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就算没有吕布出现,有安集将军董承、司隶校尉胡种、卫尉宋翼、护羌校尉杨瓒及已投赵云的越骑校尉伍孚,一众人马两三万,加王允之兄王宏率领的私兵,有是有实力争夺长安的控制,如今有吕布出现,则是锦上添花十拿九稳。
王允回到长安后,也能有所作为,再利用计策挑拨董越、李蒙、郭泛三方的紧张关系,他还是有可能控制长安挟持天子。
而吕布虽然只是武夫,但也不是一点志向都没有,高官厚禄自然是他的追求,加上他已被貂蝉所迷,他也只能暂时放下私仇旧恨。
之后吕布与王允火速赶回长安,从章城门进入城中,为了向汉献帝表忠心,吕布入城后便与安集将军董承、司隶校尉胡种率领数千人马直攻太师府。
原本吕布与王允未归城前,长安内就分成了四部分,以董承等四将带兵控制了长安西南的皇宫,郭泛则带兵控制了长安城东南的长乐宫一带,李蒙率部控制了东北角的明光宫周围,董卓的侄子董越也率兵入驻了西北角的太师府与桂宫,四方人马互相攻伐,都想占据长安城。
吕布进城后行势大变,他带兵攻入了太师府,并且斩杀了已是太监的董钭,真是叫唏嘘不已,几个月前吕布还亲切的称呼董钭为三弟,同时参与了人质交换,如今说杀就杀,吕布是没有半点犹豫,不带一丝感情,而且还屠杀了太师府的其他家属。
而董越则退出长安城,不得不带着残兵,前往河东郡,之后董越也被河东的牛辅击攻败,并且被牛辅抓获斩杀,其实两人多少也算亲戚,不联手也罢,还互相残杀。
董越退走之后,郭泛与李蒙皆是十分惧怕吕布,听闻吕布已赶走董越,两人也不敢相抗,带着自己人马便退出长安城。
郭泛带领四万人马逃到了池阳,而李蒙则率领二万人马逃到陈仓,投入董卓之弟董旻麾下,军师李儒也从清明门出逃前往陕县。
吕布收拢董卓残军三万有余,与王允、董承等人合兵六万,控制了长安城全境,顺利完成王允的策划。
之后董卓次子董镶到达陕县,以至收到董卓被杀的消息后,陕县的董卓大军发生骚乱,最终内斗开打。
吕布部将曹性与魏续,打算率领吕布的本部人马前往长安,主帅胡轸与王方则率兵阻止,吕布的同乡李肃见此便站在吕布这一方,与曹性魏续共战胡轸。
绳池的朱隽大军见此,便倾全城之兵来攻,混战中董卓的次子董镶被孙策斩杀,胡轸率两万余人马向西而逃,之后投入李傕麾下。
李肃与曹性、魏续率三万有余逃回长安城,王方则二万人马逃至临晋县,有近三万人马被朱儁、孙坚、刘备联军歼灭,另有二万人马溃散,约有三万散兵游勇逃至华阴县,成为中郎将段煨的步卒。
联军大获全胜,并且向前推进占据了湖县,而段煨则拥兵八万,据有潼关与华阴城,并且有军师李儒的相投,在险峻的潼关面前,朱隽不敢轻举妄动。
之后左冯立翊、右扶风、京兆尹及河东郡,成为董卓旧部的争夺之地,董越与牛辅击败李肃,李肃被吕布问罪斩杀,牛辅又与董越内斗,董越战败被牛辅杀死。
牛辅部将胡赤儿,因贪图牛辅的金银财宝,与其部下偷袭杀死了牛辅,并将牛辅的头颅送至长安。
胡轸因不满李傕而背叛,与李傕开战,战败后胡轸再降李傕,皇甫嵩复出率兵,攻打郿县不胜而还,但却斩杀了董旻与董锐,至此董卓的兄弟子侄尽亡。
王允以天子诏令,命令郭泛、李傕等董卓旧将出潼关讨伐朱儁,反而引起郭泛、李傕、樊稠、李蒙、王方等人会合,一起围攻长安八日,因城中有蜀兵打开城门,以至王允与吕布战败,吕布向东出逃王允被杀。
李傕等人占据长安后,由李傕、郭汜、樊稠三人共掌朝政,后来李傕杀死了樊稠,与郭泛互相攻伐,总之今后七八年内,三辅地区纷争不断。
直到公元198年,已降曹操的段煨,奉命与裴茂共率大军打败了李傕,才使三辅地区获得暂时的安定,据说曹操控制三辅后,其人口庄户竟已少去七八成。
当然今后的三辅地区,赵云暂时在短时间内并无法触及,只能随历史去发展。
吕布将董卓的旧部赶出长安后好几天,才想起心爱的貂婵,可是他打算去司徒府接人时,王允却告诉他,貂蝉已被赵云掳走。
关于貂蝉被赵云掳走的前后,王允是这样讲叙述的,在赵云刺杀董卓成功后,依计将王允当成了人质带人,当时司徒府内纷乱不堪,所以王允也没有注意到这些。
而此时赵云已派人抓走了貂蝉,一直到王允与吕布回城,王允经过一番调查才知晓事情经过。
原来王允被捉到庄园时,貂蝉也在其中,只是当时两人被分开看管,王允自己也没有想到赵云会贪图貂蝉的美色,在刺杀后的逃跑途中,竟然不顾个人生死与计划的成败,因为个人好色强行带走貂蝉。
同时王允还控诉赵云,在吕布与王允离开后,赵云又返回自己的庄园,与越骑校尉伍孚狼狈为奸,将庄中的金银财宝及粮食物资抢掠一空,还将王允的儿子王盖给揍了一顿,绑在庄园内饿了两天。
王允当着吕布的面,上演了一出苦情大戏,他痛斥赵云是贪财好色之徒,他大骂赵云是强盗土匪,他嘲讽赵云不配拥有高贵的地位,他咒骂赵云会遭天谴。
总之王允表现的比吕布还要愤怒,还要更加激动,甚至是直接哭昏了过去,反让吕布十分的意外,一时间竟不知如应对。
本来暴怒异常的吕布,本想责问王允,为何回城后发现貂蝉失踪后,不马上通知自己,叫错失了追回貂蝉的良机。
喜欢见龙定鼎请大家收藏:()见龙定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