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62小说网 > 历史 >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 第0381章:苏景明擢升!内寇岂能假蛮人之兵

( ) 五月十四日,近午时。

朝廷召狄青率两万西军征讨侬智高的诏书发往了西北。

赵祯任命狄青为宣徽院南使、荆湖北路宣抚使、提举广南东、西路经制贼盗事,广南两路的孙沔、余靖、杨畋等官员,皆需听从狄青节制。

这相当于——

狄青完全拥有了广南两路的军政大权。

此外,在范仲淹和富弼的建议下,并未派遣文官、宦官监军。

这是第一次武人独任,当朝未有。

赵祯已然表态。

此次征讨,没有和谈,没有招安,必须斩草除根。

……

五月十五日,清晨。

汴京城,新酸枣门外,一辆辆马车一字排开。

文彦博、富弼、曾公亮、张方平、吴育、宋庠、王尧臣、梁适等相公,欧阳修、包拯、范镇、吕诲、周元、王安石、司马光等官员尽皆站在城门前的官道上。

今日。

以副相之职、兼任陕西四路缘边安抚使的范仲淹将再次奔赴西北。

“范公,西北苦寒,定要注意身体!”文彦博紧紧握住范仲淹的手说道。

范仲淹点了点头,然后看向众官员,道:“诸位放心,有老夫在,西北无虞!”

官员们纷纷拱手,眼神中满是崇敬。

当下。

六十四岁的范仲淹就是大宋西北的定海神针。

有范仲淹在,西夏人面对的就是一座不可逾越的大山,绝对不敢造次。

随即。

范仲淹在次子范纯仁的陪同下,走向前方的马车。

王安石、司马光等年轻官员望着范仲淹的背影,心神凝重。

除了敬仰。

他们心中还有一种深深的自责。

大宋近两万名官员,但真正能震慑西夏的,除了狄青,只有范仲淹。

他们这些人,全都不够格。

只能劳累两鬓花白,患有寒疾的范仲淹再次坐阵西北。

王安石紧紧攥着拳头,一种无力感从心中涌出。

其喃喃道:“还是大宋不够强,还是我不够努力,不然岂会用此等方式防范西夏!”

……

五月十八日,近午时。

垂拱殿内,传来赵祯暴怒的声音。

“废物!一群废物!朝堂养这群人到底有何用?”

“侬智高连攻六州后,知广州仲简就没有一点脑子吗?他真以为广州城储粮丰富、井饮不竭,侬智高就不会攻打广州吗?”

“视百姓如草芥,百姓焉能不反,他是吃着朝廷的饭还要砸朝廷的锅!”

……

一旁,两府三司的相公们也都紧紧皱起眉头。

就在一刻钟前。

广南路再次呈递来军情急报。

侬智高率两万余名峒兵已开始围攻广州城。

虽然并没有破城。

但由于知广州仲简不相信侬智高会攻城,导致广州城外的百姓没有及时入城躲避,听到消息后才争相入城,致踩伤踩死者达上千人,还有很多百姓投靠了侬智高。

广南两路的州官不是弃城而逃,就是庸常无能,尽做些被百姓痛骂的事情。

这已经彻底激怒了赵祯。

众相公都没有说话。

因为广南两路州官的表现,并没有超出他们的意料。

自大宋建国以来,朝廷便对广南两路不是很重视。

因为那里山高林密、地广人稀。

很多部族都是争强斗狠,能交纳的税收甚少,往往还需要朝廷补贴。

而朝廷派过去的官员。

也大多都是庸常之官,或者犯了错的官员。

这就导致广南两路一直都很乱。

但当下的广州城却不一样。

广州乃是广南两路最重要的城市。

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起点便是广州城。

海外商船甚多,市舶收入非常可观。

若侬智高攻下广州,霸占了广州的商船、港口,那对大宋而言,无论是商贸还是军事上都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这时。

富弼站了出来。

“官家,臣以为南境战乱,已不仅仅是侬智高叛乱的问题,还有广南两路官员的不作为。”

“唯有剿贼与整顿广南官场并行,方能平息这场动乱,不然百姓心中不平,追随侬智高者恐怕更多,造反者也会更多。”

赵祯认可地点了点头。

“朕以为,此时再以贬职或罢黜为惩处,已然起不到任何作用,对待这种不顾百姓生死的官员,该死就杀,绝不可姑息!”

听到“该杀就杀”四个字,群臣都是一惊。

官家以前可从来没有说过这样的话语。

这次显然是动真怒了!

赵祯想了想,道:“朕打算再派遣一人,在狄卿剿敌的同时,让其整顿广南两路官场,一内一外,平息此场战乱,众卿以为如何?”

