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谔,北宋中后期着名边军将领,名将种世衡之子,与其兄种诂,其弟种诊合称‘三种’,名震关中。
同时也是着名演义小说《水浒传》中家喻户晓的‘老种经略相公’原型。
作为北宋‘种家将’传承中的一员,种谔最幸运的事就是生在种家,有着一位传奇父亲。
第二幸运就是有着尊敬的兄长,和努力的弟弟们。
而最后的幸运,种谔觉得呢,是认识了一帮能够托付身心与志同道合的朋友。
当然,这话放在嘉佑六年以前还是相当适用的。
而直到自己见到久违的兄长和至交好友后,他突然觉得,他的第二、第三幸运也许可以改成第二、第三厄运。
天大的悲催事‘哐当’一下砸在了他的头上,而且相当措手不及。
“你们这么搞容易把兄弟弄丢。”
五大三粗的壮汉端坐末座,一副委屈巴巴的样子看着首位的韩明,以及兄长种诂。
而韩明看着多年不见的种谔老兄,感觉这家伙现在是越发的雄壮了。
“兄长...”
见韩明一副撇头不听的样子,种谔只好转首盯着自家兄长。
“怎么?父亲的教导难道你忘了?”
好家伙,韩明坐在首位直呼好家伙,种诂这是把已故种世衡搬出来压种谔了。
而种谔一见兄长提起父亲,立马垮着脸不敢吱声。
“父亲教你的忠君爱国,保境安民全都是废话吗?”
种诂可不管三七二十一,毕竟种世衡离世的早,长兄为父,种诂在种家这是当之无愧的权威。
“兄长教训的是,二郎知道了。”
种谔都三十好几的人了,在种诂面前还是唯唯诺诺。
而种诂也知道自己这有点过分,看了一眼韩明,示意该你了。
“种二哥,咱们都是一家人,没必要这么见外是吧?”
韩明这一搭茬,种谔立马换了张脸:“哼,你小子从小就喜欢玩阴谋诡计,做男人就不能当干脆利落些?”
而韩明被种谔如此说也是丝毫不在意,摆摆手道:“都是为了国家,何必在意手段呢。”
韩明的话让陪坐的王韶转头憋笑,自家大人这嚯嚯人的本事仍旧在进步。
种谔最后是带着一腔怨气跑到清涧城兵营的。
没有人知道那一天兵营里是什么氛围,唯一知道的是咱们的种大将军发飙了。
对,就是发飙,用整个军营差点掀翻气势吼出来那一句经典不衰的台词。
“从今天起,清涧城全面执行安抚转运司军事改革命令,哪个同意,哪个反对,站出来!”
这话搭乘着种谔的黑脸,一时间把整个军营都震慑住。
“既然此时此刻,你们说不出什么屁来,那以后再有屁,就都给老子憋着,谁他妈再有一句废话,老子活剥了他!”
如此气势汹汹的话语,让一众将领都默不作声。
半晌,一位参军副将小心翼翼的开口:“将军,您要是被威胁了,可以眨眨眼...”
“滚蛋!”
种谔气的把帅案上的军令牌砸向这个平日里蛮机灵的参军副将。
一时间营帐内可谓鸡飞狗跳,好不热闹。
第二日,清涧城就迎来了轰轰烈烈的第一次军事改革。
而首要任务就是关于军容军纪。
实际上韩明一开始是不想在军容上做文章,毕竟这个时代,你说这种形象的活计,还真没太多人重视。
但是韩明不一样,他一个现代二十一世纪的经历者,他是知道地球上各国历来军队的军容情况的。
其中要是服装类,肯定必须是三德子的军装最优。
论起阵容,必须是东大的军阵让人热血澎湃。
所以当看到这些号称大宋边境最精锐的西军,一副披甲不全,站立东倒西歪的样子,韩明是头疼的离开军营。
而种谔还沾沾自喜,毕竟自家军队可以说是在西军里都算是第一档的存在。
可这对韩明来说,相当不满意,非常不满意,极度不满意。
毕竟见过细粮之后,谁还能吃下粗糠。
“未来西军的第一步必须是严整军容,有一个良好的形象状态,更能赋予军队最大士气。”
“而第一步,就要在清涧城实行。”
韩明端坐清涧城府衙大堂,面对堂下的文官武将阐述自己的观点。
“大人,下官不太能理解您的意思,所谓军容严整是指?”
清涧城官府主官是一位中年男人,并不出名,但也是一位稳重之人。
毕竟能够坐镇边境城市的文官,多少还是有些胆量的人,而且能和种谔搭班子,可见对方的能力水平。
“第一服装统一,第二军阵统一。”
韩明简洁的话音落地,这位中年文官谢文度不由得眉宇一皱,躬身一礼。
“大人,您说的是建议还是命令?”
谢文度的话让韩明眼睛微眯,轻声问道:“有什么区别?”
谢文度应声答道:“大人,若是建议,下官以为当上报朝廷政事堂、三司和枢密院三方协调,共同议论章程下发文书方可执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