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卓回内陆的两个来月,曲久勷一半时间在港岛,另一半时间在新竹。
两边来回跑,貌似忙的鸭批。
对,就是貌似!
新竹那边是真的忙,工厂从无到有的拔地而起,事情千头万绪。曲久勷又有意展现自己的能力,疲惫是应有之意。
隔三差五的回港岛,明面上的理由是顺生在大规模改建。尽管有曲静盯着,但离不开他掌握大局。
实际上,改建方案是既定的。
有了上次损坏老厂房承重结构的失误,安泰的施工质量大幅度提高。旁边还有港理工建筑系的专业人士负责监督和验收,基本没有需要曲久勷操心的地方。
之所以往回跑,一方面是懒散惯了,在新竹装几天样子,就找个由头偷懒休息。
另一方面是……惦记着人在港岛的白月光。
张徽之在港中文当讲师,每月有五千左右的薪水,不算少,但也不算高。维持基本生活肯定足够,但绝谈不上富足。
更何况还要养俩孩子呢。
李大姑娘没什么手艺,又想赚点钱贴补家用。还自诩为文化人,拈轻怕重讲格调。
思来想去,打算开一家花店。正好有经验的妹妹在,可以给予她指导。
姐俩考察了一番,发现沙田一片说是穷乡僻壤都不过分。满眼的山村和农民,缺少中产,几乎没有小资。
这样的人口结构,是养活不了花店的。
去深水埗或是荃湾?
那里倒是热闹,但没法在看顾家庭和孩子。
要不怎么说,还是从业者明白行情呢。李大姑娘愁的不行时,李二姑娘发现了商机。
她跟着姐姐考察行情时,发现港岛的鲜花,总体上比弯省贵了一倍都不止。
究其原因,除了消费水平高之外,进价是根本。
沙田偏僻,土地的租价很低,为什么不经营一家花房呢?
李大姑娘对种花的辛劳一无所知,听到妹妹的想法,脑子里的画面是络绎不绝的客人自己找上门来。
她只要穿的漂漂亮亮的,站在美美的花海中间收钱数钱就行。
于是,欣然同意了妹妹的提议。
想法有了,新的问题来了。
开花房是需要钱的。
沙田的土地确实便宜,但也是需要钱的。沙田的水资源不算丰富,养花又需要大量的水,申请打井,还是需要钱。
花店里的鲜花之所以娇艳,是因为无需经受风吹雨淋。所以,要搭玻璃房。
要不怎么叫花房嘛~
还有种子、花苗、肥料、农药,一切的一切都是需要钱的。
姐妹俩算来算去,至少要准备八万港币。规模稍微大点,品类稍微多点,预算就要超过十万。
李大姑娘手里倒是有一些积蓄,但她想考个港岛的驾照,再买一辆小车车,好方便接送孩子上下学。
除去那部分预算,最多能拿出一万多不到两万块。李二姑娘能借给姐姐五万块。俩人加一起连七万块都凑不到,哪怕按照最低预算也不够呀。
于是,李大姑娘偷偷打电话联系曲久勷。明面上是她想借钱,但拉着李二姑娘作陪。
不需要明说,潜台词非常明显:花房的事要是能成,我身边的大美妞儿就能留在港岛。你看着办吧。
要是换作以前,曲久勷早就大手一挥的装土豪了。但这段时间在弯省扮演沉稳干练的商界精英,让他成长了不少。
先不动声色的认真了解了一番港岛的花市,又了解了经营一家花房的投资和运营成本。
作势一番深思熟虑后,总结道:“花房的利润空间取决于规模。规模越大,均摊成本越低,利润空间就越大……”
好吧,这是一番万金油似的废话。放到绝大多数的实体产业都不会错。
但是,听得李二姑娘美眸隐隐发光。觉得眼前这个男人好厉害,居然只是一番简单的了解,就参透了经营花房的核心奥义。
怪不得只几年的时间,就在港岛闯出一番天地。
曲久勷说完无比正确的废话后,估量了下兜里的钱……有点尴尬。
加上亲亲大侄子给他讨好老姐的剩余,满打满算只能拿出十万块。
于是,按下甩手砸出几十万的强烈意愿,眉头微皱着沉吟了一番,诚恳的说:“虽然规模越大利润越大,但你俩毕竟新入行,缺乏经验。
对未知的困难与风险估计不足,投资规模不宜太大。
综合考虑,先投资十几万,搞一家中等规模的试水。如果经营的不错,再考虑逐渐追加投资……”
又是一番“老诚之言”,听得李二姑娘连连点头。
李大姑娘虽然有心种下一片大大的花海,赚多多的钱。但人家成功商人的话,听着确实有道理。
她还真有点害怕一场病害,或是一场超级台风搞得血本无归。
于是,狠狠的夸了一番曲大成功人士。
成功人士谦虚的笑了笑,示意司机送上支票本,唰唰唰的开出了一张十万块的现金支票。
那潇洒劲儿,帅的不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