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辆拉达轿车,一辆吉普车,除了司机,还有七个人,县里宣传部来了一位干事,日报两个记者,省里两个记者,云州两个记者。
县里的宣传干事姓吴,是一个二十五六岁的青年,个子不高,长的很精神。
按理说日报记者下来,云山县最少也得来一个宣传科的科长跟着,只不过这次上面特意强调,不让云山这边接待。
最后云山县就只来了一个宣传干事,不然上面真会骂人的。
“林书记,你好,我是县宣传科的小吴。”吴干事先跟林书记打了招呼,然后介绍双方认识。
“我给大家介绍一下。”
两位日报记者一个姓李,一个姓宁,云省的两位记者分别姓高和姓崔,云州来的两位分别姓牛和姓黄。
双方打过招呼,李记者先开口了:“林书记、刘队长,我们先找个地方聊一聊吧。”
“好的,跟我来。”刘满江跟林书记请示了一下,然后在前头带路,带着几位记者进了办公室,而郭会计则是带着三个司机去了大队部休息。
等人都离开了,罐头厂门口才又喧闹起来。
“这就是日报记者啊,看起来也没什么不一样啊。”
“都是两个眼睛一个鼻子,能有啥不一样。”
“王老三,人家那气度,你这辈子也学不来。”
“可不是,不愧是大地方来的,就是气派。”
“行了,都散了吧,在这里吵吵什么,别吵到人家了。”王大力组织着开始赶人,乱哄哄的确实不像回事。
马家沟的马大牙咋舌,妈呀,日报记者啊,那不是京都的大老爷吗?刘满江都跟京都来的大老爷联系上了,自己队长还怎么跟人家争啊。
混在人群里的蔡晓光这才明白了江小流的底气,热闹也不看了,赶忙骑着自行车回化肥厂报信儿去了。
办公室里众人坐定,江小流给众人倒了水,刘满江还有些紧张,额头上都冒汗了。
李记者年长一些,大概四十多岁的年纪,戴一副黑框眼镜,他看出了刘满江的紧张,微笑着说道:“刘队长,你不用紧张,我们就是随意的聊聊天。”
“要不这样,我先问几个问题,你们回答,怎么样?”
刘满江又看了看林书记,林书记示意可以,刘满江连忙点头,擦了擦额头上的汗:“这样好,这样好,你们问。”
林书记并没有出来抢功,连丁三江都没有来,说明什么,说明上面是知道南理罐头厂的,他一个公社书记要是不知好歹的跳出来,是福是祸还不好说呢。
江小流没说话,刘满江是南理大队的队长,也是南理罐头厂的实际负责人,当然是以刘满江为主。
马艳茹、林成更不会有意见了,俩人就是来打酱油的。
李记者从浅显的问题开始问起:“刘队长,你们最初办这个罐头厂,是出于什么目的呢?”
问话进行的很顺利,记者们都是为了报道正能量来的,不会为难刘满江等人。
刘满江把罐头厂从有了开建的想法,到从公社取得支持,还有村民们的支持,包括后来县里的支持,青州罐头厂的帮扶,马艳茹的贡献都介绍了。
再有就是在海州意外遇到了史密斯,然后就有了这一笔外贸订单。
刘满江没有提中间江小流的作用,这是江小流特意交代的,他想淡化自己在罐头厂中的作用。
他这个年龄,在这个年代太冒头了不太好。
林书记对刘满江的介绍很满意,虽然刘满江只是如实介绍了公社做的事情,但最开始的八千块钱买机器的钱,实在是太给他加分了,所以林书记很满意。
林成在介绍到自己的时候不由的挺了挺胸膛,就连对很多事情都不太上心的马艳茹都很矜持的微笑着,一脸就该如此的样子。
看的江小流暗笑不已,果然名利二字,很多人都是摆脱不掉的。
李记者看着记录本上的内容不住的点头,他又问道:“现在我们的罐头厂还有什么困难吗?”
刘满江介绍了很多,现在已经不太紧张了,听了李记者的问题想了想,缓缓开口道:“困难当然有不少,大部分都能克服,就是有些事情吧,也不是那么顺利。”
说到这里,刘满江就停住了话头,然后又说道:“总体来说还是挺好的,各个单位都很支持,百货大楼、县委、印刷厂、玻璃厂...”
李记者是有经验的老记者,从刘满江的话里他敏锐的发现了问题,试探的问道:“还有不配合的单位?”
刘满江假装不在意的摆摆手:“啊——没有没有,一点小问题而已,我们能克服。”
李记者对刘满江心思很了解,要是真没问题,他就不会这么说了。
李记者合上笔记本,看着刘满江道:“刘队长,咱们刚才聊的好的方面已经足够多了,也得讲一讲存在的困难嘛,要不然我这稿子也不好写啊。”
现在的报纸,除了要报道正能量的部分,也承担着揭露问题的职责所以李记者也不想一片报道通篇都是正面的,总得有点负面的问题,这篇文章才完整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