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状态目前做不到,降低标准后,只针对岛上有限种类的毒蛇和毒虫,还有少数几种有毒植物,感觉就容易了很多。
无论是毒虫,毒蛇,还是有毒植物,都是通过叮咬划伤,进入血液系统才能造成伤害,只要有足够的警惕性,大多数都可以防范住。
万一不幸中招,针对性的解读血清或者药剂,对神农实验室来说,也不是问题。
最需要预防的还是少数几种急性毒素伤害,第一类是神经毒素伤害,其次是溶血毒素,肌肉毒素伤害,中毒后处理不及时很可能致命。
巴米岛上存在一种灰獴,体型和狐狸差不多,毛色灰黑,以岛上的各种蛇类鼠类昆虫为食,还可以吃水果补充营养,因为岛上除了少数鱼类,没有发现更大型的陆生动物,它们几乎可以算是岛上食物链的顶端存在了。
这种灰檬最重要的特长就是自身对大部分蛇毒有免疫能力,加上它们动作迅速,可跑可跳在雨林里行动起来如履平地,那些对人类威胁巨大的毒蛇,对它们来说,就是一个个会动的辣条。
王森目前主要就是研究灰檬对蛇毒的免疫原理,研制出来一种抗毒血清,让人可以抵抗岛上的毒蛇以及大部分的毒虫伤害。
因为有了模仿样本存在,他们的研究进展很快,曾凡就将注意力转移到了岛上的野生植物上面。
岛上的植物种类繁多,但是能供人类食用的并不太多,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各种芭蕉类植物,在基因层面改造它们的营养成分生成,对曾凡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以前实验室研制的大多数药剂成分,都来自改造的酵母菌进行合成,这方面他们积累了大量数据,经验也比较丰富。
可是药剂的临床实验过程比较长,制药过程也比较复杂,对现代化设备的依赖程度比较高,很多人养成的习惯也不会没病服药。
十九药剂的成分比较复杂,药剂很多重要成分其实没有发挥作用,被浪费掉了。
通过最近对来自巴米岛的多种植物进行基因测序和演化模拟,曾凡发现很多高度相似的蛋白生成基因,也让他萌生了想法,尝试将十九药剂的功能融合进去,让普通人吃水果补充营养的同时,也能达到服用十九药剂才有的效果。
这些水果的母体基因组都很大,可以动手脚的地方也很多,唯一不方便的就是生长太过缓慢,实验一次需要很长的时间。
香蕉的基因组包含十四亿碱基对,比人类三十二亿碱基对也就少一半左右,但是它们的基因模拟演化过程却格外简单,只需要几个小时的时间,在精卫超算的模拟环境下就能开花结果。
有了这个便利之处,也让曾凡得以同时进行多种水果的研究改造,只是真正的效果就需要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去验证了。
岛上那些数量比较大的水果,大部分都是多年生植物,从生根发芽到能开花结果,往往需要少则几个月一年,多则几年甚至十几年时间。
曾凡找到调节这些植物生长节律的基因,可是研究过后发现涉及到的多组基因序列修改起来太麻烦,以现在的技术手段还实现不了。
也是这个原因,让他想到一种生长迅速的生物,既不是动物,也不是植物的生物,真菌类生物,蘑菇。
蘑菇的基因组碱基对从几十万到几百万不等,比那些乔木,灌木,藤本等等植物基因组简单多了,它们的生长速度也迅速的多,快的几天慢的也不过几十天就能长成,对生长条件的要求也没有大型植物那么高。
王森从巴米岛带回来的生物样本中,也有十几种真菌蘑菇等样本,只是基因测序和模拟结果让曾凡不太满意。
带回来的大多数都是有毒蘑菇,它们的虽然没有毒蛇的主动攻击性,不去吃一般不用担心中毒,这些蘑菇的毒性也没有眼镜王蛇那么致命,可是有几种毒性却很不好去除。
能在自然界中进化出来,并且存活到现在,每一个物种可能都是万里挑一,亿里挑一,有自己独特的生存之道,曾凡不想随便灭绝哪一个种类,可能他也做不到。
他更感兴趣的是创造出一个能长久存在的全新种类,动物和植物的改造太过复杂,酵母菌细菌蓝藻之类又肉眼不可见。
数来数去他改造过的最大型生物算是珊瑚虫了,成虫也不过一两厘米而已,可惜同样繁殖速度缓慢,曾凡在擂鼓岛周围及附近海域播散了不少,可是真要见到成片的珊瑚出现,最少也要三五年后才行。
凭空创造一个全新物种太难,他也只能在现有的物种基础上进行改造,一点点积累经验。
真菌蘑菇就是一种很适合的物种,先易后难的进行实验,热带雨林的环境很适合蘑菇生长,根据王森考察后带回来的数据,那里的温度并不是很高,这里的实验室也很容易模仿同样的生存环境。
经过对比挑选后,曾凡决定用木耳,鸡腿菇,猴头菇几种比较常见的真菌物种进行改造尝试,它们和酵母菌都属于真菌大类的生物,基因序列相似度还是很高的,难度也不是很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