挣点辛苦钱。
货三轮就那点载货量,太大了装不下,太远了又跑不了,所以一年到头也挣不下几个钱。
她自己也是个闲人,没什么手艺,出去干活儿人家嫌她岁数大不要,整天就忙活家里那点事儿。
儿子倒是成家了,小的也带上了,不过儿媳妇整天就搁家里边带孩子,就靠着那儿子上班那点工资养活,除去俩大人和小孩儿的开销后,还能剩下个啥。
时不时的还得找她们老两口子接济一下。
孟华娟之所以惦记帮人家说媳妇儿的事儿,其实也就是想着跟人家拉拉关系,要是真事儿真成了,以那两口子的人脉,帮扶一下她这一家子,给安排个轻省稳当点的活儿那不是简简单单。
既然起了这心思,孟华娟自然对小姑娘有没有男朋友这个事情格外上心。
只是这些事情终归不好直接去问人家小姑娘,小姑娘的父母孟老三又没在,只能从老大老二这边想办法打听一下。
孟孝武的几个亲戚见孟华娟似乎对老三家丫头的事格外上心,也大概能猜到估计是想给那丫头说门亲事。
到了她们这个岁数,又是乡里乡亲的,也都不避讳这个事。
搁以前那会儿,她们不也是这么过来的嘛。
不过这丫头自打老三两口子出去打工以后,一直都是由孟老二两口子代为照看的。
上学那会儿每逢周末偶尔还能看到一眼,可自打出去上班以后,一年到头也才见着这一回,自然是不知道人家小姑娘处没处对象的。
“要不你让问问孟老二家媳妇去?”
坐孟华娟旁边的那中年妇女见孟华娟似乎真动了心思,便给出了个主意。
孟华娟也觉得是这个理,当即点了点头,准备等下寻着蒋芳空闲的时候问上一问。
上到二楼的孟小丽自然是不知道自己这刚回来就被人给惦记上说亲的事儿。
跟在小浩子身后,孟小丽来到了以前她住的那间屋子。
推开门一瞧,里边的布置跟她刚走那会儿几乎没什么区别。
她从学校搬回来的那些课本书籍,现在也都还原封不动的码在原来位置。
屋子里的书桌地面都是干干净净的,床单被罩也都是叠的整整齐齐的,细嗅之下闻不见一丝霉味儿。
近一年没回来过了,屋子里的一切却还是那般熟悉,孟小丽不禁又是眼眶一热。
一旁的小浩子倒是没察觉到自家堂姐的异样,还沉浸在得到礼物的喜悦当中。
灶房里,侄女儿已经到家了,蒋芳这会儿也没在去忙活篓子里的猪肉。
让大嫂帮忙看着火,她自己则是拎着锅铲开始炒菜。
中午那会儿的菜还剩下不少,晚上也没那么多人,再切上些猪肝瘦肉炒上几盘就够了。
不过特地的多切了一些瘦肉和咸菜,又弄来了小半盆年底刚晒出来的红薯粉,准备煮上一盆子的滑肉(裹了很厚一层红薯粉的水煮肉坨子,当地特色,外地好像还没见过这种做法)。
石秀兰往灶孔里添了些柴,随后朝站台另一边正忙活的蒋芳问道:“小丽那丫头这趟回来能待几天啊?这都多长时间没回来过了,赶明儿让她上我们那儿吃午饭去!”
能当半个女儿的亲侄女儿到家了,蒋芳这会儿心情很是愉悦,随口便应道:“元旦节估计也就能待个两三天吧,等下你自个儿给她说就成,这丫头好容易回来一趟,你可得做顿好的!”
石秀兰也知道她这个弟妹稀罕那个侄女儿:“你这话说的,我这个当大伯娘的还能亏待了老三家闺女?”
蒋芳也是咯咯笑道:“那指定是不能的……”
石秀兰拎着火钳扒拉了几下灶膛,又问道:“芳儿,老三那两口子今年回来过年不?”
“不知道,好长时间没来过电话了,等空了我问问。”蒋芳忙活的身子顿了顿,抬手将额前散落的一丝头发拢到耳后。
“这两口子是真不打算要这闺女了还是咋滴,这都多久没回来了?小璐那丫头也是挺长时间没见着了。”石秀兰看着灶膛里燃烧的火苗怔怔出神,想起了那个跟小丽有六七分相似的小丫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