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别小看黄忠的智慧,身为军伍中年,知道这三等人的不同。训练成作战部队的话,不管是多少人的编制,他陶家便是等同于造反,而武州也会落下个罪名。
陶基听后说道“作战部队就算了!但也不是明面上的护卫或护院,最好是来无影去无踪的暗卫,能保我陶家安危便可!”
训练一百名武士,其实也有可操控的空间,若是交给王越,他必然有办法,在这中间插入自己的探子,所以黄忠马上同意。
于是双方马上签下了协议,由陶基与甄尧签下训练经营酒楼的仆人协议,与及四海集团十年内,不及涉扬州的酒楼业务,再由陶家总代理扬州的水酒业务,黄忠则代表武州签下粮食购买协义及训练死士协议,随后二十钱的巨款三天后交付。
此时在长江上有一股水匪极为活跃,这般人大约有三千人,首领乃是后世历史上的江东十二虎臣之一,便是二十九岁的甘宁甘兴霸。
依据后世历史记载,甘宁本是巴郡临江人,对于的出生年份及去世年岁却有些出入,有记载甘宁去世于建安二十年(215年)的冬季,也有记载甘宁去世于建安二十五年(220年),还有记载黄初二年(221年,还有关于他去世时的年龄也是争议极大,有说甘宁去世时已有六十六岁,也有说仅有四十九岁。
而如今且不论甘宁去世年岁,但能肯定甘宁出生于公元165年,今年不多不少正好二十六实岁二十七虚岁,与赵云是同龄之人。
这个年岁也符合甘宁的平生经历,甘宁年少时十分的轻狂,乃是巴郡当地有名的街溜子,之后又与其他伙轻薄少年组成了一股力量,与黄巾军类似自称渠师,在巴郡的长江沿岸抢夺船只财物,为人十分豪爽、残爆、奢华,祸害长江过往船只多年,以蜀锦为船帆故而人称锦帆贼,当时甘宁应该是十八岁至二十岁之间。
青年时甘宁停止了当水匪,不知什么原因,他开始学习文化,钻研诸子百家之说,并且十分的敬重文人,算是浪子回头了。
益州刺史刘焉,知晓锦帆贼浪子回头后,便马上给了甘宁一个计掾的官职,相当于巴郡的会计,算是招安了甘宁一众,刘焉肯定是害怕甘宁重操旧业,故而有此安排,而甘宁又升任巴郡郡丞一职,可以说是有些能力。
后历史上甘宁是在公元194年投奔的刘表,当年益州刺史刘焉病世,其子刘璋正式掌控益州。
在荆州别驾刘阖的策反下,甘宁与沈弥、娄发等人起兵反叛刘璋,但却被担征东中郎将赵韪击败,甘宁率八百人投入刘表麾下。
甘宁反益州,与后历史上反刘表,其实皆因刘表与刘彰二主比较仁弱,没有争斗天下的志向,仅有割据一方偏安苟富的小心思,所以甘宁才会两度易主。
而此时仅是公元191年,刺史刘焉尚却在世,去年十九路诸侯反董时,赵云、曹操、孙坚等英雄名震天下,而益州却未派一名一卒,其间甘宁与沈弥等人多次建议刘焉出兵,特别是袁术兵临武关时,甘宁更是主动靖婴,自愿带兵去武关助阵。
只可惜刘焉胸无大志,多次拒绝甘宁的请求,身居人下甘宁敞屈不已,之后又听闻赵云在长安司徒府,手持利刃生割董卓的头颅,其英雄事迹传遍天下。
甘宁终于在去年十月,又招集了旧部与他们饮宴后十分的感慨,自称被困在益州,无法开展心中抱负,无法与同龄人赵云一样扬名天下,众旧部听后劝其重操旧业,与刘焉分道扬镳,摆脱官职束缚,寻机再找明主投靠。
于是甘宁在当月就抛弃官职,重新下水在长江流域抢掠物资,数月间其名再次威震长江两岸,手下水匪也快速达到了三千人马,其活动范围扩大数倍,西起巴郡东至扬州境内的彭泽湖,成为了长江中上游一霸。
甘宁这个人性格比较复杂,他出身巴郡甘氏豪族,年少时喜好奢侈,出入皆是陈车列阵,身边侍从无数,排场威风而光彩。
但他对人却十分的豪爽,喜欢结交巴郡的闲散少年,因为其父亲为狱吏,并在狱中私杀罪犯,被县官下令追捕入狱,甘宁组织人手杀死县官救出其父,从而开始成为水匪。
入寇后甘宁变得十分的残暴,据说一位仆人因为给甘人端酒时,不小心将水酒洒了,甘宁将其捆在桑树上,亲自挽弓将他射死。
甘宁成为了长江的大害,也是陶基从益州与荆州运粮的障碍,当然甘宁这股水匪是可以用钱粮买通,只要陶基派人先送去一份物资,甘宁会给陶基一些锦帆,挂上甘宁特制的锦帆,陶家的船队便可通行无忧。
可惜事意愿违,原本刘表就派别驾刘阖去招安甘宁,刘阖与甘宁扯皮了许久,都还没有达成协议,刘阖长期滞留甘宁营中,见甘宁收下了陶家的物资,刘阖便心生一计。
刘阖对甘宁说道“兴霸可知晓陶家为何能付出如此多的代价,这些物资钱银足有千万之数,你可知陶家将运转何物,此物又运往何处?”
甘宁听罢哈哈笑道“自然是知晓,秣陵陶家大汉的粮商巨富,当然是要运输大批粮食,据说将运至丹徒。不过看来这笔粮食生意利润极高啊!照例计算得有上亿钱,大人的意思是我应该多要点吗?”
刘阖听后摇了摇头说道“不!兴霸应该截下这批粮食!据我了解,陶家将从益州转运三十万石,从荆州转运五十万石,这可不只亿钱,价值近三亿钱啊!你若是截下,再随我投奔荆州,我保证给你一郡之地,兴霸可留下部分粮食招兵买马,坐稳一郡太守,到时候便是一方小诸侯,锦衣玉食威风凛凛,总比在长江之上求生,身背锦帆贼的恶名,要好上数百倍吧!”
喜欢见龙定鼎请大家收藏:()见龙定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