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日后的朝会上,百官朝拜,气氛庄严肃穆。向丁身着龙袍,稳坐在龙椅上,目光扫视过下方,威严地说道:“诸位爱卿,朕今日有一件大事要宣布。”他停顿片刻,殿内顿时鸦雀无声,落针可闻。
“朕欲早立太子,教之以治国之道,为将来继承大统做好准备。”向丁语气沉稳,掷地有声。此言一出,殿内顿时响起一片嗡嗡的议论声,大臣们面面相觑,交头接耳。
“陛下英明!”率先打破沉默的是一向忠直的老臣王允,他走出队列,躬身说道,“立储乃国之根本,陛下深谋远虑,实乃社稷之福啊!”
“臣附议!”“臣也附议!”王允的话音刚落,便有许多大臣表示赞同,他们都是跟随向丁多年的老臣,深知江山稳固的重要性。
向丁微微点头,目光转向身旁的丁瑶,柔声问道:“皇后以为如何?”
丁瑶起身,优雅地向群臣微微颔首,“臣妾认为,陛下所言极是。太子年幼,正需要学习如何治理国家,承担起未来的责任。”
“皇后所言甚是。”向丁赞许地看着丁瑶,“朕决定,从今日起,便让太子参与朝政旁听,学习如何处理政务。”
“陛下圣明!”
几日后,向丁将丁瑶召入御书房,摊开一幅画卷,“阿瑶,你看,这是朕为你和太子准备的……”
画卷缓缓展开,上面描绘的并非名山大川,而是一座恢弘的宫殿,金顶红墙,雕梁画栋,气势磅礴。丁瑶一眼便认出,这是模仿传说中稷下学宫绘制的。“这是……”她疑惑地看向向丁。
向丁指向画卷中央,那里题着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弘文馆”。“朕打算建一座皇家学馆,就叫弘文馆,专门为太子延请天下最博学鸿儒,教授他治国之道、军事策略、天文地理……”
丁瑶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她明白向丁的良苦用心。“陛下思虑周全,臣妾代太子谢过陛下。”
弘文馆在向丁的亲自监督下,很快破土动工。他亲自挑选名师,不仅有德高望重的三朝元老,也有精通兵法的沙场宿将,更有学富五车的文坛巨匠。一时间,弘文馆汇聚了天下英才,成为大魏最负盛名的学府。
太子天资聪颖,又勤奋好学,在名师的悉心教导下,进步神速。他熟读经史子集,通晓治国方略,也精通骑射剑术,小小年纪便展现出非凡的才华和领导能力。每每令前来考校的向丁和丁瑶欣慰不已。
这天,向丁照例来到弘文馆,考校太子的功课。太子对答如流,分析问题鞭辟入里,令向丁龙颜大悦。“太子今日表现甚佳,朕心甚慰。”他笑着点头,眼中满是慈爱。
“谢父皇夸奖,儿臣定当更加努力,不负父皇和母后的期望。”太子恭敬地行礼道。
向丁欣慰地看着太子,心中暗想:是时候让他接触一些实际政务了……
“太子,”向丁顿了顿,从龙椅上站起身,走到太子身边,“随朕来。”
向丁带着太子来到御书房,这里堆满了奏折,来自帝国的各个角落,事无巨细,皆需皇帝过目。太子还是第一次踏入这扇庄严的大门,不禁有些局促。向丁指着案几上的一摞奏折,对太子说:“这些都是各地呈上来的民生奏折,你先试着看看,说一说你的看法。”
太子不敢怠慢,翻开其中一本,上面密密麻麻地记载着江南水患后灾民安置的情况。他认真阅读,不时在心中默默思量,偶尔也会拿起朱笔,在奏折空白处写下自己的见解。向丁在一旁静静观察,并不时提点几句,太子听得认真,频频点头。
与此同时,在皇后的凤仪宫中,一场别开生面的辩论会正在进行。丁瑶命人在花园中设下茶点,邀请了朝中几位重臣的子弟,与太子一起探讨治国之道。
“诸位,今日我等不谈诗词歌赋,只论国家大事。”丁瑶温和地笑着,目光扫过在座的年轻人们,“太子年少,需多加历练,各位都是青年才俊,不妨畅所欲言,与太子共同探讨治国之道。”
年轻人们面面相觑,都明白这是皇后在给太子创造机会,不敢怠慢,纷纷收敛了平日里的散漫,打起精神应对。
“依我看,当今之世,国库充盈,百姓安居乐业,实乃盛世之兆!”一位大臣之子率先发言,引得众人纷纷附和。
太子却摇了摇头,“民生维艰,岂能一言蔽之?江南水患,灾民流离失所,至今仍未得到妥善安置。边关战事吃紧,军饷粮草供应不足,将士们浴血奋战,却难以安心杀敌。这些问题不解决,何谈盛世?”
太子一番话掷地有声,令在场之人刮目相看。丁瑶欣慰地看着儿子,眼中满是骄傲。辩论还在继续,年轻人们围绕着国家大事、民生疾苦等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各抒己见,互不相让。
几日后,一份关于地方官员贪污赈灾款项的奏折被呈到了御书房。向丁看后勃然大怒,将奏折重重地拍在案几上,“岂有此理!竟敢贪污赈灾款项,置百姓生死于不顾!”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