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么的,下半场排练就开始了。
方永波的排练进度也并没有因为舞台上多了一个小鬼而受到影响。
或者说排练正式开始之后他就再也没有理会过王小虎。
和上半场排练如出一辙,哪个声部出问题就解决哪个声部的问题。
过程中他从没有转过头问王小虎一句听懂了没有,就连和李安关于第四乐章的两次交流时间加起来也没有超过三分钟。
演奏员们也是如此,当方永波抬手示意排练开始后,他们的注意力都从王小虎身上回到了工作当中。
李安就更不用说了,他上台之后看都没看王小虎一眼。
转眼下半场排练便要结束。
在台下小车的视角里,王小虎就这样“傻傻”地在指挥台旁边站了一个多小时。
不过小车心里清楚得很,王小虎的脑瓜肯定已经不够用了。
小车确实没猜错。
从一开始的懵逼到我吊吊吊吊吊吊吊吊吊吊吊吊,再到全神贯注,王小虎只用了两分钟。
当方永波抬手示意乐队准备,他手里的指挥棒也像是动了起来。
如此机会面前,他恨不得把每一个舞台细节都扫进自己的脑海中。
可当音乐真的响起,他的大脑瞬间一片空白。
同样的圆号引子,在台下听是一种感觉,在台上听又是一种感觉。
就好像在台下的时候他是在看一部戏,而站在台上他便成了戏的一部分。
近距离面对圆号直冲面门的冲击,他鸡皮疙瘩起了一身。
如果不曾站在这样的舞台上,面对面看着这样的乐队,恐怕他不知道还要多久才能体会到什么才是真正的交响乐团。
没错,圆号的引子过后,王小虎便放弃了跟着音乐走,因为他根本跟不上音乐。
根本上就不跟了,王小虎哥直接放弃跟随音乐,他把专注用在了感受舞台。
从侧面来讲,小虎哥是非常聪明的,如果他拼命地想要跟上音乐,他注定会错过一次绝佳的舞台体验。
把舞台当成一个巨大的音乐现场,就像把手机里的音乐公放然后开到最大音量。
听着音乐,他的目光游走在舞台的每一个角落。
目光所及之处,他发现了许多在台下发现不了的有趣细节。
人物篇。
比如首席小提琴叔叔每次休息的时候会先推推眼镜。
比如单簧管外国大叔每次要吹响前都会化身怒目金刚,吹完之后会呲下牙。
比如吹长笛的叔叔总会看向吹双簧管的阿姨笑。
比如吹双簧管的阿姨在演奏的时候两腮一股一股地向青蛙,很是有趣。
比如有一个拉大提琴的女士看起来真的很年轻,感觉只比季洋姐姐大一些,笑起来很甜美,可刚才在台下的时候他以为台上的乐手都是叔叔阿姨。
其实并不是,他发现有相当部分的面孔他都应该叫哥哥姐姐。
好棒的感觉,看着各个年龄阶段的演奏员坐在一起演奏,尤其在老师演奏到行板乐章的时候,王小虎心里生出一种感动。
他感觉所有人就像是战友一样坐在一起演奏,这时他脑海中兀然出现一行小字——原来这就是广市交响乐团。
好棒的感觉。
未来他能拥有这样一支乐团吗?
一支所有人都为了一个目标共同努力的乐团!
小虎哥第一次意识到,对于一支乐团,乐手的重要性绝对不亚于指挥。
之前他一直都把乐手当成指挥台的背景板。
第一次他感受到了每一个乐手在舞台上都是有血有肉的存在。
相比而言,倒是他的老师,嗯,怎么说呢~
从来没有以这样的视角观看过老师的演奏,王小虎觉得老师在刚才的演奏中冷冰冰的,虽然很酷。
如果老师也多笑一笑就好了,王小虎也考虑到是不是因为音乐的原因,毕竟这首作品的气质就和阳光明媚的莫扎特完全不同。
最后就是方伯伯。
崇拜,除了崇拜王小虎找不到背的词了。
方伯伯的一举一动都在音乐中,哪怕就是一个再细微的侧身动作都能让他感受到有音乐在其中流动。
这就是真正的指挥家吧。
乐器篇。
在夏令营期间,王小虎作为五组的队长带领团队赢下了许多场比赛。
但要说哪一场更让他感到自豪,他不会选择说靠他游泳逆风翻盘的那个轮次。
他会想起那道题目——请写出交响乐团里所使用的乐器。
这个轮次里,他和唐小星合作,最后将打老师们的队伍击溃。
王小虎特别喜欢查资料背诵,查什么资料?
各种乐器的资料,然后背,从乐器的音域到发源地,包括乐器的材质品牌他都不放过。
颇有他当年玩王者和吃鸡时的风范,背英雄技能的CD,背各种枪械的全称和介绍。
可以说一模一样。
靠着脑海中的大量乐器简介储备,王小虎一举让唐小星都有些刮目相看,这个男同学好厉害。
随后王小虎很是得意,他认为他对于这些乐器已经足够了解,包括它们的外形,声音等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