两府三司的相公们纷纷点头。

“让谁去呢?”

宋庠拱手道:“官家,此事恐怕只有苏景明能做了。我朝士大夫官员,论杀伐果断,他最合适!”

听到此话。

吴育阴沉着脸色,站了出来。

“宋相,你是不愿手上沾血吧!”

“此次整顿广南两路官场,必然要特事特办,从严从重,肯定是有人要掉脑袋的。”

“若过柔,无法根治广南两路官场内乱;若过刚,此事过后,整顿者必然会落一个残暴嗜杀的坏名头,景明从川蜀还未归,未来前途无量,这個坏名头不该让他背”!

随即,吴育朝着赵祯拱手道:“官家,臣愿往!”

“臣亦愿往!”曾公亮拱手道。

“臣亦愿往!”富弼拱手道。

“臣亦愿往!”首相文彦博也站了出来。

宋庠被吴育此话气得有些嘴角发颤。

“为了大宋,个人名声算得了什么!我只是认为景明最合适,诸位若觉得不妥,我也愿往,不就杀几个士大夫吗?我有何不敢,我有什么可畏惧的!”

……

一时间,几名相公争吵了起来。

赵祯也陷入思考中。

稍倾。

张方平提高了声音,道:“诸位,听我一言,听我一言!”

待大殿内安静下来。

张方平道:“诸位相公,朝堂之上也不可缺人,越是战乱之时,朝中越要稳定、文相、富相、曾枢相定然不能去。”

随即,张方平看向赵祯。

“官家,臣也认为景明最合适,这不是名声问题,而是众相公若去广南,很有可能干扰狄青平乱。并且,臣说句实话,这种砍士大夫官员脑袋的事情,满朝上下,无一人能比景明做得好,他能不顾虑一切,全然为朝廷的利益考虑,但是,我们可能不行。”

张方平说出了大实话。

他们这些人虽愿请战,但皆甚是爱惜羽毛,真让他们拿刀杀人,他们有可能下不去手。

众相公听了此番话,都纷纷点头。

最后,赵祯道:“先让苏卿迅速回京吧,朕听一听他的想法。”

……

五月二十三日,襄州地界。

近午时。

苏良在马车里躺的腰酸背疼,便在行到一处野湖前时,停了下来。

然后与众人一起,在湖里抓了数条鱼,烤着吃了起来。

就在这时。

一名禁军护卫骑快马奔了过来。

“官人,京中急报!”

苏良打开一看,不由得皱起了眉头,口里喃喃道:“广南两路的官员真是一群酒囊饭袋啊,这个侬智高还真是强悍!”

苏良将手中的精盐撒在烤熟的鱼肉身上,又咬了一口后,道:“备快马,我们迅速回京!”

……

五月二十八日,近黄昏,苏良骑马奔入了汴京城,

没有丝毫停留。

他先去中书省政事堂了解了事情的经过,然后奔向禁中。

垂拱殿内。

赵祯知其肯定没怎么吃饭,为他已备好了茶水点心。

随即,赵祯先是将要擢升苏良为御史中丞的诏书递给了苏良,然后才与他聊起了南境的事情。

苏良听完后,道:“官家,臣愿往!”

赵祯道:“你要知,朕是要让你去砍士大夫官员的脑袋的,也许你百年之后,会落下一个杀戮过重的坏名声!”

听到此话,苏良的脸上露出一抹笑容。

当下的士大夫官员们,尤为重视名节,特别是死后后世对自己的看法。

像夏竦。

临死之前都要为一个“文正”的谥号而拼一次。

在士大夫官员们的眼里,死后的名声比生命都重要。

但苏良根本不在乎。

苏良笑着道:“官家,臣不怕。即使背上此恶名也无妨,臣以后定然还会建功无数,人无完人,臣即使白璧微瑕,也是挺好的。”

“哈哈哈哈……”

大半个月都没有露出笑脸的赵祯忍不住笑出声来。

赵祯感觉自己能拥有这样的臣子,实乃整个太祖太宗和先帝一起攒出来的福气。

“好,明日,朕正式宣布擢升你为御史中丞,然后你在家休息休息,六月初一,正式出发,以朕之名,便宜行事!”

“广南两路山多林密,不适合重骑兵冲杀,就不带龙羽军了。朕命三衙为你选一千精兵,另外带三百杆突火枪,一百枚风火雷,如何?”

“臣领命!”苏良拱手道。

……

半个时辰后。

苏良回到了阔别近两个月的家。

这一刻。

唐宛眉已经将饭菜做好。

两岁半的女儿苏沁一看到苏良后,抱着苏良的脖子就哭,拉都拉不开。

眼泪如断了线的珠子一般,从那双明晃晃的大眼睛里流出。

苏良甚是心疼,眼睛也忍不住湿润了,哄了好久才哄好。

苏子慕则是兴奋地让苏良检查他的功课。

苏宅热热闹闹,欢声笑语不断地出了一顿晚餐。

直到深夜。

苏沁一和苏子慕才沉沉睡去。

卧室内。

唐宛眉靠在苏良的怀里,玉手紧紧搂着苏良。

“夫君,吃饭时,你是不是有什么话要说?”唐宛眉问道。

吃饭时。

苏子慕要苏良过几日领着他去城外看荷花,苏良没有答应,而是含糊过去了。

苏子慕没有听出来问题。

但唐宛眉却觉察出了问题,依照苏良的性格,不可能不答应的。

苏良握着唐宛眉白皙的玉手,道:“广南有变,官家命我六月初一,奔赴南境,整顿广南两路官场!”

唐宛眉听到此话,又抱紧了苏良一些,然后说道:“国事要紧,国事要紧!”

苏良挑起唐宛眉的下巴,在她额头轻轻吻了一下。

“有妻如此,我苏良此生无憾!”

就在这时,唐宛眉突然坐起,然后将苏良按了下去。

……

翌日清晨。

苏良去御史台领了官服文书,正式成为了御史台台长,御史中丞。

与此同时。

朝廷令他前往广南两路整顿官场的诏书也下发到了他的手中。

这一次,苏良握着广南两路所有官员的生杀大权。

……

近黄昏。

一大群商人围堵在三司衙门前。

其中,为首的乃是曹国舅曹佾。

他们不是来闹事的,而是听闻南境有变,想要为朝廷送钱送粮的。

曹佾几乎与朝廷同时知晓侬智高之乱。

他之所以知晓的那么早。

因为侬智高在起事时,率先占领了横山寨,使得大宋与大理榷场的买卖都搁置了一大半。

稍倾,三司使王尧臣走了出来。

“计相,无论是缺钱、缺衣、缺粮,还是缺少人力,您尽管说,我们尽全力去筹!”一名中年商人挺着肚子说道。

这些商人都知晓,他们如今做买卖做到这个规模,与朝廷的政策是分不开的,并且战事最影响的就是商人的买卖。

所以他们都想出一份力。

三司使王尧臣心中甚是感动。

他曾以为只有朝廷能做百姓的靠山,但而今,百姓也能做朝廷的靠山。

“诸位,伱们的心意朝廷领了,但当下,三司不缺钱不缺粮,也不缺人力,你们放心,很快就能平息战乱……”

王尧臣劝了许久,才将商人们劝了回去。

……

五月三十一日。

苏良临行的前一日。

广南西路安抚使兼知桂州余靖的奏报传到了朝廷。

交趾以“侬智高,交趾叛者”为由请求入大宋广南境,助大宋征讨侬智高。

为此事。

相公们在垂拱殿再次争吵起来。

“臣建议与交趾联手,对付侬智高,不然交趾若生怨愤而反助侬智高,南境更危矣!”

“臣反对,我大宋泱泱大国,岂能假蛮人之兵!与交趾联手,必将成为天下笑柄!”

“当下情况特殊,侬智高已克广南数州,若过岭南而走湘水,前方便是衡州、潭州、岳州,真让他打到了长江,西夏与辽国再闻风而动,我们怎么办,绝对不能让我大宋江山陷于陷境!”

“打到长江?他若能打到长江,我们再打回去,绝对不能未战而怯!”

……

苏良赶到垂拱殿之时,数位相公争的面红耳赤,都快要打起来了。

而苏良之所以急急赶来,自然是不想让交趾插手。

赵祯也听得甚是心烦。

见苏良前来,便让众臣停下,听一听苏良的想法。

苏良拱手道:“官家,臣以为绝不可让交趾参与!”

“其一,侬智高乃是我大宋内寇,内寇岂能假蛮人之兵,蛮人若入广南两路,免不了烧杀抢掠一番,故而绝对不能令其入我大宋境内。”

“其二,若侬智高打到了长江,那是我们战而败之;若我们假蛮人之兵,我们就是未战而自败之,诸位选哪个?”

一时间,众相公都不说话了。

大家都是为了大宋着想。

只是有的人顾虑重,不愿冒险,希望能更稳妥一些。

而有的人,宁愿冒险也不愿丢了大宋的颜面。

这时。

自然是需要赵祯拿决定了。

“啪!”

赵祯朝着御案上一拍,道:“我们自家的事,自然要关着门解决,若狄青摆平不了侬智高,朕便亲征!”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